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03 07:26:41人間遊子

佛說阿彌陀經講錄~4(如是我聞....)

--道源老法師主講--

 

丙一、標法會時處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這是通序的第一科標法會時處通序亦名證信序通序者通於一切經一切佛經開始都有這段經文證信序者有這段經文證成可信是佛說的經這段經文亦名六種成就,「如是」二字,是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一時」,是時成就。「佛」之一字是主成就。「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處成就下文「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是眾成就

六種成就之由來是釋迦佛四種遺囑之一佛將涅槃時阿難尊者有四種請示第一問佛住世時依佛為住佛滅度後依何而住佛言依四念處住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謂之四念處第二問佛住世時以佛為師佛滅度後以何為師佛言以戒為師第三問一切經首當安何語佛言如是我聞等第四問惡性比丘擾亂時佛住世時佛自調伏佛滅度後以何調伏佛言默擯之因此佛經開始皆有「如是我聞」等六種成就的一段經文。佛說一切法從因緣生,因緣不具足,法生不起來,佛講經說法的法會,就是因緣所生的要有這六種因緣具足法會才能成就缺一則不可

第一信成就者:「佛法大海惟信能入」。若無信心法會何由成就是故六種成就以「信」為首第二聞成就者:「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娑婆世界的眾生以耳根最利是故佛度眾生必須說法若無「能聞」之人法會亦不能成就第三時成就者說法必須有好的時間若天氣大寒大熱或是兵荒馬亂法會亦不能成就第四主成就者此為法會中的重要因緣若無說法的「主」人即使其他五種因緣具足亦不能成就法會第五處成就者若無說法的「處」所法會亦不能成就將在何處說法呢第六眾成就者講經說法為令「眾」聞若無聞法的大眾法會亦不能成就是故以上六種因緣名為六種成就

現在開始講解經文:「如是」二字是信成就有三種解釋第一是指法之詞指著這一部經法叫如是也就是指著這一部阿彌陀經叫如是第二是信順之詞信順者就是信仰順從佛說的法我信仰佛說的法我順從這樣就如是假若不信仰不順從就不如是所以「如是」者為信順之詞第三是顯理之詞就是顯實相妙理。「如是」二字先消文再釋義怎麼叫做「如」不變謂之「如」。怎麼叫做「是」無非謂之「是」。因為一切法皆有生住異滅成住壞空隨時都在變動所以都不是「如」;不變動的沒有生住異滅沒有成住壞空才叫做「如」無非謂之「是」;我們所說的「是」是有一個「非」對待著而如是之「是」若有個「非」對待著並不是絶對的「是」了要沒有「非」才叫絶對的「是」所以無「非」謂之「是」。現在依著這兩個字來顯理,「實相妙理古今不變謂之如」;什麼法才不變呢即是實相妙理古時候如是到今天亦如是古今都不會變動故稱曰「如」。「無非謂之是」,依實相妙理念佛求生淨土決定無非故稱曰「是」「如是」二字蕅益大師解釋得太好了我們念佛是依著心念的能念佛之心就是實相理體依著實相妙理來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所念的阿彌陀佛是實相理體所生之極樂世界亦是實相理體能念之心所念之佛能生之信願行所生之淨土能所一一皆是自心實相所具亦即自心實相所作依著實相妙理求生淨土古今不變決定無非故稱為「如是」。懂得這個顯理之詞我們的信心就堅固不易動搖了否則我們以為念阿彌陀佛是個粗淺之法,實際是甚深玄妙之法因為這是依著實相妙理來念的佛這樣我們的信心就會堅固所以「如是」者亦稱「信成就」。

「我聞」是聞成就我們要想修行用功增長智慧明白佛理必須廣學多「聞」,不明佛理怎麼修行呢?所以「我聞」名為聞成就我是指誰呢我是指阿難尊者阿難尊者在諸大弟子中是多聞第一而且得到總持法門凡是佛說的法他統統記得一句也不會忘記所以佛涅槃後他將佛四十九年所說之法全部背出來把所背誦之法集錄出來即是現在流通的經典這是阿難尊者他親從佛聞的再把「如是」合起來講,「如是」若以淺的來講是指法之詞,「如是我聞」,就是指著如是這一部阿彌陀經是我阿難親從佛聞的故為「如是我聞」。講解佛經可以講深可以講淺但是不可講錯講錯了就瞎眾生的智慧眼前面依實相妙理來講講得很深假如講不出這麼深不要緊就以最淺的指法之詞來講絶對不會錯誤的

釋疑)問世尊成道之日為阿難出生之日阿難二十歲才出家世尊說法已經說了二十年結集經藏時阿難如何能誦出世尊四十九年所說之法呢

解釋這個疑惑須要知道阿難出家的因緣世尊度阿難出家時阿難說我很願意出家但世尊說法已經說了二十年我都沒有聽到因此我不願意出家世尊說只要你肯出家我可以把過去二十年所說之法為你再說一遍這樣阿難才答應出家所以阿難尊者才能誦出世尊四十九年所說之法

「一時」者為時成就講經要有講經的時間但是佛經上記載的都是一時沒有說某年某月某日這也是當時結集經藏的人有大智慧若是記載上某年某月某日反而不好懂因為各個國家的歷史不同佛在印度說法走遍了五印度一時到這個國家說法一時到那個國家說法在時間上無論那一國都不好定再者佛法將來流通到全世界各國的年日也不一樣尤其佛說法一時天上一時人間時間更不一樣如華嚴經七處九會才說完人間說了三處五會天上說了四處四會這樣天上的時間與人間的時間怎麼記載到底是某年某月某日呢不能記載的所以只記載個一時」。這個「一時」澫益大師解釋得好怎麼稱為一時呢?「師資道合,說聽究竟」就稱為一時。「師資道合」師是老師資是弟子老師跟弟子之道相合老師願意講佛法弟子願意聽佛法師資之道就相合了。「說聽究竟」者老師把佛法說究竟圓滿了弟子聽佛法也聽究竟圓滿了一時圓滿故稱為「一時」。

「佛」者乃梵語「佛陀」之略稱為主成就一個法會必須有說法的主人像我們現在開一個講經法會必須有一位講經的法師沒有一位講經的法師講經的法會如何成就呢佛住世時就是講經的法師所以他是說法的主人故稱為主成就梵語「佛陀」略稱為「佛」,華言覺者;「覺」是覺悟,「者」是指人之詞覺者是覺悟的人一個大覺大悟的人就稱為佛陀那為什麼不直接翻譯成覺者而保留了原來的梵音呢因為「含多義」不翻這在中國翻經的法會有五種不翻的規定五種不翻者第一秘密故不翻如陀羅尼者第二含多義故不翻如薄伽梵之語具有六義者第三此方所無故不翻如閻浮澍者第四順古故不翻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第五生善故不翻如般若者所謂般若二字聞之者生信念如譯為智慧則生輕淺之意故不翻含多義不翻乃五種不翻之一即是一個梵語的的名相含的意義很多而在中國找不到很適當的名詞所以就不翻佛陀如果簡單的翻成覺者還不夠佛陀的意思因為要具足三覺才能稱為佛陀三覺者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先講自覺自己覺悟了稱為自覺覺悟了什麼呢覺悟了「真心本有妄心本空」。凡夫的心是個虛妄不實的心本來是空空洞洞沒有一個心我們執著出來有個心妄心本來是空的這妄心沒有本體妄心的本體就是真心真心是本來就具有的用一個比喩來說真心如水妄心如波波沒有本體波的本體就是水在華嚴經上說世尊成道時三嘆奇哉看見「一切眾生悉皆具足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眾生就因為把妄想都當成真實的而起了執著所以把如來智慧德相統統蓋覆住了因此眾生與諸佛不同就是眾生多了一個妄想執著只要把妄想觀空不起執著立地就成佛因為真心本來就具有的妄想心本來是空的世尊自覺就是覺悟這個道理自己覺悟了以後就看見眾生是可憐愍者你們本來是佛為什麼要當個苦惱的眾生呢所以就要說法度眾生稱此為「覺他」,這自覺而又覺他就是以先覺覺後覺第三種覺是「覺行圓滿」;行即是功行自覺的功行覺他的功行都圓滿稱為「覺行圓滿」。三覺圓滿就是超九界以獨尊的德號六道的凡夫皆迷而不覺佛能自覺就超過了六道凡夫也就是超過了六凡法界二乘聖人自己覺悟了但是不肯「覺他」,即不發菩提心不行菩薩道佛不但自覺而能覺他又超過了聲聞緣覺二乘法界而菩薩呢他既能自覺也能覺他但他的覺行不圓滿佛的覺行圓滿超過了菩薩法界這樣就超過了六凡法界超過了三乘聖人的法界超九界以獨尊故稱為佛陀譯為覺者

〈釋疑〉問世尊自己成佛可謂自覺的功行已竟圓滿但現在還有無量的眾生尚未得度何能謂之覺他功行已竟圓滿呢

凡是善根成熟的眾生應當見佛得度者皆已度盡故謂之覺他之功行亦已圓滿

「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此為處成就梵語「舍衛」,華言聞物乃印度之大國國王名波斯匿因為該國名聞全印度而又物產豐富故名「聞物」。在該國都城之郊外約六里遠的地方有一祇樹給孤獨園。「祇」是祇陀之略譯華言戰勝乃波斯匿王之太子太子出生時適逢與鄰國交兵戰勝為紀念其戰功故為太子取名祇陀。「給孤獨」之梵語為須達多乃一位長者之名幼而無父曰「孤」,老而無子曰「獨」。這位長者不但大富大貴而又是大慈善家常常周給孤獨之苦人故尊稱為給孤獨長者此處道場乃祇陀之樹給孤獨之園故名「祇樹給孤獨園」。現在詳細講講此座道場之因緣由來

須達多長者為兒娶婦去了鄰國王舍城「珊檀那」長者家中珊檀那半夜起來打掃舍宅準備菜飯須達多聽見了就起床問珊檀那全家忙碌是為了請國王或是為了嫁女兒之事呢珊檀那說是為了請佛來應供須達多善根深厚聽到了一個佛字身毛皆豎即問:「何以名佛」珊檀那廣說佛的功德須達多又問:「佛現今在何處我很想見佛」。珊檀那答說:「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須達多求珊檀那同往見佛見佛後佛為他應機說法須達多即獲得須陀洹果梵語「須陀洹」,華言入流乃聲聞四聖果的初果已超出凡夫而入於聖人之流須達多當即求佛往舍衛國說法佛即受請並告他說必須籌建一座大道場因為我的弟子很多要有大的講堂大的宿舍的花園才能容納須達多回國後想找一個理想的好地方結果找到祇陀太子的花園地方很大環境清幽實在太好了於是他向祇陀太子要求買下這個花園祇陀太子聽了笑笑說:「我是一國的太子怎麼能賣花園呢?」給孤獨長者說:「您一定要賣給我因為我要請佛來說法。」祇陀太子的善根沒有給孤獨長者的深厚雖然聽見了佛字但沒有反應而他卻說了一句戲言:「如果你一定要買我的花園必須用黃金把我花園的地面全部舖滿了我就賣給你」給孤獨長者說:「我請佛說法甚為重要黃金算什麼呢?」給孤獨長者是個大財主家裏黃金很多於是用象把金庫裏的黃金送往祇陀太子的花園把花園裏的地面都舖滿了黃金看管花園的人把此事報告太子太子聽了很驚訝說:「有這回事嗎他真的連黃金也不要嗎?」於是到花園一看真的是拿黃金舖地太子對長者說:「我是一國的太子怎麼可以賣花園給你呢我只是跟你開玩笑!」給孤獨長者說:「你既然是一國的太子怎能跟我開玩笑呢是你說黃金舖滿了地面就賣給我怎麼又說不賣呢?」這一說把祇陀太子的善根發動了心想此人這麼多的黃金都捨得這位佛一定是了不起的人於是就說:「我是太子不能賣花園的你一定要我就送給你好了!」這位給孤獨長者是位初發心的人對於功德之相還是有所執著認為非買不可祇陀太子說:「空地已舖滿了黃金就算是賣給你了可是樹底下沒舖到黃金仍是我的權利若是把樹拔掉這個花園就不好看了不如這樣吧!樹算我供養花園算你供養的!」給孤獨長者一聽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就答應了給孤獨長者立刻動工把講堂宿舍都建好了就禮請佛及其諸大弟子來並把此段因緣講給佛聽並請佛給此處取個名佛說:「紀念你們兩位大施主樹是祇陀太子的花園是給孤獨長者以黃金舖地買的因為祇陀貴為太子所以把他的名列在前面稱為祇樹給孤獨園。」

「處成就」是重要的我們發菩提要弘法利生要講經說法若沒有講堂怎麼講給人聽呢所以講經的處所非常重要現在所有翻譯過來的經典中大部都是在祇樹給孤獨園裏講的因為佛說法四十九年單在給孤獨園就講了二十五年之久為什麼呢因為它環境清幽設備完善佛講經時常隨眾就有一千二百五十個比丘還有其他的人若是講堂小宿舍小怎麼能容納得下呢由此可知成就一個講堂其功德真是不可思議的

講到這裏把「丙一標法會時處」一科講完

丙二引大眾同聞分三

丁一聲聞眾丁二菩薩眾丁三天人眾

丁一聲聞眾分三(詳見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