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08 05:05:26陳老師

家教與學生成績好壞無關



卑大學者:家教與學生成績好壞無關
《世界日報》記者阮耀毅/綜合報導
September 07, 2013
 
卑詩大學(UBC)學者指出,儘管家教(或稱補習)愈來愈盛行,並發展成為龐大的產業體系,但並無實證顯示家教真的有效,除了無監管機制外,家長若為子女安排過多家教,可能讓孩子缺乏休息時間,影響其他領域的發展。

對亞洲國家及地區而言,由於學業競爭激烈,學生補習或請私人補習教師早已司空見慣,但過去在加拿大卻極為少見。近年隨著亞洲移民增加,為了讓子女取得優異成績,也將補習與家教風氣帶進來,只要是亞裔移民群居社區,補習班就到處林立,家教廣告亦俯拾皆是。

但卑詩大學亞洲研究學系教授戴克斯(Julian Dierkes)表示,無實證顯示補習與家教真的有效,且家教業過度發展,對家長、學生與政策制訂者而言,都將帶來問題。

品質良莠不齊

戴克斯表示,一般人多以為多花一小時上家教有助學習,但並無足夠的研究證明成績進步幅度與所付出的時間與金錢相符;且「家教」屬於「影子教育」,在缺乏監管機制的情況下,品質良莠不齊。



他說補習與家教業在全球各地均快速成長,涉及數百萬名學生與數十億元產值,有的是散兵游勇型的私人家教,有些則是跨國連鎖企業。以日本為例,有的連鎖補習班學生數多達3萬人。

儘管加拿大境內的業者的營運規模沒那麼大,但類似Sylvan Learning 或Oxford Learning等業者的規模也不斷成長。

每周至少100元

以列治文與溫哥華兩地的五年級學生為例,約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學生已開始接受補習教育,區內補習班隨處可見,收費差異頗大,但平均而言,每名學生每周至少100元。

戴克斯認為,人們相信學業成績與將來的社會階級流動密切相關,且教育有等級之分,於是「好學校」應運而生,也讓補習與家教更加盛行,尤其在亞洲。

此外,家長若覺得公立教育系統不好,也會送子女去補習或請家教,儘管沒有證據顯示子女的學習成效下滑。就算公立學校仍維持其教學品質,但只要父母對其失去信心,自然會尋求補習教育,這對一些無力負擔補習費的家庭而言,等於創造兩階式的教育系統。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卑大學者 家教與學生成績好壞無關


虎媽

家長與學生:補習效果顯著

《世界日報》記者阮耀毅/溫哥華報導
September 07, 2013
 
儘管學者認為沒有證據顯示家教對學生的學習有幫助,但不少華裔家長則另有看法。

溫哥華姚太太認為,加拿大公立學校教師教學方法過於鬆散,美其名是讓孩子適性發展,鼓勵他們自由學習,但對數學、理化等重點學科,卻不重視「基本功」訓練。

她同意不應像在原居地一樣,每天為子女安排各種不同補習課程,從早到晚沒有休息時間,但加拿大中小學的課後時間實在太長,針對子女課業比較弱的環節或是欠缺練習機會的學科,每周安排幾小時讓他們補習或上家教並不為過。

此舉不僅有助提升子女學習成效,尤其是在補習風氣很盛的大溫地區,若不補習,成績很快就被比下去,近年本地大學入學成績愈來愈高,就是這個道理。

本拿比葉太太則認為,父母對自己子女的學習態度最了解,如果無心學習,請再多家教,上再多補習班也沒用,但若是其他因素致成績下降,則有補習的必要。

例如她的兒子,目前就讀12年級,在10年級以前根本沒請過家教,但10年級下學期遇到教師罷工,學生也無心上課,她發現過去功課頗佳的兒子數學期中成績下降,讓她頗為訝異,而兒子也相當沮喪。

於是趕緊為他找了家教,每周兩次,一次兩小時,加強理解與演算,結果兒子數學成績突飛猛進,讓他對數學重燃信心。

她強調,有時候家教幫助的不僅是成績,而是整個人的自信心,不會讓學生因為一時對某些課業不理解而失去興趣,此時家教就扮演「臨門一腳」的角色。但父母也要慎選家教,多聽聽口碑,否則可能花錢又得不到效果。

葉同學也表示,有些學校老師上課毫無章法,他就是聽不懂,但同樣的內容在家教老師說明下,配合各種不同題型演算,讓他有茅塞頓開的感覺,因此他認為家教很有用。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卑大學者 家教與學生成績好壞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