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大綱筆記~71...(卷六)
宋.永明延壽大師 原作
清.雍 正 摘錄
民國.陳立中 筆記
卷六
【問答章】
問。一切真俗等法。各有理事。通別行相。果報歷然。云何未入斯宗。恐成空見。答。得本方了末。執末則違宗。若不觀心。法無來處。若但修有為事行。不達自心無為。則迷事失宗。果歸生滅。若體理行事。雙照無違。只恐一向偏修。理事俱失。如大寶積經云。假使造寶塔。其數如恒沙。不如剎那頃。思惟於此經。又只為一心是萬行之原。因茲能起同體之悲。無緣之化。如起信鈔云。若信一味空理。則欣厭都絶。若信一向法相。則聖凡懸隔。斯皆不能起行修進。今令信一心是凡聖之原。但由迷悟使之有異。是則必能起行修進。望佛果故。是知真心不守自性。隨緣升降。果報歷然。又隨緣不失自性。緣假無實。境智冥寂。所以起信論云。所謂雖念諸法自性不生。而復即念因緣和合。善惡之業。苦樂等報。不失不壞。雖念因緣善惡業報。而亦即念性不可得。若云果報不失。即須具修萬行。若云性不可得。當知唯是一心。且萬行之初。無先五戒。若依事相。報在人天。藏教但證無常。通教空無自性。別教歷別。因果不融。唯圓教觀心。即具法界。所以大涅槃經云。雖信別相。不信一體無差別相。名信不具。信不具故。所有禁戒。亦不具足。故所有多聞。亦不具足。何謂信不具。未了一法即一切法。信豈圓耶。何謂戒不具。未知戒性如虛空。戒豈具耶。何謂聞不具。未聞如來常不說法是謂具足多聞。聞豈具耶。若入宗鏡。寧唯戒善。乃至諸佛果德。菩薩萬行。靡有一法而非所被。則念念了知。法法圓滿。且如五戒者。戒從心生。心因戒立。若心不起。為四德萬行之基。若心妄生。作六趣三塗之本。則無善而不攝。無惡而不收。故台教云。此五戒亦是大乘法門。束此五戒為三乘。即對三無失(身無失。口無失。意無失)。三不護(意不護。身不護。口不護)三輪不思議化(身業輪。口業輪。意業輪)。三密(身放光。口說法。意入定)。三軌(資成軌。觀照軌。真性軌)。三身(法身。報身。化身)。三佛性(住自佛性。引出佛性。至得佛性)。三般若(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三涅槃(性淨涅槃。方便淨涅槃。圓淨涅槃)。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三德等(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無量三法門。橫豎無邊際。與虛空法界等。亦是無盡藏法門。亦是無量義三昧。舉要言之。即是一切佛法也。
記:問,一切法,各有理事通別行相,果報歷然(有其業因,則有其果報),為何說未入一心法門之宗,恐成空見。
答,得本方了末(知道根本理論,方了修持事相之緣由),執末則違宗(只知修持事相,不知根本之理論,並非真修)。故說,若不觀心,法無來處,若但修有為事行,不達自心無為(只在事相上修持,不知一心根本理論,不得明心見性)。
起信鈔云,若信一味空理(若誤信萬法皆斷滅空,什麼都沒有)則欣厭都絶(什麼事都不作)。若信一向法相(若只知事相,不知其根本之理論),則聖凡懸隔(聖永是聖,凡永是凡),斯皆不能起行修進(都不是真修)。
接著說,今令信一心,是凡聖之原,但由迷悟,使之有異,是則必能起行修進。須是理事了然,因果不昧,方是真修(根本理論清楚,修持方法了然,方是真修)。
所謂必須明了,真心不守自性,隨緣升降,果報歷然。(真心無明不覺,隨染淨緣而有萬法,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果報不差)
隨緣不失自性,緣假無實,境智冥寂(隨緣示現,一心不動,緣生則生,緣滅則滅,不生不滅,境智俱泯)。
雖性不可得(性空之理)而果報不失(雖是性空,不礙果報)。
果報不失故,即須具修萬行(有其因,則有其果,絲毫不爽,故須修善)。性不可得故,當知唯是一心。雖有因緣善惡業報,而性不可得(因緣果報,其性體亦是空而不可得)。
又說,不信萬法一體(萬法性空一體),無差別相(無有差別),名信不具足(非是真信)。信不具足故,禁戒不具足(非圓滿戒),禁戒不具足故,多聞亦不具足(所知理論不圓滿)。
何謂信不具(信不圓滿),不了一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法。何謂戒不具(持戒不圓滿)不知戒如虛空(戒之體,如虛空相)何謂聞不具(聞法不圓滿),不知如來常不說法(因有一切心,而說一切法,如無一切心,如來不說法)。
接著舉五戒為例,說明萬法與一心之理的關係。
所謂五戒者,戒從心生,心因戒立(有妄心而有戒,有戒為修心)。若心不起,為四德萬行之基(不起妄心,具足萬行功德)。若心妄生,作六趣三塗之本(若起妄心,則是六道三界之本)。則無善不攝,無惡不收(五戒之理可以包括一切善惡),故台教云,此五戒,亦是大乘法門(一心法門)。
故說,若入一心宗鏡法門,無有一法而非所被,所謂無量法門,無量三昧,一切佛法,皆不離一心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