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7 13:51:21妞妞

家與工作之間的Burlington

六月下旬接到教授來信:「維蒙特州一所小型大學在找一年任期的教師,要不要試試?」一查地圖,開車從蒙特婁去要三個小時呢,面試是磨練的機會,我央求帥哥J請一天假載我去。維蒙特在新英格蘭六州中佔地第二大,人口卻區區六十二萬,風和日麗的夏日,我們的車在縱貫的89號高速公路上馳騁,一個個小鄉鎮在兩側飛掠而去。我一身正式的裙裝,到了學校後見過一個個長官、模擬教學,下午參觀各系所後回頭和系主任會合,他笑咪咪說:「我們願意僱用你,要不要思考一段時間後回覆?」能力被人肯定,我自然很欣喜,但是想及家庭,便不覺一繃,這一天緊張得無暇理會J,他卻沒有一點兒抱怨,自己在圖書館用無線網路和辦公室同步上班,接到我的電話後提著大包小包跑出來,一邊和我走去停車場一邊笑:「這個鎮連像樣的咖啡館都沒有!」一聽到我被「錄取」了,臉色一正:「你真想來這種鄉下地方嗎?」

我一點兒也沒有回答這個問題的慾望,回程的路上,夕陽溫暖地曬進車裡,我看著窗外,思索系主任給的密密麻麻的課表,若接下這份工作便得一週待在小鎮五天,每天共進晚餐的丈夫、每天一早黏到身邊「嗷嗷待哺」的貓兒子阿江,怎麼捨得分開?心情正沉重,車來到了位在Champlain湖邊的Burlington,我以往搭灰狗巴士去波士頓總是經過,人口只有四萬餘,卻是維蒙特第一大城哩!我決心拋開煩惱:「去逛逛吧?」J也興奮了:「好哇!」

Burlington街頭的咖啡館



Champlain湖邊的豪宅



初次認識Burlington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時看David Brooks寫的書,形容美國當代結合布爾喬亞和波希米亞的新興階級Bobos生活模式:

Burlington是一個拿鐵城(Latte Town)。所謂的拿鐵城是高級的自由派社區,通常擁有美麗的自然環境或大學城。這些地方已經成為美國新上流文化的重鎮了。它們可能是高檔零售店、美食麵包店、手工傢俱賣場、有機生鮮超市,和其他組成Bobos文化的高檔企業發源地……如果你發現你可以走在自行車專用道上,瀏覽二手書店裡擺滿老闆不再藏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書籍,然後在逛過非洲鼓店或者女性主義內衣店之後,到有著雙關語店名的咖啡店裡喝一杯咖啡,你就是在拿鐵城裡。理想的拿鐵城裡有瑞典式的政府、德國式的步行天堂商店街、維多利亞式的房子、印第安人製作的工藝品、義大利式咖啡、柏克萊式的人權團體和比佛利山的收入水準。

David Brooks的筆調犀利幽默,我至今仍一讀就笑,即便沒有他的觀察能耐,我也發現Burlington是一個昂貴的城,房屋仲介門外一張張廣告,一棟獨立平房七十萬以上,套房月租一千元以上!而街道上的商店都裝飾得風格鮮明,沒有一家膽敢在美感上馬虎,Main街和Church街的紅磚道成了人潮洶湧的步行區,個性店鋪綿延而去,Macy's百貨公司生意擴張後搬到附近的水泥大廈去,原來那一棟白色磚造建築也給闢成了一間間小店,我卻沒看見女性主義內衣店,想著哪一天一定要找到它,因為討厭穿胸罩,我老怪女性主義當年怎麼沒把這束縛人的障礙物革命掉呢?

步行區


 
這店名很有趣!

 
店鋪

 
男同性戀酒吧正熱鬧

我們聽了North Face店員的建議,去名叫Church & Main的餐廳吃飯,一進門,繫著黑色長圍裙的中年侍者彬彬有禮介紹當日特菜和調酒,又驕傲地展示一張名單:「食材都是向維蒙特州的農場購買的,我們一直盡力支持本地農業!」我喝了馬丁尼,酒香醺人,又吃了牛排,那調味的各式植物香料讓每一口咬下的肉濃郁味美,我讚嘆得雙眼閃起淚光,結帳時眼淚真掉出來了,居然吃掉了125元!離開餐廳後我們上大街散步,Burlington人討厭麥當勞,卻不介意鼓勵本地餐廳用獨家秘方製作漢堡和薯條,好多店外排著人龍等,咖啡店的密集程度也令人驚訝,幾步就一家,空氣中瀰漫著咖啡香,J眼尖看見一家露天咖啡鋪,跑去買了一杯拿鐵給我喝。

另一次在Burlington吃的牛排,也很美味。


在加拿大也很受歡迎的Ben & Jerry's冰淇淋,是Burlington最著名的企業,照David Brooks的說法,它是「拿鐵城資本主義的典範代表」。

 
舊日火車軌道旁的冰淇淋攤


我們終於走到Champlain湖邊,靜靜坐在碼頭上的木椅看水天一色的風景,遊艇一字排開隨波搖擺,好多船舷掛著加拿大旗,原來老鄉從聖羅倫斯河一路往南玩到這兒!水面上有遊輪駛過,玻璃落地窗裡一張張鋪著白色桌布的餐桌和優雅用餐的食客,鳴笛的大型渡輪正離開岸邊,甲板上停了好幾輛車,J查了觀光指南說那是湖上除了橋以外也很普遍的交通工具,對岸就是紐約州呢!
Champlain湖邊的水族館外有中文旗幟


 
小船們

 
老鄉!

 
往返湖兩岸的渡輪


對岸是紐約州。


那天很晚回到蒙特婁,想起工作的事又煩惱起來,車在喧鬧的街道上左彎右拐,我看著一棟棟燈火輝煌的公寓建築不禁脫口而出:「這一棟樓的人口數可能就比那小鎮多喔?」J聽了笑起來了:「那兒的人說不定都想來這兒工作,你卻反其道而行?」幾天後看電視新聞,竟是Burlington的消息,說市議員有鑑於魁北克遊客日漸增多建議政府把路標改成英法雙語,問魁北克人都贊成不已,當地店家卻強烈反彈:「我們已經盡力僱用說法語的店員滿足客人需求,路標花費公共預算,難道本市沒有更該做的事嗎?」提案的市議員很委屈:「我只不過想對北方的鄰居更週到而已!」我一邊看一邊罵:「你週到,魁北克對講英語的人卻週到過嗎?」這些年,我罵蒙特婁的次數多到數不清了,或許是換換空氣的時候吧?幾個星期後,那份工作終究決定接下來,九月,我開始在繁華的大城與杳無人煙的小鎮來回,途中總經過Burlington,又去逛了幾次,彷彿它是家與工作之間的中繼站,那精緻的拿鐵城倒是以自己的方式精彩著,和大城小鎮都那麼截然不同。
華子 2011-09-24 10:23:50

Dear NeoNeo,Congratulations!! New job new life and new experience. As usual, it's so exciting while reading your prose.

版主回應
謝謝三姐!以後多拍些"鄉間風情"的相片給你欣賞! 2011-09-24 11: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