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民爺換帖「紅龜」
11月底,因北上參加活動的機會,去了趟淡水與八里。而漢民祠前的「八里出名紅龜」的初訪計劃是這天行程的主角,這關乎自己的未來生計,周邊的人可能早已將我與「紅龜粿」劃上等號,小小的兩條平行線所要表達的是「對等」的重要象徵。其實,要被劃上對等的資格,是種沉重的負擔。
阿古 = 紅龜粿
「這紅龜怎麼賣?」其實價目寫得清楚,我的田野總是從「吃」入手,從「買」打通關,從「問」作為開場白。買了甜芋頭、大紅豆、菜脯米三種口味,「先不要剪,我先去拜拜,再回來。」我拎著三塊沉沉的「金包銀」式的粿入了廟,買了香楮,像打通關的敬拜所有神衹,尤其在廖添丁神尊前默念著:「添丁爺公!小時候母親帶我來此參拜,對紅龜粿充滿興趣,此次有緣再次拜訪,希望庇祐我訪問成功,能拍攝到製作過程及需要的資料,一切順利!」清香隨著時間在爐中消失,我在廟內取了些義民爺生日留下的「乞龜」遺蹟,幾隻未被乞回的「餅龜」與「綜合食品龜」列隊供桌,像是等待救援的新兵們。
一切儀式結束,我又拎著沉甸甸的粿回到了「出名」的門口,請一位先生幫我剪成角型,問了幾個簡單的句式,又換了年輕的小姐幫我剪裂紅龜,但是他們的安靜讓我苦思破梗的訣竅。「你們的粿,我小時候來吃過,很好吃,我現在是記錄這種粿的人,很高興認識你們!」於是和他們換了名片後,一位媽媽級的「
一個小時後,我離開。
我知道我能得到的訊息已滿,記得第一次在八仙樂園之後,我與母親吃著大大塊的紅龜粿,幾年前在淡水讀書時,也曾飆車去回味彈性的口感記憶,這天,我騎著朋友猩猩輝的摩托車來此半玩半田調的進入現場。機器取代當年磨漿的石器,壓印的儀式也由塑膠袋上黃色的龜紋活生生的趴上,剪刀分化了好多慢火微醺的感動,而每一齒咬下的卻是一家人在廟前40年餘的簡單生活。
相關閱讀:
●黑皮旅遊:食記 台北八里出名紅龜粿
●三人生活開始:Q塊塊,軟喳喳
店家資訊:
台北縣八里鄉中華路三段19號,義民廟(漢民祠/廖添丁廟)對面。
(02)26402397
上一篇:捲,捲:金門手指餅
下一篇:澎湖生活博物館的「民俗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