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大綱筆記~52...(卷四)
宋.永明延壽大師 原作
清.雍 正 摘錄
民國.陳立中 筆記
卷四
【問答章】
問。即心成佛者。為即真心。為即妄心。答。唯即真心。悟心真故。成大覺義。故稱為佛。問。若即真心。有何勝義。若即妄心。成何過咎。答。畢竟空門。理無聯跡。分別之道。事有開遮。妄心者。從能所生。因分別起。發浮根之暫用。成對境之妄知。若離前塵。此心無體。因境起照。境滅照亡。隨念生塵。念空塵謝。若將此影事而為佛身。既為虛妄之因。只成斷滅之果。真心者。湛然寂照。非從境生。含虛任緣。未嘗作意。明明不昧。了了常知。舒之無蹤。卷之無跡。如澄潭瑩野。明鏡懸空。萬像森羅。豁然虛鑒。不出不入。非有非無。斯則千聖冥歸。萬靈交會。信之者。徹大道之原底。體之者。成常住之法身。祖佛同指此心而成於佛。亦名天真佛。法身佛。性佛。如如佛。亦非離妄。妄無體故。亦非即真。真非即故。真妄名盡。即離情消。妙圓覺心。方能顯現。又以本具故。方能開示。故云如來正覺心。與眾生分別心。契同無二。為開示悟入之方便。是以若眾生心與諸佛心各異。如何說開。只為契同。方垂方便。如藏中無寶。徒勞掘鑿。只為有寶。不廢人功。但發信心。終當見性。故云我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虛也。所以云。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裏親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顆圓光色非色。如是的指。何用別求耶。故心丹訣云。茫茫天下虛尋覓。未肯迴頭自相識。信師行到無為鄉。始覺從來枉施力。
記:問,所謂即心成佛者。是即真心。還是即妄心。
答:是即真心。了悟真心即成大覺。佛既是覺。
問:真心有何勝義,妄心有何過咎。
答:妄心者,從能所生(有能有所),因分別起(有分別心方起),若離前六塵,此妄心無體,隨妄念生六塵,妄念空塵謝。以此妄心求佛果,徒勞無功。妄心有生有滅,有去有來。真心者,湛然寂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是一),非從境生,非隨緣而起(不隨境緣而起),未當作意(不起心動意),明明不昧,了了常知(清清楚楚,明明了了),舒之無蹤,卷之無跡(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不出不入,不去不來,本來具足(具足無量功德與莊嚴)。斯則千聖冥歸(此是一切賢聖之所歸)。
信真心者,能徹大道之根原。體悟真心者。能成就法身。十方諸佛,依此成佛,亦名天真佛,法身佛,性佛,如如佛。
又說,妄心不須離,妄本來沒有(不覺本無),真心亦不須即(不存與真心相即之念),存即之心,就非真。沒有即與離之念,妙圓覺心,方能顯現。
又,如來正覺心,與眾生分別心,其理體本來無二。又,以眾生本具故,方說開示(因本來有,而說開,而說示)。
故說,如礦藏中無寶,徒勞掘挖。只為藏中有寶,不廢人功。但發信心,終當見性。
故云,我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虛也(眾生本具佛性,我向你保證,此事是真而非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