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佛非迷信
信佛非迷信
只從電影、電視、文學作品中一瞥剃著光頭的出家眾,或到寺院旅遊觀光而從未讀過佛書的人,一聽到“佛教”二字,意識裡馬上冒出——“迷信!”其原因一是西方唯物文化長期熏染,二是極左思潮的宣傳,三是大陸佛教徒大多是沒有什麼科學知識的老太婆,她們進寺廟燒香點蠟、焚紙放鞭炮,對著泥塑木雕磕頭禮拜許願,祈求保佑。這不是迷信是什麼?
誠然,不懂佛教教義,分不清佛菩薩和鬼神,更不明白佛教與其它宗教的區別,也沒有經過認真思考,人云亦云,盲目輕信,確實是迷信,或者說是層次最低的信仰——民間信仰。但是這種“迷信”也比不信好。因為他們畢竟對泥塑木雕背後隱藏著的神秘力量還心存畏懼,不敢貿然幹壞事,即使幹了壞事,也心懷忐忑。這比那些只唯物、只信錢權色、無法無天、膽大妄為、什麼壞事都敢幹、一心鑽法律漏洞的人好得多。至少這些迷信者對社會、對他人沒有什麼破壞作用,有時還能勸勸那些人:“舉頭三尺有神明”,“小心遭報應!”
中國佛教信仰存在著兩種類型,,一是知識精英的信仰,偏重於智慧的開發、德性的提升,一般是從哲學的角度入手;另一種則是文化層次較低的民眾的信仰,偏重於對現實苦難的救贖,求福求保佑。人們在寺廟裡看到的就是第二種類型。佛教信眾中不乏盲目的迷信者,這不能說明佛教本身是迷信,佛法是智慧,是探索宇宙人生真理的大智慧。佛教本身也是反對迷信的。
如果你不先入為主,起碼有一點好奇心,有一點求知欲望,認真去讀幾本佛教小冊子,了解了解佛教到底說了些什麼,我相信,你一定會大吃一驚——佛法原來如此博大精深!僅佛教的《大正藏》,厚厚的一百大本,每天閱讀十幾個小時,不間斷地讀三年都讀不完。
佛教經典所涵攝的內容極廣,包括人生論、宇宙論、認識論、戒律學、實踐修持法等;若與現代學術對當,有倫理學、教育學、心理分析、宗教學、社會學、經濟學、醫學、護理學、死亡學、邏輯學、社會救濟,甚至還有數學、物理學、天文學、遺傳學、生態學等。
然而遺憾的是,有些人把足球報、股市報、甚至一些無聊的小報讀得津津有味,就是看不進佛教小冊子,一點興趣都沒有。他們的成見太深了。
人生世上,究竟為了什麼?人活著的意義究竟在哪裡?
無數聖哲、無數思想家、宗教家,甚至每一個人,無論貧富貴賤,都在用一生的行為回答這個問題。人需要用有意義的行為,賦予自己的存在以方向和價值,否則人就會限入絕望和虛無的境地。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醫學院Dr·SHah教授的研究表明:該國近五分之一的死亡可能是缺乏信仰所致。擁有高尚信仰情操的人,內心比較充實祥和,對物質和名利沒有過分的奢求,較少吸煙、賭博、酗酒、暴食、縱欲等不良習慣,身心較為健康。缺乏信仰者則精神壓力較大,容易罹患心理、精神疾病。
環顧我們周圍,如果打開一個個現代人的靈魂,恐怕看到的只是黑暗與空虛:沒有信仰,精神沒有依托,生命沒有歸屬感,什麼都不相信,只會追求時尚,缺乏人的精神境界。金錢、權位、性、酒精、毒品、賭博正摧毀著他們的身體和心靈。他們借此來打發時間,消耗生命。他們需要的是某種可信仰的東西,某種可以向他們證明生命是有意義的東西。
家庭、事業、信仰,是人生三大支柱。沒有信仰,人生就沒有目標,沒有中心,沒有依靠,就像一葉扁舟飄浮在大海上,隨波逐流,聽憑命運的擺布,就會感覺空虛、百無聊賴,就會在靈魂最深處充滿恐懼。
信仰,就是一種生活哲學,一種關於美好生活的標準,是人類的精神追求,是人類對真、善、美、聖的無限渴望。正確的信仰提供人生的終極理想,賦予生命全新的意義與價值,給人以堅定的信念、頑強的勇氣與無窮的力量,給人真正的幸福與快樂。宗教向人們提供了終極目標和價值的定義,宗教信仰是人類永恆的精神家園,它使我們的心靈不再漂泊,不再流浪,使人生變得有意義。
人的根性不同,許多人不能體驗宗教信仰的力量。有的理智上過於悲觀或者過於追求實利,有的可能太遲鈍、太無味以致感受不到宗教信仰的“熱誠與安寧”。頭腦極端固執的人往往徹底拒絕宗教。
正確的主張則是:既不盲目迷信,也不輕易否定,應該讓信仰去經過實踐的檢驗。凡屬有助於改善和提高人的品位者,使人傾向真、善、美、聖,使生活得到充實,使精神有了依托,使人生有了高尚的目的與意義,那麼它就是健康的,是應該加以提倡的。
有人說:一切宗教都是迷信,將來科學發達了,宗教自然會消亡。但現實證明,這種判斷完全是錯誤的。
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經三四千年了,世界上億萬人死去了,眾多家族滅絕了,萬千國家衰亡了,獨有宗教卻能在各種激蕩變亂中長存,這個鐵的事實,說明宗教是人類一個永恆的需要。宗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人類的第二生命。
有些人以為食和色是人類兩個最根本的需要,其實這是片面的。食和色只是人類兩種生物性的需求,是動物的基本需求,人類還有一個與其它動物不同的需求、高級的需求,那就是宗教性的需求——人類心靈對真理永恆、圓滿,或至善、至美、至真的不停的追求。在這個短暫、煩惱和迷茫的人生中,人類最需要心靈的依托、憑藉和歸宿。人生有許多非人力所能補救的缺陷和迷惘、悲哀和苦惱,這一切只有在宗教中才能找到解釋和安慰。
宗教是人類文明的標誌之一,是人與動物區別的標誌之一,是倡導自尊、尊他、自愛、愛他、和諧共處、慈悲濟眾的最有力的精神旗幟。尤其是流傳在中國廣大地區的佛教,早巳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宗教信仰,而是日益廣泛地與中國人民的生活融合在一起,成了中華民族的血脈,成為我們的精神支柱,變成我們的文化底蘊。佛教作為傳統文化的珍貴遺產,一定可以在解決現代人日益增多的心靈困擾等方面,發揮無有窮盡的偉大作用。它在給我們指出精神終極目標的同時,也會帶著我們一步步堅實地邁向人性大解放的彼岸。
星雲大師說:我們應該信仰實在實有、道德高尚、能力強大、戒行清淨、正法圓滿、智慧超然的。釋迦牟尼和他所創立的佛教就全部符合上述條件。佛的意思是覺悟,徹底明了宇宙人生真理的人就是佛。
對於某種觀念和結論,沒有經過縝密的思考與明確地觀察,也沒有身體力行的求證,就盲目地信奉推崇,就是迷信。釋迎牟尼最反對迷信,從不強迫弟子們盲從地信仰,而是鼓勵他們發問。佛陀認為一個人不可被流言、傳言所左右;不可依據宗教典籍,不可單靠論理或推測,也不可因某事物之似有可能而信以為實。
佛陀不止一次地教導說:"眾比丘、眾善知識:要像鍛煉、切磨、鑒別真金那樣,對我的言論經過鑒別再進行取捨,不要因為敬仰我而加以盲從。" “當你自己確知某事是善良的、美好的,那時你再信受奉行。”
佛陀要求人們信仰自由,認為任何人皆可修行成佛,沒有什麼神可以作人的主宰,也沒有什麼神可以對人賜福或降禍。只要人們依法修持,轉迷成悟,皆可成佛。要做到這一點,全要憑自己身體力行。
世人供奉神祇,往往出於各式各樣的貪執迷求。如財迷求神,是為了發財;婚迷求神,是想早得心上人;官迷求神,是想來個三級跳,坐直升飛機……
佛教則與此相反,認為世間一切皆有其因果規律,種什麼因,便結什麼果。早在兩千多年前,佛陀就告誡弟子們:“不得事餘道,不得拜於天,不得祠鬼神,不得觀吉良日。”又說:“不得卜問請崇、符咒厭怪、祠祀解奏, 亦不得擇良日良時。”
所以, 佛教是要求完美人格、德智並圓的宗教,是沒有絲毫迷信的。梁啟超先生說:“佛教是啟迪人生心智的宗教。”
佛法是佛教的核心。章太炎先生說:“佛教的理論,使上智人不能不信。”
佛教二干多年來是東方人的文化,現在西方人也開始信仰佛教,對西方人有很大的吸引力。德國波恩大學的教授布萊克先生說:在西德,藏傳佛教幾乎是家喻戶曉。“使西方世界拜倒在佛的面前的原因有兩條,一是佛教博大精深的智慧,二是為一切眾生謀求幸福的偉大精神(即大慈大悲和最徹底的平等觀)。”
佛陀想的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個民族、—個國家,也不僅僅是為全人類。佛對一切生物、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都是關心的,都是平等對待的。佛所追求的目標是令一切眾生得到幸福,這就是佛的思想境界。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守五戒,行十善,自己淨化自己的思想,這就是諸佛的教導。這四句是佛法的總綱。信奉它,於人於己於社會均有益,能說這是迷信嗎?
佛教的哲學體系磅礴,且深沉缜密,鞭辟入微,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理。“諸法因緣生”,“因緣盡故滅”,“緣起性空”,“因果不昧”。宇宙萬象都要依賴各種條件才能生起,若條件離散則消滅。“因”是主要條件,“緣”是輔助條件,“果”是因緣結合的產物。
緣起,因緣和合而生起,是事物的存在形式。緣起現象後面的本質是性空。空性即是說明一切事物的不定性、變化性、可塑性、靈動性、可作性、可滅性。一切現象都是因緣的聚合,沒有一事一物是可以永久存在的,故云“無常”,沒有一樣是可以不仗他緣而獨自存在的,故云“無我”,這就是“性空”的意義。
各種現象的產生,是有原因的,是有產生的條件的;當這些原因和條件不具備了,它們的果——現象也就消失了。星體運行,時序流遷,有其因果;生老病死,窮達壽夭,亦有其因果。《雜阿含經》說:“你所播下的種子,你便由此收到同樣的果子;作善的人收到善的,作惡的人收到惡的;播出來的是什麼種子,你便嘗到什麼果子。“
種什麼因就結什麼果,絲毫不會亂來,這便是業力的因果律。因此,自然現象不是由神掌管,人生遭遇也不是上帝主持。禍福無門,唯人自招,是人人自作自受,誰也不能代替。佛陀說:“你是自己的主人,你創造自己的未來。”沒什麼神可以作人的主宰,也沒有什麼神可以對人賜福或降禍。這就是佛教的主要觀點。釋迦世尊說“法爾如是。”這些現象在自然法則上本來就是如此。相信這種因果律、緣起論,難道是迷信嗎?
把握“緣起性空”的正見,能使人成就圓熟的生命智慧與和諧的處世態度。“緣起性空”,這是佛教哲學的核心。你能說它是錯誤的?哲學大師方東美說:“佛教的哲學是全世界最高深的哲學,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掌握了這種哲學,並能靈活地運用於生活中,你就是一個有智慧的人,一個少煩惱的人。
佛教以正信正皈依正見安心,讓人們的精神有所依靠,在人生大海中航行有一個目標。如果你有成熟的佛教信仰,那麼,守戒,會使你成為社會的好公民,道德高尚的人。懺悔,能帶給你自我認識、擺脫罪感並推動必要的“生活上的改弦更張”。禪坐,讓你淡薄財、色、名、位,心地清淨安定。念佛,使你產生安全感,對於未來充滿信心,完全不必懼怕死亡。
佛教的特質,對無限生命的憧憬與解脫,而它的方法、解決之道,必須反求於自心;以“自”為燈明而不依他,以“法”為燈明而不依他。佛教的立場,以解脫為門,開展無限生命的想像,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正是它的魅力所在。這也是人生的最高目的。
對佛法的信仰是靠內心對自己的自我的體驗來保證的,它是一個不斷的、積極的自我創造的過程。佛法看重個人的實踐,如何將佛法與現實生活融合,我們的心是轉變,或者還是像從前那樣沒有控制?貪嗔癡的習氣和煩惱是否減弱?這,就是佛法。佛法如水,能洗淨眾生污染的心。
下面摘錄偉人、名人從多種角度對佛教的闡述,幫助讀者進一步理解佛教不是迷信,信佛是智信、正信。
美國著名學者喬治.萬雷說:“現今世界急需拯救!我以為只有佛的光明,佛的聖潔,人們才能得到真正的拯救,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和自由。”
馬克思 :“辯證法在佛教中已達到很精細的程度。”恩格斯:“佛教徒處在理性思維的高級階段。人類到釋迦牟尼時代,辯證思維才成熟。辯證法最初來源於佛教。”
英國的諾曼裴耐斯教授認為:“我們斷然需要佛陀教理,這道理就是‘中道之教’。它可以開拓我們的視野,啟發我們的覺悟,引導我們達到和平光明的大道,並能獲得大智慧。”
奧登勃格博士:“(佛陀)教給人們拯救自己的道路……人們接受他的教法……這種教法確實能使人信服,並且鼓舞人心;同時,它也是人們自身精神靈光的顯現。” 納臘達·特拉尊者說:“佛教讓人能夠自立,能夠讓人生起自信和力量。”
德國佛教學者戈蘭那提羅卡說:“有些人認為,佛教是一種陰暗的、憂鬱的宗教。事實上不是這樣,佛教是要讓它的實踐者聰明而歡快。”
英國著名學者克里:“佛教所開示的法,包含內容的廣大深奧,確實無與倫比。”世界著名學者巴格爾:“在世界宗教中,只有佛教是切實地以系統理性的分析來考察生活中的問題,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世界幾何學之父 威勒博士:“假使沒有因果律,宇宙就只有混亂。 ”
著名哲學家尼采:“佛教是歷史上唯一真正注重和依據實證的宗教。 ”
上海同濟大學陳從周教授 :“佛教本身蘊藏極深的智慧,它對宇宙人生的洞察,有著獨到和深刻的發現。”
艾略特教授:“在人類歷史上, 第一次, 由佛陀向世人宣告:每一個人,都可以依靠自己,就在此生、此世界,即可使自己得解脫,而無需靠任何個人化的 ‘上蒼’ 或‘神’。”
著名學者漢普內斯:“佛教是一個思考的體系, 是一種宗教, 是一種精神的科學, 是一種生活方式。它既是理智的, 又是實際的和無不包容的。兩千五百多年來,它滿足了近三分之一的人類的精神需要。它博得了西方的好感,主張靠自立和對他人見解的容忍,它包含科學、宗教、哲學、心理學、倫理學、藝術,並指出,人是他現前生活的‘造物主’, 同時又是他自身命運的唯一設計者。”
愛因斯坦:“如果有一個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又能與科學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梁啟超:“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獨善,乃入世而非厭世。”
中國現代科學家尤智表:“佛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最徹底的學理,佛教不是神道設教,不是精神痛苦時的麻醉劑,乃是宇宙人生的真理,處世接物的實用之學,佛教是理智的,平等的,自由的,客觀的,徹底的,具體的,積極的,入世的,實用的宗教。”
魯迅先生讚歎:“釋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對人生有許多難於解決的問題,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啟示了,真是大哲!”
這些有智慧的人,這些社會精英,對人類高尚偉大的佛教文化都抱著尊重的態度。而那些見識淺薄、根本沒有讀過佛經、對佛法一無所知的人卻說佛教是迷信,這不是很可笑麼?
佛教是人類優秀的文化現象,以其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世界觀,忘我利他、普度眾生的人生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道德觀,對人類社會的道德修養、人們的精神素質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而深刻的意義。漠視它,甚至把它當成異己力量,對社會的有序、和諧是十分有害的。
上一篇:你的脾氣裡,藏著你的修養和人格
下一篇:所謂的教養,就是不讓人難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