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21 02:07:16 Glaxy

[棒球] 王建民第14勝

隨著王建民前兩場出賽的失利,這一場比賽(2007.08.19)他雖然依舊有些不穩,但在隊友的火力支援下,終能取得14勝,繼續在美聯勝投排行榜第二名上盤踞。

綜觀整場比賽數據,先發六局被擊出九支安打,三分自責分中包括職業投手最忌諱出現的投手犯規與暴投,其實賽後 Joe Torre 在接受訪問時即有說到王建民仍然具有他巨投的實力,只是他在賽中太過注意壘上跑者的狀況,導致暴投失分,這些都是他在接下來的比賽中需要要注意的。

目前美聯勝投排行榜居首位是紅襪的 Josh Beckett (15-5) 與 天使的 John Lackey (15-7),王建民則是和 Tim Wakefield, Roy Halladay, C.C. Sabathia, Fausto Carmona 等人共同以14勝緊追在後。隨著今年MLB球季只剩下一個半月的情況來看,王建民的總勝投數應該可以上看15勝以上,但這也端看他能否在球季的後段繼續保持穩定,並且為球隊貢獻勝利。


不過老實說,這場比賽王建民並非投到絕頂,連 NY Daily News 的賽後報導 [註1] 都也只說王建民是「投得足夠好到讓他贏得球季第14勝,順便舒緩外界對於洋基王牌的顧慮」 (...that were just good enough to earn him his 14th win of the season and ease a few concerns over the ace of the Yankees' staff.) 。相較於王建民,今年球季洋基從農場升上來的許多菜鳥球員,反而更把握住機會在這塊棒球的聖殿嶄露頭角,最近最受矚目的,就是Joba Chamberlain

在 NY Daily News 19日的一篇報導中 [註2],撰文記者用感性的筆觸提到這位洋基新人的背後感人故事。 Chamberlain 是美國原住民球員在MLB選秀中以最高指明被挑中的,他本身六呎二吋(188公分),230磅(104公斤),第一次登板在上禮拜的8月7日在多倫多對藍鳥隊,至今出賽五場共七局共送出11次三振,在短短的出賽時間裡,他已經贏得全場洋基球迷的注目。每當球賽膠著,球迷就會開始鼓譟,並且呼著他的名字 Joba,期盼他登板。

Chamberlain 最令人驚豔的是他剛猛的速球,只要上場,他幾乎都是直球對決,而且都是超越95英里的快速直球,再搭配他90英里上下的銳利滑球,也難怪他到目前不只防禦率維持在完美的零,三振率也是居高不下。

在 Chamberlain 背後的故事是一個窮困身障的父親費心撫養兩名子女長大的歷史,這部份我覺得有一位中時副總編在翻譯、重述這個故事寫得非常好,所以我不多提,並把它留在這裡 [註3] 讓有興趣的人一起對照參考。

我想說的是,在追逐一路向上的旅程裡,人生並非一帆風順的,這裡面有的是許多眼淚與壓力所堆疊起的榮耀,人們往往看見當下的風光,但對於背後的辛酸卻不盡然都能知道或理解。今天也許因為王建民的關係讓我們都與洋基隊,乃至於隊中幾位表現出色的新人有著更深的認識,但放眼大聯盟,其實在每一個隊伍裡都多少有這樣動人的故事。


好萊塢很喜歡這樣的題材:一個小鎮裡的某位主角,他可能是高中老師、失意的大學棒球選手、或是卡車司機,因為對於棒球的熱愛以及天分始終沒有被埋沒的情況下,在因緣際會裡終於可以闖進聖堂大門、嶄露頭角,而我相信,類似像 Chamberlain 這樣的故事還是會有出現的一天,他的故事很勵志,很值得每個人都讀一讀,然後思考那些出現在自己生命中的正向意義。

我最喜歡那篇報導的一句話是,當 Joba 老爸跟記者說,他現在最想做的是,就是親自到洋基球場看他兒子投球,並且好好摸一下兒子身上穿的那件條紋球衣,看到這裡實在讓人動容。

好吧,我就先寫到這裡,最後要提的是,其實今天打開美國電視報導體育新聞的部分,最多談到的反而是雙城隊的 Johan Santana 在對德州遊騎兵隊,主投八局投出17次三振,打破了雙城隊隊史的單場15次三振記錄,在這一天之前,單場15次三振也只出現過五次,最近的一次是在1988年。Santana的實力與身價無須質疑,而他可以這麼瘋狂地主宰球場也實在難見。

註:
1. Roger Rubin, NY Daily News, Aug 20. 2007, "Wang does just enough to leave Tigers stranded"
2. Anthony MCcArron, NY Daily News, Aug 19, 2007, "The Tale of Joba"
3. 黃哲斌部落格「新聞頭皮屑 世界枕頭痕」, Aug 19, 2007, 「賈霸‧張伯倫 王建民新隊友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