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30 03:56:40陳志平

持戒要懂開遮持犯

問:這一位同修問,在家居士受持三皈五戒後,對“開遮持犯”有何解釋?

答:這個一定要懂,“開遮持犯”不懂的話,要問、要讀經。如果不懂“開遮持犯”,這個戒你就沒辦法持,我們講持戒守戒,你就沒法子持,所以受戒裡頭最重要的是要懂得“開遮持犯”。

問:第二、受不妄語戒,在不得已時打方便妄語,是否犯戒?譬如這次來新加坡拜師參學,不敢和家人直說,怕受阻礙,只好講去旅游。

答:你本來是旅游,你沒有打妄語,旅游順便來聽經,這是可以的,這種妄語不害人。佛禁止妄語,這個妄語是害人,對別人有害,欺騙別人,使別人受到傷害,受到損害,這個有罪過。如果你這個妄語讓別人得好處,得利益,這個妄語是有功德的,沒有損害,不是罪,那是功德。所以這裡頭就有“開遮持犯”,這個叫開緣,不叫破戒,不叫犯戒。

問:這位同修問,受不殺生戒,還要給家屬做葷腥,是否犯戒?

答:給你家裡面做葷腥、做葷菜,只要不殺活的就不算破戒。為家裡人做這些葷菜有開緣,“開遮持犯”裡頭有開緣,“持犯”裡頭有開緣。決定避免殺生,佛講你去買這些肉叫三淨肉,你沒有看到殺、沒有聽到殺的聲音、不是為我殺,這在《戒經》裡都說得很清楚。買這種肉供養你家裡面的人,慢慢的讓他知道素食的好處。

我們這次到“古晉”,住在李金友居士的山莊,他這個山莊的范圍很大,要用中國的畝來算是三萬畝,山莊裡面的公路就有十六公裡,很大的一個山莊。他裡面員工有三百多人,完全吃素。這三百多個員工,都是附近十幾個村莊裡面招來的,他那時的山是原始森林,中國人常講:“靠山就吃山,靠水就吃水。”所以這些人都是打獵的獵人,他現在把他們的獵具收買來了,讓他們在山莊裡面工作,給他很好的待遇,他可以養家,所以那個地方現在的人不殺生了。最初吃素他們很難接受,吃了半年之後,他們漸漸成習慣了,現在非常歡喜。為什麼?看看都年輕了,臉上皺紋都沒有了,吃素的好處有這麼多,這才發現。在家庭度你家人就要用這個方法,你不要勸他不吃肉,你吃素的時候,過個一年兩年,他看你的健康比他好,看你的容色比他好,看你的皺紋都沒有了,他就會來學吃素,你就能度你一家人。所以李居士我覺得他很了不起,他度了十幾個村莊,而且勸人不殺生,這是很好的榜樣。

(以上出自老法師《學佛問答》21-90-03)

問:“嚴格的守戒是不是執著?”

答:凡是嚴格守戒的人都不會執著,只有不懂得戒律的人會執著。每一條戒你都要了解,佛為什麼制這條戒?制戒的因緣是什麼?制戒的用意何在?你都了解之後,你才曉得這一條戒應該怎樣修學、怎樣去持戒。持戒戒行裡面一定有開遮持犯,所以每一條戒都是活潑的,條條戒都有開緣,開戒不是犯戒。戒當開的時候不開,你也錯了;沒有開緣,你隨便開那叫破戒。這裡面要找通達戒律的人給你細講才行,你才懂得每條戒怎麼樣守法。

我們不懂得的,看到人有的時候不如法,覺得奇怪。像我最初剛剛學佛還沒有出家,作居士的時候,我出家之前作居士七年,也常常到寺廟裡面聽法師們講經。當年在台北我最常去的,善導寺跟華嚴蓮社。善導寺那個時候是演培法師在講經、印順法師講經,我常聽;華嚴蓮社南亭法師講經。南亭的師父那個時候還在,智光老法師,那個時候智光法師七十多歲。我們跟寺院很熟,常常我們下了班,今天晚上有聽經,下班就到道場去,晚上在道場吃飯。有的時候道場裡面有工作,我們去作義工,幫助他做寺廟裡面一些工作,中午在那邊吃飯。我那個時候吃飯就感覺得很迷惑,智光老和尚對待我們很親切,把我們當小朋友看待,那時候我們才二十幾歲,他老人家七十多歲了,我們常常陪他吃飯。他每一餐吃飯都有一杯酒,我們就奇怪了:五戒裡面都不飲酒,老和尚每一餐他都喝一杯酒。我們也不敢問,始終這個問題就想不通。

以後到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學講經,我就把這個問題提出來,我說我親眼看到的而且常常在一起。李老師說:“這是開戒不是破戒,年歲老的人身體弱,血液循環慢,酒能夠幫助他血液循環,這是藥用,這是開戒不是破戒。”我們才恍然大悟,他不是破戒,他是開戒。所以有病的時候需要用酒,特別是中藥裡面用酒做藥引,用酒去和藥都可以用,都是開緣。所以酒這一條的開緣很多,你要懂得,要通權達變,要曉得這個道理,然後才懂得這個戒怎麼個學法,怎樣持法,他就沒有執著了。所以佛是很通情達理的,佛對於一切眾生面面顧到,不是不講理的人,不是無緣無故限制人的人。在某一種情況之下,佛是很方便的,所以佛法活活潑潑,佛法不是一個死呆板的。(出處同上 21-90-16)

問:“請問素食者可不可以吃生蚝、雪蛤和燕窩?”

答:這樁事情,主要自己去想一想。如果這是有生命的,發心素食是不忍食一切眾生肉,所以這個都是在禁止之內的。但是佛法裡面有開緣,當身體衰弱的時候,有疾病的時候,經過醫生的診斷,需要用這個東西配藥,或者是確確實實對於身體上病痛有所幫助的話,這有開緣,所以學佛對於禁戒一定要懂得開遮持犯。佛法無論在哪一方面,通情達理,所謂是合情、合理、合法,戒律並不難持,主要是要真正搞清楚、搞明白。(出處同上 21-9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