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16 18:50:33十口

《郝懿行《爾雅義疏》及其宮器二釋研究─以文化闡析為觀察重點》

論文名稱:《郝懿行《爾雅義疏》及其宮器二釋研究─以文化闡析為觀察重點》─頁數:300
校系(所)組別: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畢業時間及提要別:9 5 學年度第 2 學期碩士學位論文提要
研究生:古佳峻
指導教授:盧 國 屏 博 士

論文提要內容:
本文論題為《郝懿行《爾雅義疏》及其宮器二釋研究─以文化闡析為觀察重點》,針對郝懿行、《爾雅義疏》、與其中<釋宮><釋器>二篇為範疇,進行語言文化學的分析與考察。

郝懿行為有清以來重要的訓詁學家,本著親身目驗,觀察自然生活之道;又運用傳統訓詁學之原理檢驗典籍,對於文史學術多有進行閱讀與勘誤,其著作可自《郝氏遺書》探求概況。著作之中又以郝氏對於《爾雅》耗時十四年之評點最為用力,此鉅作可為其學術代表之ㄧ。本文前部分希望歸納與呈現郝懿行個人生平與學術成就,提出《爾雅義疏》所代表的學術地位,並呈現清代以來對於郝懿行與《爾雅義疏》相關之研究成果,做為筆者進入學術研究之開始。

本文後部份則進行<釋宮>與<釋器>二篇的文化學觀察,以《爾雅義疏》為觀察範疇。其注疏通貫古今,而能連結千年前的人類憍畍A又以清代時期的生活經驗進行探討,引用同時期學者之研究為論述,亦呈現郝懿行治學之嚴謹。本文之所以「宮文化」與「器文化」二單元為觀察重點,在於「生活連結」的重要是需要被關切,筆者之興趣在「人文觀察」與「實務創作」,從事教育事業則以「做中學」為主;而郝懿行治學態度與生活理念亦是如此;《爾雅》中又以宮器二篇與人事問題最為相關,於是「觀察者」與「文本」與「注疏文本」有了生活與學術的交會,以盼不讓學術研究成為文化負擔,而能歸納與呈現舊文明與新生活之關連,延續文化發展現象的脈絡,作為時代新舊交接的傳遞者。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 研究動機---------------------------------------------------- 1
二、 研究目的---------------------------------------------------- 7
第二節 研究範疇與方法------------------------------------------- 10
一、 研究範疇---------------------------------------------------- 10
二、 研究方法---------------------------------------------------- 18
第三節 《爾雅義疏》版本與刊刻源流---------------------------- 21
一、 關於足本與簡本------------------------------------------- 21
二、 《爾雅義疏》刊刻源流------------------------------------ 26
三、 版本譜系表------------------------------------------------- 28
第四節 前賢研究成果---------------------------------------------- 29
一、 整體性評述------------------------------------------------- 30
二、 主題式析論------------------------------------------------- 32
三、 校正勘誤類型---------------------------------------------- 28
四、 比較式分析------------------------------------------------- 37
五、 外緣相關研究---------------------------------------------- 40
* 《爾雅義疏》研究論著編目------------------------------- 45

第二章 郝懿行生平傳略------------------------------------------ 49
第一節 行誼事蹟---------------------------------------------------- 49
一、 宗族記略---------------------------------------------------- 51
二、 棲霞郝夫妻------------------------------------------------- 56
三、 行誼綜論---------------------------------------------------- 64
第二節 學術介評---------------------------------------------------- 67
一、 經部相關論著---------------------------------------------- 70
二、 史部相關論著---------------------------------------------- 74
三、 子部相關論著---------------------------------------------- 77
四、 集部相關論著---------------------------------------------- 81
五、 學術綜論---------------------------------------------------- 82
第三節 生平年表---------------------------------------------------- 85
第四節 郝氏著作細目---------------------------------------------- 94

第三章 郝疏《爾雅》宮器二釋析論------------------------------ 141
第一節 〈釋宮〉〈釋器〉類聚群分---------------------------------- 143
一、 〈釋宮〉類聚群分------------------------------------------ 148
二、 〈釋器〉類聚群分------------------------------------------ 151
三、 類聚群分的各屬意涵-------------------------------------- 155
第二節 郝疏與〈釋宮〉之文化詮釋-------------------------------- 157
一、 宮室形制的別稱界定-------------------------------------- 160
二、 關於木建築工法------------------------------------------- 171
三、 中國的門文化---------------------------------------------- 181
四、 路橋之行道文化------------------------------------------- 191
五、 人與空間的連結------------------------------------------- 197
第三節 郝疏與〈釋器〉之文化詮釋-------------------------------- 203
一、 農漁狩獵的時代性----------------------------------------- 205
二、 飲食文化---------------------------------------------------- 214
三、 衣著文化---------------------------------------------------- 234
四、 工藝技法---------------------------------------------------- 245
* 《爾雅音圖‧釋器》相關圖示--------------------------- 266

第四章 結論--------------------------------------------------------- 273
第一節 本文研究成果---------------------------------------------- 274
一、 收詞精妙,體現文明-------------------------------------- 275
二、 郝疏援典,追溯根柢-------------------------------------- 276
三、 引例為驗,別古今物-------------------------------------- 277
四、 名物制度,歷時承變-------------------------------------- 278
第二節 本文研究檢討與展望-------------------------------------- 280
一、 本文研究的限制------------------------------------------- 280
二、 未來研究的方向------------------------------------------- 281

* 參考資料---------------------------------------------------- 285
一、 書目資料---------------------------------------------------- 285
二、 學位論文---------------------------------------------------- 295
三、 期刊資料---------------------------------------------------- 296
四、 網路資源---------------------------------------------------- 300
FULLHOPE 2007-11-16 19:30:13

太深奧了~~
看不懂!!
您果然是古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