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22 04:21:25sa*
一個台灣人走訪北京有感1
在死黨的個版看到這篇有趣的文章--【一個北京人走訪台灣有感】。
(http://www.taiwanus.net/forum/read.php?id=5106 )
如果是其他省份的人,也許我不會有太特殊的情感想要閱讀這篇文章,除了自己年
節後曾到北京的原因,我更想知道一個身在大陸首都的朋友,來到台灣的首都參
訪,會有怎麼樣的思維。
觀後,對於這名來歷背景我並不清楚的朋友,還是有一些淺薄的個人想法,相對於
他來台北的參訪心得,我也想寫些參訪北京的感想:
1、【辦理證件費盡周折】:關於辦理入台證很麻煩的這件事情,多少是跟政治有關
聯,自己唸的是相關科系,對於兩個國家間的往來通行所需的簽證手續,有些微的
了解。筆者寫的沒錯,通常對於「外國人」就會在護照上蓋章,出入之於祖國是另
外一個國家的地方時,護照上就會印上章籤,另外敵對的國家互相就不承認彼此。
之於中共發放證件給內地人的方式,以及台灣當局對於台灣居民出入大陸的方式就
不大一樣,筆者認為從證件中可以看出「一個中國」的內涵,但在我的護照本上,
確切的蓋上ROC的出入境章,也就是說,對於台灣的居民而言,進出內地是同等
於出國;至於台胞證上,又是寫著「台灣居民」,在過海關的時候,安檢人員也不
會要求我們出示護照,等同本國人士辦理。由於大陸在台灣並沒有辦事機構,因此
申請「台胞證」及辦理入境簽註,大多係透過台灣地區旅行社向大陸派駐香港或澳
門的「中國旅行社」申辦。總之,在出入海關的這些細微舉動,在在看出兩岸對於
「一個中國」有不一樣的詮釋。不過,就以在台身為一個大學生的我而言,要進出
內地似乎並不是一件難事,簽證的發放十分快速方便。
2、【臺灣很中國】: 作者說到了臺灣的第一印象是親切,換句話說就是感覺臺灣
非常中國。但是,去到北京,給我的感覺跟台北卻是很不相同,當然,這個同中存
異的「祖國」,有其優點也有其缺點。
北京人跟大多數台灣人一樣,都說國語(內地稱之為普通話),少去許多繁雜筆劃
的簡體字其實認起來並不是很困難,但是要加上一些想像;捲舌的北京腔乍聽下雖
嫌得太過剛硬,但也沒有任何語言障礙。不同於去到歐美國家,滿街的漢字讓我感
到親切,雖然身處從未到過的異地,可是我一個人很自在的獨自漫步在這個都市,
也不覺得恐慌(就語言文字上,治安嘛,有待觀察)。
飲食方面,不知道是不是南北的差異,北方菜又油又鹹又辣,口味重得有點令人害
怕,吃飯若沒用白米吸點油,或用熱湯熱茶過個水,腸胃不好的我當晚肯定是拉肚
子。不知道是文化交流團,為了迎合我們這群台灣學子,所以這幾天在文華大廈
裡,或是外邊安排的餐館,吃的東西其實跟在台灣沒什麼很大的不同,這也讓喜愛
嘗鮮的我有些失望;不過倒是在行程之餘,自己跟團裡的三五好友私自嚐了很多北
方的美食,比如說:道地的餃子,麵食,新疆麻花,烤肉跟麵餅,肉夾膜等等,大
致上來說,台灣的飲食比較精緻,也比較注重色香味,相較之下,內地的飲食就比
較粗糙,不過便宜的讓人津津樂道就是了。
在那位北京來的朋友文裡提到:臺灣人的待客之道也非常的中國。我們去到北京,
主辦單位把我們的吃住行安排得妥妥帖帖,讓我們覺得這一趟實在是物超所值,這
是值得稱許的一面。但是,我就不覺得大陸人有台灣人的友善。在台灣,對於外地
來的客人,不管是黑人白人,原住民或「阿六仔」,我想大多數的台灣人都會展現
熱情好客的一面;但是在大陸,處處都要提防這個陌生人對你的好,是不是有意要
拐騙你的金錢,不管是買東西也好,撘出租車也好,這樣子時時提心吊膽的心情,
是在內地旅遊的一大缺點。
在一些比較意識形態方面的某些做法,北京朋友說臺灣也有一些與大陸非常相似的
做法,最明顯的是對領袖的個人崇拜,我不同意他這樣的解釋,是現在台灣多數人
的心態。沒錯,在臺北有座為紀念蔣介石而建的中正紀念堂,是每每外國人士來到
台北必定去參觀的一個地方,但對於現在的台灣人來說,中正紀念堂的意義可能並
不是緬懷蔣中正總統,而是一個休閒的去處罷了,極少人聯想起中正紀念堂會牽扯
上政治,當然不可否認的是,蔣確切曾為一國之首,並再光復後推動許多實質上的
民生建設。北京朋友很主觀的描述他在那裡得到的想法,他覺得老蔣的專制統治而
台灣人民仍然崇敬他,是件可笑的事情;不得不想講,在北京或哈爾濱的那十天,
除了瀏覽古蹟,拜訪名校,我們也去了很多跟政治及過去殘破中國的歷史,牽扯上
關係的一些景點,例如相對於中正紀念堂的北京天安門毛主席紀念堂,抗日紀念
館,731紀念館等等。我只能說,「歷史總變成是被人隨意打扮的小姑娘」,裏
面的種種溢美之詞,有些是誇大到覺得可笑,有些則是在我奠定二十年的思維裡造
成了另一種看法與深大的衝擊。歷史教科書上似乎把共黨描述的一無是處,但就近
年來累積的知識與這次實際走訪大陸,很多事情其實都跟固有的觀念是完全的不
同。隨著年齡的增長及見聞的博多,當然曉得許多所謂的「史實」只是因為描述者
的角度跟切入觀點不一,而造就很大的評論差異,這位北京的朋友似乎沒有認清這
一點,而是一昧針砭否認,所有與黨教予他的理論相對的那些。能說是那位朋友太
過於激進,而未具有足夠的理性思維來看待這些事物嗎?若要照他的說法,那我大
可以大方的批判內地之於文革的說詞,之於共產黨獨裁等等事情而完全跳脫理性的
平衡,但,我很清晰的明瞭,現在開始飛快進步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絕對是無
庸置疑的令人敬畏,但是之於很多細節,許多道不完的密案,中共又將其隱藏到哪
兒去?
再者,這位北京朋友說國父紀念館之於中正紀念館來的微不足道,若真是如是說,
怎麼我去大陸也只有參訪到天安門的毛澤東主席紀念館,卻不知道咱們國父孫中安
先生的紀念館在北京的哪呢!?難道大陸人民就不把中華民族英雄孫中山先生當作
是開國元老?抑或,毛主席與周恩來等人,早在他們心中烙印下不可抹滅的英雄主
義?!
3、【文明禮貌的臺灣人】: 謝謝那位北京朋友對台灣人的評語如是高,當然也許
他所見的剛好是美好的那一面,並非我要吐槽台灣人的品德,但就我所見所聞,目
前台灣居民與大陸居民的生活衛生習慣,教育文化水準等,平均值應該是比較高
的。走在北京街頭,時常可以看到「不可隨處大小便,不可隨處吐痰,不可隨意丟
擲垃圾..」等等警示標語,為了迎合2008北京奧運的到來,許多修改北京居
民壞習慣的規令也隨之頒布以及實行,街上有許多拿著旗子,掛著臂章的人隨時糾
正撘公交車插隊的人,或隨地吐痰的人。講到吐痰這件事,也許全世界各角落的人
都會做,但,我倒是第一次看到有人在街上吐痰吐得如此自然,彷彿是件理所當然
的事。
剛也有說過,相較台灣人的熱情,北京人就來得比較冷漠,不知道是因為北京是座
都市的原因還是所有內地人都是如此,台北人雖然也會對於週遭事物漠不關心,不
過大多還是會在別人提出請求需要幫忙時,遞上一只溫暖的手;在北京,有時就算
主動請求他人幫助,時常會換來一對懷疑及冷漠的雙眼,不過我認為那是跟當地的
治安及政治有關,在人人自危的時代,造就大多數人的性格存在懷疑吧!
北京人的打扮也很稀鬆平常,感覺比台北落伍,但是我喜愛素淨著臉蛋的人群。而
那位北京朋友沒有在西門町遇到穿著特異的年輕人,應該是拜訪的時間點不是在週
末假日或傍晚吧!下課後的年輕學子,換下制服可是個個花枝招展,當然,我並不
是引以為傲,而是從穿著打扮中,可以明顯看出兩地的經濟、文化、價值觀等等不
同之處。
手機的普遍也是台灣人的特點(並不認為那是一種驕傲,那或許只是因應科技潮流
發展必定走向之路,但有時實在討厭自身所有行為,遭受那只冰冷電子儀器的操控
及監視,尤其是現在漸漸邁入3G手機的時代),早在4年前,台灣人手機持有率
早就已經突破百分之百,但是關於行動電話的禮儀實在也是需要再普及化。不過很
久沒到香港旅遊,所以並沒辦法比較香港台灣居民使用手機的禮儀有何不同。但就
我在內地觀看,北京人很多生活禮儀都有待改善,例如買票搭車排隊、隨處吐痰、
行走電扶梯靠右、禮讓座位等等,台灣人並未做到完善可嘉,但實際上還是比內地
人的表現好上許多。
4、【臺灣故宮博物院】:初次去北京,一定會去參訪瀏覽的有故宮及長城。走過四
線道的大馬路,迎面而來的是寬闊而無限延伸的護城河,結冰的河水更顯肅然,高
大的城牆及雄偉的城門,瞬間覺得台北故宮實在沒什麼了不得的,但是,進去之
後,才發現一樣可悲的是,就算是最宏偉的故宮,中共也沒有很完善的保存。幾十
年前的文革,應該讓中共當局早就意識到中華文化的珍貴以及不可任意摧損這件事
實,但是在參訪大陸的這十天,每每去看一些歷史文物遺跡,每每都要為這些事物
擔憂。過去的事情如果不值得懷念,那全世界的人並不會汲汲營營於保護這些文
物,中國悠久的五千年歷史,遺留許多古蹟文物,而在這些事物中,我們可以去探
討研究先祖遺留的藝術與智慧。在大陸的十天,頤和園、北大、故宮、八達嶺長
城、盧溝橋、鼓樓等等,瀏覽了很多歷史古蹟,除了感動之外,一個很大的共通點
就是:令人擔憂的保存方式。刻滿字的長城磚瓦;佈滿灰塵、未經妥善維護的故宮
城殿;破損的盧溝橋;損毀的雕像,被刨去表層金屬的鍍金大鼎等等。
那位北京朋友看到的是另外一面有關政治的;我看到的,是實質上當局對於珍貴文
物的不夠重視。
(續)
(http://www.taiwanus.net/forum/read.php?id=5106 )
如果是其他省份的人,也許我不會有太特殊的情感想要閱讀這篇文章,除了自己年
節後曾到北京的原因,我更想知道一個身在大陸首都的朋友,來到台灣的首都參
訪,會有怎麼樣的思維。
觀後,對於這名來歷背景我並不清楚的朋友,還是有一些淺薄的個人想法,相對於
他來台北的參訪心得,我也想寫些參訪北京的感想:
1、【辦理證件費盡周折】:關於辦理入台證很麻煩的這件事情,多少是跟政治有關
聯,自己唸的是相關科系,對於兩個國家間的往來通行所需的簽證手續,有些微的
了解。筆者寫的沒錯,通常對於「外國人」就會在護照上蓋章,出入之於祖國是另
外一個國家的地方時,護照上就會印上章籤,另外敵對的國家互相就不承認彼此。
之於中共發放證件給內地人的方式,以及台灣當局對於台灣居民出入大陸的方式就
不大一樣,筆者認為從證件中可以看出「一個中國」的內涵,但在我的護照本上,
確切的蓋上ROC的出入境章,也就是說,對於台灣的居民而言,進出內地是同等
於出國;至於台胞證上,又是寫著「台灣居民」,在過海關的時候,安檢人員也不
會要求我們出示護照,等同本國人士辦理。由於大陸在台灣並沒有辦事機構,因此
申請「台胞證」及辦理入境簽註,大多係透過台灣地區旅行社向大陸派駐香港或澳
門的「中國旅行社」申辦。總之,在出入海關的這些細微舉動,在在看出兩岸對於
「一個中國」有不一樣的詮釋。不過,就以在台身為一個大學生的我而言,要進出
內地似乎並不是一件難事,簽證的發放十分快速方便。
2、【臺灣很中國】: 作者說到了臺灣的第一印象是親切,換句話說就是感覺臺灣
非常中國。但是,去到北京,給我的感覺跟台北卻是很不相同,當然,這個同中存
異的「祖國」,有其優點也有其缺點。
北京人跟大多數台灣人一樣,都說國語(內地稱之為普通話),少去許多繁雜筆劃
的簡體字其實認起來並不是很困難,但是要加上一些想像;捲舌的北京腔乍聽下雖
嫌得太過剛硬,但也沒有任何語言障礙。不同於去到歐美國家,滿街的漢字讓我感
到親切,雖然身處從未到過的異地,可是我一個人很自在的獨自漫步在這個都市,
也不覺得恐慌(就語言文字上,治安嘛,有待觀察)。
飲食方面,不知道是不是南北的差異,北方菜又油又鹹又辣,口味重得有點令人害
怕,吃飯若沒用白米吸點油,或用熱湯熱茶過個水,腸胃不好的我當晚肯定是拉肚
子。不知道是文化交流團,為了迎合我們這群台灣學子,所以這幾天在文華大廈
裡,或是外邊安排的餐館,吃的東西其實跟在台灣沒什麼很大的不同,這也讓喜愛
嘗鮮的我有些失望;不過倒是在行程之餘,自己跟團裡的三五好友私自嚐了很多北
方的美食,比如說:道地的餃子,麵食,新疆麻花,烤肉跟麵餅,肉夾膜等等,大
致上來說,台灣的飲食比較精緻,也比較注重色香味,相較之下,內地的飲食就比
較粗糙,不過便宜的讓人津津樂道就是了。
在那位北京來的朋友文裡提到:臺灣人的待客之道也非常的中國。我們去到北京,
主辦單位把我們的吃住行安排得妥妥帖帖,讓我們覺得這一趟實在是物超所值,這
是值得稱許的一面。但是,我就不覺得大陸人有台灣人的友善。在台灣,對於外地
來的客人,不管是黑人白人,原住民或「阿六仔」,我想大多數的台灣人都會展現
熱情好客的一面;但是在大陸,處處都要提防這個陌生人對你的好,是不是有意要
拐騙你的金錢,不管是買東西也好,撘出租車也好,這樣子時時提心吊膽的心情,
是在內地旅遊的一大缺點。
在一些比較意識形態方面的某些做法,北京朋友說臺灣也有一些與大陸非常相似的
做法,最明顯的是對領袖的個人崇拜,我不同意他這樣的解釋,是現在台灣多數人
的心態。沒錯,在臺北有座為紀念蔣介石而建的中正紀念堂,是每每外國人士來到
台北必定去參觀的一個地方,但對於現在的台灣人來說,中正紀念堂的意義可能並
不是緬懷蔣中正總統,而是一個休閒的去處罷了,極少人聯想起中正紀念堂會牽扯
上政治,當然不可否認的是,蔣確切曾為一國之首,並再光復後推動許多實質上的
民生建設。北京朋友很主觀的描述他在那裡得到的想法,他覺得老蔣的專制統治而
台灣人民仍然崇敬他,是件可笑的事情;不得不想講,在北京或哈爾濱的那十天,
除了瀏覽古蹟,拜訪名校,我們也去了很多跟政治及過去殘破中國的歷史,牽扯上
關係的一些景點,例如相對於中正紀念堂的北京天安門毛主席紀念堂,抗日紀念
館,731紀念館等等。我只能說,「歷史總變成是被人隨意打扮的小姑娘」,裏
面的種種溢美之詞,有些是誇大到覺得可笑,有些則是在我奠定二十年的思維裡造
成了另一種看法與深大的衝擊。歷史教科書上似乎把共黨描述的一無是處,但就近
年來累積的知識與這次實際走訪大陸,很多事情其實都跟固有的觀念是完全的不
同。隨著年齡的增長及見聞的博多,當然曉得許多所謂的「史實」只是因為描述者
的角度跟切入觀點不一,而造就很大的評論差異,這位北京的朋友似乎沒有認清這
一點,而是一昧針砭否認,所有與黨教予他的理論相對的那些。能說是那位朋友太
過於激進,而未具有足夠的理性思維來看待這些事物嗎?若要照他的說法,那我大
可以大方的批判內地之於文革的說詞,之於共產黨獨裁等等事情而完全跳脫理性的
平衡,但,我很清晰的明瞭,現在開始飛快進步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絕對是無
庸置疑的令人敬畏,但是之於很多細節,許多道不完的密案,中共又將其隱藏到哪
兒去?
再者,這位北京朋友說國父紀念館之於中正紀念館來的微不足道,若真是如是說,
怎麼我去大陸也只有參訪到天安門的毛澤東主席紀念館,卻不知道咱們國父孫中安
先生的紀念館在北京的哪呢!?難道大陸人民就不把中華民族英雄孫中山先生當作
是開國元老?抑或,毛主席與周恩來等人,早在他們心中烙印下不可抹滅的英雄主
義?!
3、【文明禮貌的臺灣人】: 謝謝那位北京朋友對台灣人的評語如是高,當然也許
他所見的剛好是美好的那一面,並非我要吐槽台灣人的品德,但就我所見所聞,目
前台灣居民與大陸居民的生活衛生習慣,教育文化水準等,平均值應該是比較高
的。走在北京街頭,時常可以看到「不可隨處大小便,不可隨處吐痰,不可隨意丟
擲垃圾..」等等警示標語,為了迎合2008北京奧運的到來,許多修改北京居
民壞習慣的規令也隨之頒布以及實行,街上有許多拿著旗子,掛著臂章的人隨時糾
正撘公交車插隊的人,或隨地吐痰的人。講到吐痰這件事,也許全世界各角落的人
都會做,但,我倒是第一次看到有人在街上吐痰吐得如此自然,彷彿是件理所當然
的事。
剛也有說過,相較台灣人的熱情,北京人就來得比較冷漠,不知道是因為北京是座
都市的原因還是所有內地人都是如此,台北人雖然也會對於週遭事物漠不關心,不
過大多還是會在別人提出請求需要幫忙時,遞上一只溫暖的手;在北京,有時就算
主動請求他人幫助,時常會換來一對懷疑及冷漠的雙眼,不過我認為那是跟當地的
治安及政治有關,在人人自危的時代,造就大多數人的性格存在懷疑吧!
北京人的打扮也很稀鬆平常,感覺比台北落伍,但是我喜愛素淨著臉蛋的人群。而
那位北京朋友沒有在西門町遇到穿著特異的年輕人,應該是拜訪的時間點不是在週
末假日或傍晚吧!下課後的年輕學子,換下制服可是個個花枝招展,當然,我並不
是引以為傲,而是從穿著打扮中,可以明顯看出兩地的經濟、文化、價值觀等等不
同之處。
手機的普遍也是台灣人的特點(並不認為那是一種驕傲,那或許只是因應科技潮流
發展必定走向之路,但有時實在討厭自身所有行為,遭受那只冰冷電子儀器的操控
及監視,尤其是現在漸漸邁入3G手機的時代),早在4年前,台灣人手機持有率
早就已經突破百分之百,但是關於行動電話的禮儀實在也是需要再普及化。不過很
久沒到香港旅遊,所以並沒辦法比較香港台灣居民使用手機的禮儀有何不同。但就
我在內地觀看,北京人很多生活禮儀都有待改善,例如買票搭車排隊、隨處吐痰、
行走電扶梯靠右、禮讓座位等等,台灣人並未做到完善可嘉,但實際上還是比內地
人的表現好上許多。
4、【臺灣故宮博物院】:初次去北京,一定會去參訪瀏覽的有故宮及長城。走過四
線道的大馬路,迎面而來的是寬闊而無限延伸的護城河,結冰的河水更顯肅然,高
大的城牆及雄偉的城門,瞬間覺得台北故宮實在沒什麼了不得的,但是,進去之
後,才發現一樣可悲的是,就算是最宏偉的故宮,中共也沒有很完善的保存。幾十
年前的文革,應該讓中共當局早就意識到中華文化的珍貴以及不可任意摧損這件事
實,但是在參訪大陸的這十天,每每去看一些歷史文物遺跡,每每都要為這些事物
擔憂。過去的事情如果不值得懷念,那全世界的人並不會汲汲營營於保護這些文
物,中國悠久的五千年歷史,遺留許多古蹟文物,而在這些事物中,我們可以去探
討研究先祖遺留的藝術與智慧。在大陸的十天,頤和園、北大、故宮、八達嶺長
城、盧溝橋、鼓樓等等,瀏覽了很多歷史古蹟,除了感動之外,一個很大的共通點
就是:令人擔憂的保存方式。刻滿字的長城磚瓦;佈滿灰塵、未經妥善維護的故宮
城殿;破損的盧溝橋;損毀的雕像,被刨去表層金屬的鍍金大鼎等等。
那位北京朋友看到的是另外一面有關政治的;我看到的,是實質上當局對於珍貴文
物的不夠重視。
(續)
名
2010-05-10 08:08:47
真正的北京人都在车里面,第二,台湾人内心都比较狭隘,缺乏虚心的态度,只要一说到台湾的缺点,几乎所有台湾人都会以不同方式反击一下,这样怎么进步呢?
你有沒有看到文章內批評台灣的部分呢? 就事論事,不針對國家政治, 大陸的繁榮眾所皆知,言論人身自由的束縛也是遠近知曉, 要比比不完, 最後, 我要說的, 人皆自愛而人愛之, 自己的國家自己愛 不幫自己人說話乾脆想辦法移民就好了 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