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20 13:24:43張若茵(Jo-Yin)

青春行腳–林美論壇(2)

 

結束前幾天的藝文之旅,接下來的四天行程裡,全數得在宜蘭礁溪的佛光大學度過,在悠閒的自助旅行裡,還是忍不住為自己安排一場文學饗宴。上學期末,大概是六月底時,Google了各暑假舉辦的研習活動,竟意外獲得「2008兩岸青年研究生文學營」的活動訊息,便糊裡糊塗的報名,沒想到卻通過第一梯次的審核,收到通知函的瞬間,才知道這個文學營是專門為碩士以上的文學研究者所舉辦的,而我只是剛要升上大學四年級,非本科系的學生,竟然歪打正著,正式入選。說來也算是這趟旅程的另一項驚喜。


告別台北,告別瑞芳,搭乘電聯車直達礁溪,一個溫泉與空心菜都極富名氣的小鎮。在火車上,曾沿著海岸線一窺龜山島的矇矓美,但從林美山上往下遠眺,除了蘭陽平原的美景一覽無遺之外,還能望見龜山島的美麗,據當地居民表示,龜山島面向中國,有種飲水思源的意函,這種感覺像是文天祥將受刑時,向南方朝拜,面向祖國,為這座小小的島嶼添上另一層神秘的色彩。原本有拍些夜景照片,但因為數位相機的解析度問題而呈現模糊,可惜了何等的良宵! 

 

First Day

1專題演講:尋找桃花源(陳若曦 女士)

2台灣傳記散文(鄭明娳 教授)

3從影像看五、六○年代台灣文學(應鳳凰 教授)

4現代詩美學與變貌(陳義芝 教授)

 

Second Day

1從問號到驚嘆號–台灣原住民文學的幾點思考(瓦歷斯.諾幹 老師)

2台灣四○年代文學(陳建忠 教授)

31949年以後兩岸文學比較導論(李瑞騰 教授)

4台灣文學雜誌的專題研究(封德屏 社長)

 

Third Day

1倚身在愛裡–中西文學經典中的情慾書寫風貌(朱嘉雯 教授)

2打開作家的瓶中稿–台灣作家身影暨訪談的數位典藏(廖玉蕙 教授)

3古典、現代與通俗–台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黃美娥 教授)

4當文學觸了電(須文蔚 教授)

 

Fourth Day

1潮起潮落–台灣報導文學的發展歷程及其文學史意義(張堂錡 教授)

2文學與人的危機(尉天驄 教授)

3專題演講:全球化中的台灣小說(李昂 教授)

4總結報告主持人(陳信元 教授)

 

距離上次來宜蘭已有三個多月,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是第一次蒞臨的景點,是衛武營志工團參訪活動時去的,裡頭最為著名的莫過於模仿台灣各大老街所建構而成的濃縮且精緻的古早面貌。礁溪,以往只知道溫泉,其餘的一概不知,首次登上林美山,在山頭的分叉口看見佛光大學與淡江大學礁溪分部的路標,不禁開始對礁溪燃起人文衝勁。

 

陰錯陽差參與的盛會,前來的各路人馬不是國內有名的學者專家就是國外優秀的碩博士,足足讓我開了眼界,原來文學的盛會可以這般「英雄」!在這短短的三天四天裡,與同寢室的李薇聊了許多關於兩岸生活習慣的問題,在中國一學期的學費大概是台灣的一半,而且只要台幣一百塊以內即可買到內容不錯的書籍,不過,研究生在學校擔任助教僅有2800人民幣,大約台幣11200元,這種感覺像是台灣早期,還用五毛錢的時代,經濟起飛後,幣值自然也跟著變大了!

 

有人預言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目前屬於開發中國家的中國,不但是全球最大的投資中心,人力、財力、物力方面等資源皆無一不全,以往我們總認為中國的技術面與創造力是低於台灣的,但近年的蓬勃發展與這幾天觀察下來,把這樣的說法完全否定。致學講求苦幹實練的他們,竟把台灣知名或不知名的作品,吸收個透徹,有時還拼了命的偷渡禁書,像是李昂的《殺夫》,有些學者從事研究時,一不小心踩到這些地雷,可得無條件被迫去除文章的頭腳,有點像是台灣早期的白色恐怖,文字獄的味道。

 

對中國來台的十位學生而言,台灣是個極端寶島,對它充滿許多好奇與想像,在他們眼裡,彷彿一生只要來台灣一次,終生無撼。早在文學營之前五天,佛光大學早已事先招待,到朱銘美術館、故宮博物院、台北101大樓逛了一圈,營隊結束後,又得南下日月潭、台灣文學館、高雄愛河參觀,行程緊湊,體力不足的還差點吃不消呢!一路上,中國學生趕緊把屬於台灣的美景收錄在數位相機裡,回國後,好讓親朋好友大飽眼福。

 

歡笑之餘,微帶感傷,不經意的說出「我們要到美國、法國、日本、南韓,不論到哪,都很容易,唯獨來台灣可是難上加難!」而我只能從旁輕聲安慰,台灣與中國的感情是複雜且難解的問題,就讓這份情感藏在彼此的心中,短暫逃離那些敏感的話題,就單純的做個朋友,讓書信乘載這情緒,慢慢消化,直至內心的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