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14 02:01:00文雅
《郁離子》介紹
三民學習網有很多寶貴資料,請同學趕快去尋寶!
《郁離子》介紹(一)——思想內容
《郁離子》是一部寓言體的散文集。作者劉基,字伯溫,浙江青田人,生於元武宗至大四年(一三一一),卒於明太祖洪武八年(一三七五),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在朱元璋掃平群雄開國稱帝的進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被譽為「渡江策士無雙,開國文臣第一」和張良、諸葛亮、魏徵式的人物。
劉基博覽群書,通經史,精象緯,工詩文。其文閎深肅括,其詩則沉鬱頓挫,在明初文壇上,與宋濂齊名。有《誠意伯文集》二十卷傳世。
《郁離子》二卷,收入《誠意伯文集》,是劉基隱居青田時潛心創作的一部作品。
為什麼取名「郁離」呢?明吳從善《郁離子‧序》云:「夫郁郁,文也;明兩,離也;郁離者文明之謂也。非所以自號,其意謂天下後世若用斯言,必可底文明之治耳!」劉基的學生徐一夔也在〈序〉中說:「郁離者何?離為火,文明之象,用之其文郁郁然,為盛世文明之治,故曰《郁離子》。」可見,其意是要為後世開創文明之治。但近來也有學者認為,「郁」當解釋為氣,指懷才不遇,報國無望而鬱結於胸的不平之氣;「離」當解釋為別,指別離朝廷,別離政治上的是是非非。「郁離」,即氣鬱而遁避之意。且存一說。
《郁離子》表現了什麼樣的思想內容呢?
一、揭露黑暗,抨擊時弊
劉基撰寫《郁離子》時,已清醒地認識到了元末社會的黑暗與腐敗,因此,他的許多寓言都反映了元代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剝削與壓迫,揭示了元室必然滅亡的命運。誠如徐一夔《郁離子‧序》中所云:「本乎仁義道德之懿,明乎吉凶禍福之幾,審乎古今成敗得失之跡,大概矯元室之弊,有激而言也。」如〈羋叔課最〉篇,將課民重稅比作「剜王之股以啖王」,認為這是一種削弱自我以資敵國的危險行為,顯然,是針對元末繁重的賦稅而言的。〈術使〉篇,通過群猴從畏懼狙公「弗敢違」,到「皆寤」,「破柵毀柙取其積,相攜而入于林中」的故事,生動地反映了人民不堪忍受剝削,奮起反抗的社會現象,這不正是元末農民起義的真實寫照嗎?〈晉靈公好狗〉,借用晉靈公寵幸嬖人屠岸賈,沉湎於聲色犬馬之中,終於釀成桃園之變的故事,揭露了元朝國君昏庸、奸臣當道的現實。〈五丁怒〉,反映的是「盜日殺而日多」的反常現象,通過髬耏和赤羽雕兩個假託人物的對話,說明社會黑暗,「士卒日食于民,民瘵弗堪」是產生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指出一旦「民不甘餧肉于蠪蚳」,像五丁那樣發怒,統治者便會像蜀王那樣,宮毀身亡。〈巫鬼〉,借用王孫濡之口,揭露元末是一個鬼魅橫行的時代。在這個時代,忠良遭受迫害,好心得不到好報,就像寓言中的「鄉之老」,明明想做好事,把倒仆在地的鬼的偶像扶起來,卻被鬼毆打致死。可見,社會黑暗,已到了「臥弗可起」、不可救藥的地步。而〈賄賂失人心〉,則以北郭氏「家政不修,權歸下隸,賄賂公行」比喻朝政混亂,貪污腐敗成風;以北郭氏老宅「不葺以圮」,暗示元代統治的傾覆已是不可避免的了。
二、實行仁政,以德治國
在揭露元代弊政的同時,《郁離子》中的許多寓言涉及到國家的治理問題。
〈德量〉篇中,作者提出了以德治國的主張,文中說:「君人者惟德與量俱,而後天下莫不歸焉。德以收之,量以容之,德不廣不能使人來,量不宏不能使人安。」國以民為本,民猶沙也,〈摶沙〉篇以「堯、舜之民,猶以漆摶沙,無時而解」設喻,說明一國之君欲使天下民眾如膠似漆般地凝聚在一起,惟一的辦法就是施行德政而不是濫施淫威。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從元室頹敗的教訓中,劉基深深領會其中的道理。因此,他告誡當政者要注意體察民情,順應民心。他在〈井田可復〉篇中說:「夫民情,久佚則思亂,亂極而後願定。欲謀治者,必因民之願定而為之制,然後疆無梗,猾無間,故令不疚而行。」劉基關心民生疾苦,主張薄賦輕徭,與民生息,反對對百姓一味地索取,〈靈邱丈人〉篇以養蜂喻治國,闡述了欲取於民,必先養民、富民的道理。這與孟子「制民之產」,使「黎民不饑不寒」,方能「王天下」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總之,劉基政治思想的核心,就是實行王道、仁政,「以德勘亂」,從而實現強國富民的理想。
三、重視人才,舉賢任能
治理國家,關鍵在於人才,因此,人才問題是劉基寓言中討論最多的問題。〈千里馬〉篇,以「駃騠」因非「冀產」而「寘之於外牧」不得入「內廄」為喻,抨擊了元代統治階級在用人上的民族歧視政策。〈良桐〉篇,講的是一把質地優良的琴,因為「弗古」而遭受冷落,而作了一番偽裝之後再次上獻朝廷時,卻被樂官們譽為「希世之珍」,辛辣地諷刺了元朝統治者在人才選拔上良莠不分,重虛名而不重真才實學的做法。〈養梟〉篇,以春申君的悲劇,說明用人的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國家的興衰成敗,勸誡統治者要親賢臣,遠小人。劉基認為,要治理好國家,首先要選拔好人才,舉賢任能,量才錄用;同時,又要避免陷入求全責備的誤區,因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汪罔僬僥〉篇,以「汪罔之國人長,其脛骨過丈,捕獸以為食,獸伏則不能俯而取」和「僬僥之國人短,其足三寸,捕蜩以為食,蜩飛則不能仰而取」為喻,說明揚長避短,「長則用其長,短則用其短」的重要性。〈立教〉篇,他進一步闡述了用人的方法,即「量能以任之,揣力而勞之;用其長而避其缺,振其怠而提其蹶;教其所不知,而不以我之所知責之;引其所不能,而不以我之所能尤之」。人才需不斷學習,需考察方能錄用,〈規執政〉篇以三代賢明君主為典範,闡明了「必學而後入官,必試之事而能,然後用之。不問其系族,惟其賢,不鄙其側陋」的用人原則。〈待士〉篇則敘述了齊宣王在盼子的勸諫之下,放棄馴養鳥獸魚鱉,改而招攬賢才,勵精圖治,終使齊國強大的經過,有力地說明了舉賢任能的重要意義。其他如〈采藥〉、〈使貪〉、〈子餘知人〉等篇,都談到了人才問題,可見,「人才」是劉基寓言始終貫穿的一條主要線索。
四、褒貶世風,闡發哲理
《郁離子》中有相當部分寓言是針對人情世風的,因此具有普遍的警策意義。如〈九頭鳥〉,以怪鳥九頭爭食,互相咬啄,弄得九頭皆傷的故事,諷刺了世上那種雖屬同體卻各不相讓爭權奪利的現象。〈子僑包藏禍心〉,貶斥了子僑品格低下,存心害人的卑劣行徑,啟示人們,朋友之道貴在以誠相待。〈蹶叔三悔〉,諷刺了那些不聽勸告,盲目自信,一再失敗又一再後悔直至年老齒沒的人。告誡人們不要犯蹶叔那樣的錯誤,因為世上是沒有後悔藥可吃的。而〈賈人〉篇,則通過商人重財輕命,言而無信的故事,說明不守許諾,失信於人,是要自食惡果的。
《郁離子》中還有許多包含哲理的寓言。如〈捕鼠〉篇,通過比較貓捕鼠亦捕雞的利害得失,闡明了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面前,必須抓住主要矛盾解決主要問題的思想。〈射道〉篇,通過楚王射獵,「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鵠拂王旃而過」,王「不知其所射」的故事,說明做事貴在專一,如果頭緒紛繁,目標過多,反而會無所適從,一事無成。〈東都旱〉篇,以洛陽大旱,起蛟降雨,旱情雖除,卻遭致水災的故事,說明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道理。從整體上說,《郁離子》反映了儒家的思想觀念和道德規範,是積極進取的。但作為一個封建時代的文人,劉基思想中也存在一些消極的因素和互相矛盾的地方。比如,他的歷史觀是唯心的,他讚美聖賢,但不適當地誇大他們的作用,掩飾他們的缺點,主張「為賢者諱」;他既肯定民眾的力量,又將民眾比作「沙」,只能靠聖人來捏聚;他揭露巫祝的虛妄,否定神仙不死之說,但又承認鬼神的存在;他一方面抒發自己的濟世抱負,一方面又宣揚遁世避禍的思想……所有這些,都是鏗鏘樂曲中的不和諧音調,是我們閱讀時應注意的。
《郁離子》介紹(一)——思想內容
《郁離子》是一部寓言體的散文集。作者劉基,字伯溫,浙江青田人,生於元武宗至大四年(一三一一),卒於明太祖洪武八年(一三七五),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在朱元璋掃平群雄開國稱帝的進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被譽為「渡江策士無雙,開國文臣第一」和張良、諸葛亮、魏徵式的人物。
劉基博覽群書,通經史,精象緯,工詩文。其文閎深肅括,其詩則沉鬱頓挫,在明初文壇上,與宋濂齊名。有《誠意伯文集》二十卷傳世。
《郁離子》二卷,收入《誠意伯文集》,是劉基隱居青田時潛心創作的一部作品。
為什麼取名「郁離」呢?明吳從善《郁離子‧序》云:「夫郁郁,文也;明兩,離也;郁離者文明之謂也。非所以自號,其意謂天下後世若用斯言,必可底文明之治耳!」劉基的學生徐一夔也在〈序〉中說:「郁離者何?離為火,文明之象,用之其文郁郁然,為盛世文明之治,故曰《郁離子》。」可見,其意是要為後世開創文明之治。但近來也有學者認為,「郁」當解釋為氣,指懷才不遇,報國無望而鬱結於胸的不平之氣;「離」當解釋為別,指別離朝廷,別離政治上的是是非非。「郁離」,即氣鬱而遁避之意。且存一說。
《郁離子》表現了什麼樣的思想內容呢?
一、揭露黑暗,抨擊時弊
劉基撰寫《郁離子》時,已清醒地認識到了元末社會的黑暗與腐敗,因此,他的許多寓言都反映了元代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剝削與壓迫,揭示了元室必然滅亡的命運。誠如徐一夔《郁離子‧序》中所云:「本乎仁義道德之懿,明乎吉凶禍福之幾,審乎古今成敗得失之跡,大概矯元室之弊,有激而言也。」如〈羋叔課最〉篇,將課民重稅比作「剜王之股以啖王」,認為這是一種削弱自我以資敵國的危險行為,顯然,是針對元末繁重的賦稅而言的。〈術使〉篇,通過群猴從畏懼狙公「弗敢違」,到「皆寤」,「破柵毀柙取其積,相攜而入于林中」的故事,生動地反映了人民不堪忍受剝削,奮起反抗的社會現象,這不正是元末農民起義的真實寫照嗎?〈晉靈公好狗〉,借用晉靈公寵幸嬖人屠岸賈,沉湎於聲色犬馬之中,終於釀成桃園之變的故事,揭露了元朝國君昏庸、奸臣當道的現實。〈五丁怒〉,反映的是「盜日殺而日多」的反常現象,通過髬耏和赤羽雕兩個假託人物的對話,說明社會黑暗,「士卒日食于民,民瘵弗堪」是產生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指出一旦「民不甘餧肉于蠪蚳」,像五丁那樣發怒,統治者便會像蜀王那樣,宮毀身亡。〈巫鬼〉,借用王孫濡之口,揭露元末是一個鬼魅橫行的時代。在這個時代,忠良遭受迫害,好心得不到好報,就像寓言中的「鄉之老」,明明想做好事,把倒仆在地的鬼的偶像扶起來,卻被鬼毆打致死。可見,社會黑暗,已到了「臥弗可起」、不可救藥的地步。而〈賄賂失人心〉,則以北郭氏「家政不修,權歸下隸,賄賂公行」比喻朝政混亂,貪污腐敗成風;以北郭氏老宅「不葺以圮」,暗示元代統治的傾覆已是不可避免的了。
二、實行仁政,以德治國
在揭露元代弊政的同時,《郁離子》中的許多寓言涉及到國家的治理問題。
〈德量〉篇中,作者提出了以德治國的主張,文中說:「君人者惟德與量俱,而後天下莫不歸焉。德以收之,量以容之,德不廣不能使人來,量不宏不能使人安。」國以民為本,民猶沙也,〈摶沙〉篇以「堯、舜之民,猶以漆摶沙,無時而解」設喻,說明一國之君欲使天下民眾如膠似漆般地凝聚在一起,惟一的辦法就是施行德政而不是濫施淫威。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從元室頹敗的教訓中,劉基深深領會其中的道理。因此,他告誡當政者要注意體察民情,順應民心。他在〈井田可復〉篇中說:「夫民情,久佚則思亂,亂極而後願定。欲謀治者,必因民之願定而為之制,然後疆無梗,猾無間,故令不疚而行。」劉基關心民生疾苦,主張薄賦輕徭,與民生息,反對對百姓一味地索取,〈靈邱丈人〉篇以養蜂喻治國,闡述了欲取於民,必先養民、富民的道理。這與孟子「制民之產」,使「黎民不饑不寒」,方能「王天下」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總之,劉基政治思想的核心,就是實行王道、仁政,「以德勘亂」,從而實現強國富民的理想。
三、重視人才,舉賢任能
治理國家,關鍵在於人才,因此,人才問題是劉基寓言中討論最多的問題。〈千里馬〉篇,以「駃騠」因非「冀產」而「寘之於外牧」不得入「內廄」為喻,抨擊了元代統治階級在用人上的民族歧視政策。〈良桐〉篇,講的是一把質地優良的琴,因為「弗古」而遭受冷落,而作了一番偽裝之後再次上獻朝廷時,卻被樂官們譽為「希世之珍」,辛辣地諷刺了元朝統治者在人才選拔上良莠不分,重虛名而不重真才實學的做法。〈養梟〉篇,以春申君的悲劇,說明用人的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國家的興衰成敗,勸誡統治者要親賢臣,遠小人。劉基認為,要治理好國家,首先要選拔好人才,舉賢任能,量才錄用;同時,又要避免陷入求全責備的誤區,因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汪罔僬僥〉篇,以「汪罔之國人長,其脛骨過丈,捕獸以為食,獸伏則不能俯而取」和「僬僥之國人短,其足三寸,捕蜩以為食,蜩飛則不能仰而取」為喻,說明揚長避短,「長則用其長,短則用其短」的重要性。〈立教〉篇,他進一步闡述了用人的方法,即「量能以任之,揣力而勞之;用其長而避其缺,振其怠而提其蹶;教其所不知,而不以我之所知責之;引其所不能,而不以我之所能尤之」。人才需不斷學習,需考察方能錄用,〈規執政〉篇以三代賢明君主為典範,闡明了「必學而後入官,必試之事而能,然後用之。不問其系族,惟其賢,不鄙其側陋」的用人原則。〈待士〉篇則敘述了齊宣王在盼子的勸諫之下,放棄馴養鳥獸魚鱉,改而招攬賢才,勵精圖治,終使齊國強大的經過,有力地說明了舉賢任能的重要意義。其他如〈采藥〉、〈使貪〉、〈子餘知人〉等篇,都談到了人才問題,可見,「人才」是劉基寓言始終貫穿的一條主要線索。
四、褒貶世風,闡發哲理
《郁離子》中有相當部分寓言是針對人情世風的,因此具有普遍的警策意義。如〈九頭鳥〉,以怪鳥九頭爭食,互相咬啄,弄得九頭皆傷的故事,諷刺了世上那種雖屬同體卻各不相讓爭權奪利的現象。〈子僑包藏禍心〉,貶斥了子僑品格低下,存心害人的卑劣行徑,啟示人們,朋友之道貴在以誠相待。〈蹶叔三悔〉,諷刺了那些不聽勸告,盲目自信,一再失敗又一再後悔直至年老齒沒的人。告誡人們不要犯蹶叔那樣的錯誤,因為世上是沒有後悔藥可吃的。而〈賈人〉篇,則通過商人重財輕命,言而無信的故事,說明不守許諾,失信於人,是要自食惡果的。
《郁離子》中還有許多包含哲理的寓言。如〈捕鼠〉篇,通過比較貓捕鼠亦捕雞的利害得失,闡明了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面前,必須抓住主要矛盾解決主要問題的思想。〈射道〉篇,通過楚王射獵,「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鵠拂王旃而過」,王「不知其所射」的故事,說明做事貴在專一,如果頭緒紛繁,目標過多,反而會無所適從,一事無成。〈東都旱〉篇,以洛陽大旱,起蛟降雨,旱情雖除,卻遭致水災的故事,說明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道理。從整體上說,《郁離子》反映了儒家的思想觀念和道德規範,是積極進取的。但作為一個封建時代的文人,劉基思想中也存在一些消極的因素和互相矛盾的地方。比如,他的歷史觀是唯心的,他讚美聖賢,但不適當地誇大他們的作用,掩飾他們的缺點,主張「為賢者諱」;他既肯定民眾的力量,又將民眾比作「沙」,只能靠聖人來捏聚;他揭露巫祝的虛妄,否定神仙不死之說,但又承認鬼神的存在;他一方面抒發自己的濟世抱負,一方面又宣揚遁世避禍的思想……所有這些,都是鏗鏘樂曲中的不和諧音調,是我們閱讀時應注意的。
上一篇:九十六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
下一篇:剛考完的作文題目正是: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