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5 12:01:22王維

總統參選人應向民眾告知的事項

 

二○二四年的總統大選,目前完成政黨提名者,

僅賴清德一人;公開宣布或表達有意參選總統的人,

至少有五、六位,但皆尚待有提名權的政黨完成提名手續,

或有待完成公民連署,方可成為候選人。

不論是參選人或是候選人,在表達參選意願之時,

最重要的就是贏得民眾的認同,所以幾件大事,

這些人務必要向社會大眾報告。

 

首先,天下之大,非一人所能獨治,人才為施政之本,

所以在公開參選意願時,

就必須提出社會大眾認可的傑出人士為主要閣員,

且必須得到當事人的公開應允。

除了內政、外交、國防、經濟、財政等部會首長人才外,

獨立機關NCC及中選會主委,必然要服眾,

是大眾認定不會配合執政者做票,或是變成「髒兮兮」的人。

 

這可能有兩種演變,一種是被邀請的人才拒絕承諾,

或是為了某個位置搶成一團,黑函滿天飛。

但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背後無人支持,

組不成優秀施政團隊的參選人,必難當選。

 

這將是對賴清德的嚴酷考驗,如果他提出的部會首長名單,

與目前蔡政府類同,已被公認是朽木為官,

禽獸食祿,那就不用選了。

 

再來,外交是內政的延長,不論是「依美、抗中、保台」、

「依美、和中、保台」,或者疑美甚至仇美,兵凶戰危之下,

備戰才能避戰,內政不存,外交焉附,

偏偏台灣的內政,已到存亡絕續的地步。

 

拙作《台灣大崩壞》及《中華民國如何不亡!?》

對此已有詳細的述明,台灣是世界上最不婚、

不生、不養、不活、年輕人沒有前景的國家;

近年來家庭暴力、虐老、虐兒、自殺、

憂鬱症盛行率不斷升高,只有廉能施政、公平加稅、

合理漲價、照顧弱勢,才能挽回台灣頹勢。

前三者是手段,最後才是目的。

 

所謂弱勢,不只是低收入戶、殘障者,

還包括正在養育子女的父母,

需要學貸及打工才能上學的青年。

台灣低收入戶的條件嚴苛,

能享有低收入資格者只有人口的一點三%,

距日、韓的十五至十六%,

更不要提與北歐各國相去甚遠,難怪滿街遊民。

 

還有,台灣最重要的兩項社會保障制度,均在瓦解中。

勞工保險政府自承二○二八年倒閉,為免勞工「抗暴」,

編千億政府預算補坑。請問,補坑的預算哪裡來?

不就是民眾及勞工的血汗錢嗎?總統、院長、勞動部長,

有拿他們的薪水或家產補嗎?至於全民健保問題類同,

由於嚴重少子化,可以服務民眾的醫事人員及

可以繳健保費的民眾,正加速減少中。

民眾能不罵一句「爛官」「蛇鼠一窩」嗎?

至於能源、空汙、地球暖化等問題,

各界討論及方案多如牛毛,蔡總統就不要忽悠人民了,

趕緊提出可自圓其說、可受公評的永續方案吧!

至於民生三缺、投資五缺,就是不缺寡廉鮮恥,反而是小事一樁了。

 

社會各界一定要全力要求有意參選者及候選人,

務必答題,先從賴清德開始,

不論姓侯、姓郭、姓王、姓張、姓朱,都要來答題。

只會喊凍蒜、只會認知作戰、不敢答,

或交卷後社會大眾認為不及六十分者,就請自行宣布退選。

 

目前執政黨以民眾的血汗錢大量收買媒體從事認知作戰,

在野聯盟又由豬隊長領軍,

對岸又有蠢蛋每次大選都用軍演加幾顆飛彈,

替綠營加油打氣,一旦當選總統,立法院又過半,

繼續任命陳吉仲為農委會主委、陳耀祥為髒CC主委,

就是罵他三字經又能如何?

台灣人民萬歲,務必要求參選人或候選人

在大選前就向全民報告。

2023-04-25聯合報/ 楊志良

(作者為退休教授、前衛生署長)

名畫欣賞

上一篇:兩岸和平關鍵

下一篇:數算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