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8 20:05:06張若茵(Jo-Yin)

印刻台灣:南瀛田園樂活風

1898年英國埃比尼澤.霍華德爵士在著作《明天的花園城市》中提出人類居住於住宅、工商業、農業相互平衡,兼具都市與鄉村優點的理想概念,從小生長的家鄉台南縣即是座介於現代與傳統間,融合山水之美的典型城市。記得小時候,站在租賃的三合院前庭向西方望去,盡是山巒疊起,如水墨畫般深淺不一,層次分明;暑假總在爸媽的引領下,欣賞雙春仔、馬沙溝等地夕陽渲染海平面的美麗景色,偶而犯調皮與表兄弟姊妹打起水仗,大夥兒玩的不亦樂乎。

 
【官田大崎社區】
 

一般而言,與「官田」二字畫上等號的代名詞莫過於「菱角」,但座落於台南藝術大學旁邊的大崎社區卻蘊藏著另一種特殊的氛圍,沿著些微陡陗的柏油路向上而行,放眼望去是徘徊在老榕樹下的旋轉木馬,繽紛的色彩渲染童年的快樂,讓人彷彿置身遊樂園中恣意。

懷念純真年代的同時,在備受陽光照射而略顯斑駁的水泥牆上正蹲著一個身穿白衣黑褲的小女孩,俏皮地握著紅色油漆,回眸一笑,順手刷出「MIGA」四個大寫的英文字母,可愛的模樣瞬間成了焦點,忍不住跟隨她意有所指的秘密基地。這原是間即將面臨拆除的舊式碾米廠,象徵著台灣早期農業的興盛與轉換,目前由台南藝術大學建築所社區營造組的研究生和大崎村居民共同努力,參與設計、規劃,而成為村裡具時代性的精神座標。

MIGA」命名緣起來自碾米廠的台語發音,不但表達出鄉土的親切感,還結合羅馬拼音讓外國人直接讀出,拉近彼此的距離。內部空間沿襲早期的舊式格局,採長且窄的設計,為覆行文化資產保存的理念,碾米廠固有的設備完全原封不動,盡可能利用額外的閒置空間,站在門口往裡頭望去,最後方是每週讓學生樂團表演的舞台,右手邊擺放音響、電腦和簡單的桌椅,玻璃牆上貼著許多大小不一的照片,靠近些還有整面木製收藏書籍、藝術品的櫃子和一塊紀錄本月行程的黑板;左手邊是舊有的碾米設備,機台上掛著「本日米價」的牌子,屋裡的照明器材採用細長且省電的燈管,外頭有竹筒包覆,將傳統與現代融合的恰到好處。

 
【山上台南水道】

 

1895年馬關條約簽定,日本接收台灣,與台灣民主國、原住民斡旋,因水土不服而導致病死比戰死的士兵還多的窘況,而聘請英國人巴爾頓擔任台灣總督府衛生土木監督,並命其學生濱野彌四郎為助手,進行勘查,提出興建台南水道的計畫,後續歷經十年竣工,目前仍保存興建時期舊有的建築與設備,包括:快濾桶室、送水加壓室、水力發電室,外觀以水泥與紅磚堆砌而成,內部則是木頭與鐵鎖相互搭配的精美西式屋架,儘管歲月流逝依然堅固屹立。

沿著水源地大門前的鄉間小路一直往南走去,即可望見近兩百層綿延而上的石階,兩旁皆是未知的古樹,綠意盎然,輕風拂面似乎忘了「攻頂」的疲憊。淨水池的外觀是以方型的灰色大石頭堆疊而成,散發羅馬式建築的氣派,走進深長的蓄水道,眼前盡是一片漆黑,只能看見前方微弱的光線,正急於通往出口時,老馬識途的在地人,突然拿起小型手電筒,向遠處點燈,神秘笑道:「別急,拜訪主人再走也不遲啊!」原來,這幽暗的黑洞已成了蝙蝠駐足棲息的家。

 
【新化綠谷西拉雅】


 

「西拉雅」在歷史課本上所指的是平埔族的族名,臨近虎頭埤風景區的「綠谷西拉雅」是由該文化協會結合口埤教會所成立的,裡頭保存著許多相關文物,也住著一位年近古稀且意氣風發的萬長老,族裡的小朋友都管他叫爺爺,親切且風趣的舉止自然吸引不少目光,最令人嘖嘖稱奇的莫過於拿手絕活樂器演奏。

走進偌大的房間,擺放著二張巨型桌子,上頭有著琳瑯滿目的各式樂器,有輕脆悅耳的鐵琴,有音色幽悽的二胡,還有小巧可愛的排笛,萬長老一進屋,隨手拿起鼓棒轟隆作響,嘴裡用傳統語言高喊著0-9的數字,不一會兒即獲得滿堂采。放眼望去,桌上的樂器大多用竹、木、鐵和廢棄物加以改造而成,有用愛知味罐頭製成的二胡,還有用斷得只剩下一條弦的舊吉他製成的低音大提琴,更絕的是不假任何之手,僅以擦弦的方式與鐵鋸產生共嗚,演奏出低沉且思念的樂章。

看著萬長老陶醉於音樂國度的神情,儼然像個老頑童,散發出令人折服的年輕活力,每演奏完樂器即以傳統母語「A-Li-Li」表示感謝,一面趕緊拾起另一種樂器,恨不得把所有的壓箱寶全展現在大夥兒眼前,真誠且樸實的性格打破了「樂理」的隔閡,大夥兒在這樣的氛圍下,不禁手舞足蹈,開心哼唱,儘管不知所云,但仍樂在其中,疲憊的心靈瞬間獲得釋放,閉目享受的同時不由得暗自竊喜:「用音樂做SPA真舒服!」

 

飛降 2011-01-22 11:29:06

台北藝術大學 是由李祖原設計的
當然~設計很棒

不過
我覺得
它所居的位置很棒 設計可以在開放一點

東海 則不同 它是一點一滴 由人工規劃
慢慢的
才有今的景致

後來 最近的幾棟新增的建物
的確 改變了
也少了味道

(ps:東海是陳其寬規劃設計的)

當然 前後的不同 是否是個問題

我覺得
一個好的設計師

會懂得尊敬環境 尊敬前者
不會突顯自己 融於環境
然後又有自己的創見

(台/成/清/交/中正)
都有這上述問題

我想 這也會是長久的問題

by small-tsung

版主回應
好的設計師應該懂得尊敬環境,
在規劃的同時,能保持自然的美麗,又融入創意,
但這方面,台灣尚未有健全的發展,
與大自然和平相處仍是個偉大的課題。
2011-02-03 17:01:32
small-tsung 2010-10-22 22:17:28

因為南藝的創校與規劃 是建築的大老漢* 寶* 德 先生 他也是第一任的校長

所以那時 也就聞名而去

那時 的系 還沒幾個

第二次去 時
多了音像藝術學院

而內的 兩棟建築 也是由漢先生的學生
現鼎鼎大名的大元建築師事務所 姚仁喜 所設計的
(後來也包括
漢先生後來轉任的宗教博物館的室內設計也是)

漢先生 所規劃的藝大 早期稱為台南藝術學院
僅為研究所
乃是為了培養一個以藝術及創作為主的學校

為了達到師徒制
一個傳統師傅帶領徒弟的薰陶與耳濡目染的理念

漢先生 規劃
復似江南小橋流水與老師居住的處所
(這也是 這裡 我最喜歡的地方)

不過 這如 小茵所說的
這裡的環境 做如此的規劃 似乎有些不宜
且對日後的安排 似乎 還不是那麼的深遠..

以藝術的培養為出發 似乎動機不錯
但..研究所 所必須碰及的論文 及 其所處的位階
似乎不是那麼的恰當

台灣美麗的大學 不少
我也有意把 自己看過 認為不錯的大學
像陽明 中正 暨南 慈濟大學
寫成一篇文章
標題也撲了 不過 想法也都有了 落筆卻不成

也 希望 日後
有機會

能到世界各地 去看看 一些 古老的大學!!


我推荐 十多年前一本非常知名
大學之理念 由前香港大學校長金耀基所寫的書

我想 裡面 或許或少 可以表達我想說的事


我也以程頤 對四書裡的"大學"敘述 來做說明
[大學孔氏之遺書 而初學入德之門也 於今可見古人為學次第者 獨賴此篇之存 而論孟次之 學者必由是而學焉 則庶乎其不差矣]


^^

版主回應
謝謝你用心且認真的回覆,
台南藝術大學內部規劃尚未完善,
大概是因為佔地廣但學生人數少的關係,
所以當初只是簡單規劃小部份,
日後也因校長和負責的建築師不同而有不同的面貌,
不過,我想這會隨時間而改善的。

台灣的大學除了台、成、清、交四大名校,
或一些佔地較廣的東海、暨南之外,
似乎都走「迷你型」校園,建築擁塞,
到目前為止,若茵最喜歡台北藝術大學的規劃設計,
紅磚搭配學生的公共藝術創作,
有股傳統夾帶著現代的美感,
走在校園裡不由得輕盈且饒富趣味。

PS.我會拜讀金耀基著作「大學之理念」,之後與你分享,呵!
2010-10-26 23:17:17
暴呆熊 2010-10-22 13:17:12

南藝大真的是個好地方說~~
推推

版主回應
不如親自走訪,體驗好地方吧! 2010-10-26 23: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