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09 03:24:38古皮之紅龜粿
線上之下
我喜歡這個「詞」,上下並置的矛盾,一開始我還處在人生平衡線上的自己,想著線下所倒映的影子,看了影片的介紹與親臨會場所看到的影片後,「線上」是網路時代帶進的專有詞彙,而「下」卻是進入與擺脫的「出口」。
2007年5月7日我人在淡江大學游走郵局、圖書館、以及差一點遺忘的學程上課,這天很多事情,也應該說每天的我都在時間的逼迫下,一步步走向既定的價值裡,說白點就是有「天注定」的命觀。就以這天為例:睡到十點近午才醒,刷牙整裝與喝罐西瓜牛奶後已是下午一點,到科學館取了《淡江時報》,到郵局拿一封舊公司寄來的「捐贈收據」,踏入圖書館想打些報告,也排了5分鐘的隊伍擁有了一台可以無限列印的專屬電腦使用,攤開書包內的書籍,時間走的很快,手機顯示下午三點四十九分,心悸了一下,因為四點有課,我連課本都忘了帶,我還得回家拿書後再返回教室,路程中苦怨著行程被打亂,原本想打完報告後去看大傳系畢展,卻遺失這堂課的存在。
坐進教室,又想起今天必須補課,心中暗幹的苦悶有誰知曉?但是在老師安排下卻是要去大傳系畢展看一部關於另類教育的專題報告,之後的時間就看各位的興趣選擇去留,心中的暗爽與驚訝卻又有誰知曉?(這就是天注定想法的凝聚關鍵,一連串的錯過,卻又在之後銜接上自己的需求,不禁寒顫在冷氣口抖了起來,巧合太密集卻是種壓力)。
一行人進入會場,我們都很關注第一組另類教育專題報告的內容,看見苗栗內灣全人中學的自由與創發力,也看見師生的倫理觀是親友關係的適切距離,興趣成了學習的動力,那麼教育的目的也就達到全然吸收與發展的開啟作用。從這層面的理念想要了解另類教育的特殊現象,也許要從他們的書面資料才可推敲狀況,因為口頭與影像的陳述是無力無章法無主軸的展演,卽使再怎樣強調「以平面為主」的專題,「本身就缺乏影像資料」的藉口都無法填補其他人在20分鐘的發表中所接收的資訊有無內容!如我所聞,聽不見比較與差異性,只看見他們走錯了路去了新竹內灣,只記得青年們的戲劇成果展與自由的辯論空間,這就是在20分鐘內要我們知道的「重點」?我的評價是:這樣的發表不及格。於是,我同意發言的那位老師所提出的疑問,再怎麼不公道的評論專題組,也都是因為沒有抓出書面專題與影像的搭配及運用。要不然,書面專題的組別,又何需大費周章有個舞台給予言談互動的空間?不如直接看論文?不如讓影像的呈現更有說服的作用?
後來,我待到影片「線上之下」的座談會結束才離席,「繭」是不得不的遺憾。
朋友參予影片的部份,也很想看他在攝影之外的想法,或者他們一整組劇情的呈現意義。影片結束後,我給了80分的鼓勵,色調、劇情、主軸、觀點陳述、以及人物的個性塑造是OK的,雖然演員有點青澀,有點放不開;雖然切入劇情的開始有點茫然,男女之間的關係荒謬到很假;雖然要突顯個性,卻忘記人性;雖然想要在網路世界中找到失格的角落,卻在家庭與朋友之間,拿捏不夠深刻的矛盾關係,只看到「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表面陳述,內涵呢?如果家庭是元兇,那麼對立性與珍惜的意義怎能不突顯?一個以金錢交易為主要的家庭關係所造就的孩子需要的是被關懷還是備受冷落?是孤傲不馴還是依賴?影片中的辰佑找到虛擬的依賴,反而面對現實的依賴而冷落,很矛盾卻很實在的充斥在現實環境之中,於是線上成了虛擬實境的生命歷程,(很妙的事,虛擬與實境,兩個矛盾的語彙卻融為一體)辰佑必須在受騙的情況下選擇繼續進入或者離開的按鈕關鍵,如果是這樣,他要的到底是什麼?他所該逃避的是什麼?影片要告訴我們的是省思還是開放式思維?
「線上之下」的組員認為,「武當甜姐ㄦ」原本要預設是辰佑之好友家偉,但是後來改為虛擬的角色;辰佑倒臥在地上的結局,死的方式不是重點,而是呈現手指彈動,進入與離開的遊戲介面,給了一種有省思意涵的效果。我相信這兩個部份確實讓影片加分不少,讓人文關懷進入影像平台。
我在用滑鼠控制螢幕指標,鍵盤紀錄下這天所發生與看到的事情,我不愛玩電動遊戲,也不能說我沒有受到線上遊戲的虛擬情境所控制,我卻被電腦科技的「敲打邏輯」與「滑鼠手指」控制,當我在鈕上找尋拼音字母,眼神卻游移在指尖與螢幕不斷跳出的選字單,視窗下有MSN的好友名單與不斷出現的問候,偶爾KKMAN會顯示變色的回應,我就得用右手在滑鼠上擺動,點選,然後回到未完的WORD介面繼續我的論述。如果您看懂我所要說的是一樁非線上遊戲所造成的線上控制結構,我相信,我在展轉的世界中有了知音。
線上是虛擬,線上之下是真實?或者線上之下只是種關口?
線上雖是虛擬,卻成了近代的真實。
真實與虛擬的界線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關口的人怎麼藉著實虛面對人生的處境。
淡江大學大傳系第21屆畢展‧MEDIA PLAYER
http://www.wretch.cc/blog/media21th
圖/淡江大學文輜音樂廳
文/古佳峻
2007年5月7日我人在淡江大學游走郵局、圖書館、以及差一點遺忘的學程上課,這天很多事情,也應該說每天的我都在時間的逼迫下,一步步走向既定的價值裡,說白點就是有「天注定」的命觀。就以這天為例:睡到十點近午才醒,刷牙整裝與喝罐西瓜牛奶後已是下午一點,到科學館取了《淡江時報》,到郵局拿一封舊公司寄來的「捐贈收據」,踏入圖書館想打些報告,也排了5分鐘的隊伍擁有了一台可以無限列印的專屬電腦使用,攤開書包內的書籍,時間走的很快,手機顯示下午三點四十九分,心悸了一下,因為四點有課,我連課本都忘了帶,我還得回家拿書後再返回教室,路程中苦怨著行程被打亂,原本想打完報告後去看大傳系畢展,卻遺失這堂課的存在。
坐進教室,又想起今天必須補課,心中暗幹的苦悶有誰知曉?但是在老師安排下卻是要去大傳系畢展看一部關於另類教育的專題報告,之後的時間就看各位的興趣選擇去留,心中的暗爽與驚訝卻又有誰知曉?(這就是天注定想法的凝聚關鍵,一連串的錯過,卻又在之後銜接上自己的需求,不禁寒顫在冷氣口抖了起來,巧合太密集卻是種壓力)。
一行人進入會場,我們都很關注第一組另類教育專題報告的內容,看見苗栗內灣全人中學的自由與創發力,也看見師生的倫理觀是親友關係的適切距離,興趣成了學習的動力,那麼教育的目的也就達到全然吸收與發展的開啟作用。從這層面的理念想要了解另類教育的特殊現象,也許要從他們的書面資料才可推敲狀況,因為口頭與影像的陳述是無力無章法無主軸的展演,卽使再怎樣強調「以平面為主」的專題,「本身就缺乏影像資料」的藉口都無法填補其他人在20分鐘的發表中所接收的資訊有無內容!如我所聞,聽不見比較與差異性,只看見他們走錯了路去了新竹內灣,只記得青年們的戲劇成果展與自由的辯論空間,這就是在20分鐘內要我們知道的「重點」?我的評價是:這樣的發表不及格。於是,我同意發言的那位老師所提出的疑問,再怎麼不公道的評論專題組,也都是因為沒有抓出書面專題與影像的搭配及運用。要不然,書面專題的組別,又何需大費周章有個舞台給予言談互動的空間?不如直接看論文?不如讓影像的呈現更有說服的作用?
後來,我待到影片「線上之下」的座談會結束才離席,「繭」是不得不的遺憾。
朋友參予影片的部份,也很想看他在攝影之外的想法,或者他們一整組劇情的呈現意義。影片結束後,我給了80分的鼓勵,色調、劇情、主軸、觀點陳述、以及人物的個性塑造是OK的,雖然演員有點青澀,有點放不開;雖然切入劇情的開始有點茫然,男女之間的關係荒謬到很假;雖然要突顯個性,卻忘記人性;雖然想要在網路世界中找到失格的角落,卻在家庭與朋友之間,拿捏不夠深刻的矛盾關係,只看到「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表面陳述,內涵呢?如果家庭是元兇,那麼對立性與珍惜的意義怎能不突顯?一個以金錢交易為主要的家庭關係所造就的孩子需要的是被關懷還是備受冷落?是孤傲不馴還是依賴?影片中的辰佑找到虛擬的依賴,反而面對現實的依賴而冷落,很矛盾卻很實在的充斥在現實環境之中,於是線上成了虛擬實境的生命歷程,(很妙的事,虛擬與實境,兩個矛盾的語彙卻融為一體)辰佑必須在受騙的情況下選擇繼續進入或者離開的按鈕關鍵,如果是這樣,他要的到底是什麼?他所該逃避的是什麼?影片要告訴我們的是省思還是開放式思維?
「線上之下」的組員認為,「武當甜姐ㄦ」原本要預設是辰佑之好友家偉,但是後來改為虛擬的角色;辰佑倒臥在地上的結局,死的方式不是重點,而是呈現手指彈動,進入與離開的遊戲介面,給了一種有省思意涵的效果。我相信這兩個部份確實讓影片加分不少,讓人文關懷進入影像平台。
我在用滑鼠控制螢幕指標,鍵盤紀錄下這天所發生與看到的事情,我不愛玩電動遊戲,也不能說我沒有受到線上遊戲的虛擬情境所控制,我卻被電腦科技的「敲打邏輯」與「滑鼠手指」控制,當我在鈕上找尋拼音字母,眼神卻游移在指尖與螢幕不斷跳出的選字單,視窗下有MSN的好友名單與不斷出現的問候,偶爾KKMAN會顯示變色的回應,我就得用右手在滑鼠上擺動,點選,然後回到未完的WORD介面繼續我的論述。如果您看懂我所要說的是一樁非線上遊戲所造成的線上控制結構,我相信,我在展轉的世界中有了知音。
線上是虛擬,線上之下是真實?或者線上之下只是種關口?
線上雖是虛擬,卻成了近代的真實。
真實與虛擬的界線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關口的人怎麼藉著實虛面對人生的處境。
淡江大學大傳系第21屆畢展‧MEDIA PLAYER
http://www.wretch.cc/blog/media21th
圖/淡江大學文輜音樂廳
文/古佳峻
你好 我是kiki
偶然看到這篇評論
謝謝你對我們的建議
如果對我們的專題有興趣
歡迎來blog逛逛
裡面有部分的採訪文章喔~
我們會繼續努力的
希望學園
http://www.wretch.cc/blog/kpmmonograph
您們很認真,也當然是很努力想把這樣龐大的資源濃縮在觀察裡面
當然,有很多東西需要被關切與被發覺
您們一定也想有些發現或者呈現的無力感與興奮處
很謝謝有人在我的明日報留言
也許,我這門外漢的見解不成意見
如果就一場發表會的呈現
確實沒有交代清楚
尤其,口語,圖文...這幾塊媒介的整合
如果在口語中已交代「在20分中的成果發表中我們想呈現......,至於專題的主要介紹歡迎至書面閱讀或者......,希望在這樣互動與交流的情境中呈現我們一路走來的學習與成長。」這樣被質疑的地方就會比較少。 2007-06-21 16: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