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01 01:21:48......

60歲快樂退休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蔣捷《虞美人》聽雨〉。漂泊、浮沈了大半輩子,「鬢已星星也」、告老還鄉的您,就注定該在曲終人散、由絢爛歸於平淡之際,籠罩上這一股濃濃的無奈與惆悵嗎?

伴隨高齡人口快速增加、國人平均退休年齡逐年下降,如何快樂退休、貽養天年,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必修課題,尤其一九五○年代前後、戰後嬰兒潮出生者,目前都已開始陸續面對退休生活該怎麼安排的切身問題。該準備多少錢,才能無後顧之憂的安心退休?退休後怎樣開銷,才能維持符合自己理想的生活品質?

模擬九種退休財富情境

但不巧的是,產業外移嚴重,國人近幾年來薪資水準實際上已呈現負成長,日子入不敷出,從數十萬卡奴最近升級成社會問題,已不言可喻,加以人口出生數銳減,獨自啃噬「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滋味的孤單老人,勢必與日俱增,後半輩子要過得有尊嚴,一定得趁早作退休理財規劃。

因此,本週財富總體檢專題特別針對快樂退休,必定得預作規劃的資產配置,以及所需準備的安全、適切財富規模,就年齡層、退休後希望收入這兩項終究會產生交集的情境,請各家專業財富管理機構分別作沙盤推演,試著將達到各項收入欲求的退休金準備加以量化、人性化;並分別就達成方式模擬出腳本、配置策略。

基於人類壽命的持續延長、準備時間的充裕程度,我們還是將快樂退休年齡設定在六十歲,並以三十、四十、五十歲這三大年齡層,作為個別量身訂作平台;至於退休生活的財富情境模擬,則是以目前大致可反應溫飽無虞、小康水準、相對較高品質三種情境的每月收入三萬元、六萬元、十萬元,作為理想目標。

單月3萬 需準備900萬

就六十歲快樂退休應具備財富規模而言,彙整九家參與情境模擬的財富管理機構推估數據,大致上多是以活到八十幾歲附近,也就是退休後餘命約二十幾年上下,反推出欲求退休後單月收入達三萬元者,最好能準備個約九百萬元;六萬元者須準備約一千六百萬元到一千八百萬元;十萬元層級則是落在二千萬元附近。

從單月六萬元與十萬元兩層級,所需準備財富僅差距數百萬元觀察,似乎突顯出財富達到一定規模後,「人兩腳、錢四腳」,透過更具廣度、彈性的資產配置,創造較理想增值效益的機率,應該有可能更高,連帶也讓退休生活品質跟著水漲船高。



2006.03.17  工商時報 / 蔣國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