2002-12-18 18:33:09葛蕾絲

淮河人家 霍邱精神(一)

滔滔淮河,是一條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大河。它蜿蜒東去,千年流淌,是我國經濟文化開發較早的地區,也孕育著樸實、勤勞的淮河兒女。初次來到淮河邊,看到了如畫的景緻,很難想像這條大河滋養土地的同時,也是霍邱居民災難夢靨的來源!

十二月初,我來到安徽的淮河畔

安徽省霍邱縣,是安徽境內臨淮的縣市當中,最貧窮的地區,霍邱的經濟命脈來自於農業生產,但這裡「非旱即澇(大水)」的氣候, 使得居民幾乎一生都要與水搏鬥。王以厚一家,世代守著僅有幾畝的田地,和他們閑談時,話題總離不了這幾年的天災,他們形容,旱時,田裡都是乾枯的稻草,隨便一小撮火苗,就會滿山遍野的燃燒,而澇時,賴以為生的農田,又成了汪洋一片,苦無收成就罷了,居住的家園根本就不保,今年七月的大水,他們記憶猶新:「今年大水淹很高,到處都是汪洋,樹連根拔,田都淹完了圪」,北方人大剌剌豪邁的口音,說滄桑,話家常,聽起來像聊別人家的故事,但對我們來說,水災的恐懼和夢靨,怎是容易揮去的陰影?十年九災,霍邱人對水,對旱,似乎已經習以為常,天災連矊所鍛鍊出的人性,不知是豁達,還是一種麻木。

王家和一般傳統農家一樣,居住在自己蓋的房子,王以厚的兒子媳婦坐在一旁和我們聊天,二人是在上海打工認識的, 和普遍農村青壯年的情形一樣,他們必需往大城市打工討生活,上海,就是霍邱縣人最常去的城市,王以厚的兒子五十多歲,看來歷經滄桑,和父親坐在一起像兄弟一般,他感嘆又自嘲的說「現在年紀大了,人家也不收,重活不能幹,輕的找不到」,一年多前只好回到家鄉。問他身在花花世界的上海時,是否想家?他又扯開北方人的嗓子:「不到萬一,不想出去,家裡沒辦法,不出去打工,吃什麼,穿什麼?」中國農民性格中,廣泛存在著“金窩銀窩 不如自己的草窩”的觀念,不得已的情形下,縱使離鄉背景,也是背負 著濃濃鄉愁,縱使這個家鄉,又旱又澇!

王以厚的媳婦張燕莉手中抱著一個四歲小孩,眼睛骨碌骨碌轉動,對大人們的講話似懂非懂得聽著,對於下一代,張燕莉說:「希望小孩們能唸書,沒錢也給他們唸,沒錢也要唸書」像是怕我們沒聽懂,又像是更堅定自己的信念,她一連講了二次,這句話聽在耳裡其實並不陌生,台灣早期社會,也是普遍存在這個觀念,家庭經濟苦的,都拚了命指望下一代接受教育,長大才能改善環境,我在距離台灣千萬哩的農村裡,似乎看到了五十年前的台灣。

告別了王家,走回鄉村小路,不遠處緊鄰著傳統房舍的,是一棟水泥牆建築,傳統與現代形成強烈對比,這是典型出外打工,衣錦還鄉的傑作,但不是每家都那麼幸運,農村裡大部分人的氣力,還是與天爭口飯。安徽的泥土特溼黏,走著走著鞋子便深陷其中,難以自拔,但停佇下來卻又望見鄉村景緻的幽靜安詳,田中阡陌縱橫,遠處丘岡連矊,初冬的溼冷天氣,讓農田裡彌漫著薄薄的霧氣,靜謐的鄉村氣氛中,唯一聒噪的是一群群白鵝,成群結隊的鵝,羽毛上沾上了不同色彩,螢光綠,螢光黃,像是化了大濃妝的小村姑,顯得有點唐突滑稽,原來是各農家為了怕搞錯,才在羽毛上劃上不同顏色,這群鵝可也是農村經濟的來源,一隻鵝一年可拔三至四次的羽絨,每次約有十元的收入,而一隻鵝在活生生的被拔取羽絨之後,到了秋天還得被主人拿到集市去賣,一隻可賣到四十元。這個僅能自給但不一定能自足的縣,民眾的收入就是幾畝田的收成,然而這天災,是人為,還是天造?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