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5 06:00:00相信改變

換桌對話 世界咖啡館在台試驗

●墾丁及海洋國家公園論壇的狀況。(社大全促會提供)

⊙呂家華(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班)

1995年,「世界咖啡館」由一群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學習型組織的商管學者研發,它是強調改變心智模式、進行深度會談的團隊學習方法,透過情境安排、議題背景分析與不斷換桌對話的回合設計,嘗試創造一個人人可以參與和貢獻的討論過程。

近年來,這樣的會談方式引進台灣,如同國外使用在商管界的教育訓練或是組織內部學習之外,陸續也運用在公民社會行動及政府相關政策上,並邀請公部門、民間團體、一般民眾及利害關係人等共同討論。

討論的議題包括羅東純精路分隔島、大武山部落、八八災後重建協力合作、北投跨港纜車、公益信託、海洋保育等世界咖啡館陸續舉辦,舉辦單位包括民間團體以及公部門。然而,世界咖啡館這帖還在試驗中的藥,也因各單位舉辦的目的與期待不同,過程中有時難免流於形式上的操作,而缺乏了世界咖啡館當中,最重要的匯談、引發參與者熱情與貢獻精神的可貴。

過往,各國家公園管理處與在地(原)住居民進行相關溝通的會議,多是既定的程序,包括:長官致詞、單位簡報、學者專家發言,接續讓現場民眾各抒己見後,會議就隨之結束。但世界咖啡館的進行方式,不計算桌長,每一桌僅有3~5人進行半小時至50分鐘的討論後,再進行換桌,一天討論下來,都有近4至5小時的討論時間。

在這樣的討論過程中,無論是各國家公園管理處的同仁,或是在地(原)住居民,都較能以自身的經驗出發連結主題,並慢慢從私人利益轉化到公共利益的角度進行討論。也就是這樣的轉化過程,讓我們聽見排灣族的高山嚮導青年說:「希望透過世界咖啡館的溝通討論模式,讓國家公園的同仁以及國家公園區內及鄰近的部落,皆能以這樣的方式或其內涵進行對話與溝通。」

玩真的 需要相當勇氣

這樣的對話基礎及信任關係,不失做為未來更多政府與民間共同治理的可能性做為參考。就如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分區論壇,花蓮縣府文化處的代表指出:「身在政府機構越久,腦袋越容易僵化,很佩服國家公園願意挑戰這樣的狀態,讓國家公園處的同仁透過這樣的方式與在地原(住)居民對話,那是需要一定的勇氣。」

這次論壇以世界咖啡館的方式進行,無論是國家公園處的從業人員,或是來參與討論的桌上客,比起過往的開會經驗,更能說出彼此的心內話、放下彼此的成見,為彼此的堅持找到可以一同努力的基礎與方向。

然而,世界咖啡館的會談形式,並不是國家公園做為與民眾溝通的唯一選擇。但其執行方式的細節與內涵,例如強調知情、理性討論、多元參與等,卻是民間對國家公園在溝通機制或平台建構上,最深的期待!◇

http://tw.epochtimes.com/10/12/24/1551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