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8 20:44:30相信改變

留住眷村系列(7):都市擴張 眷村懷璧其罪

台灣立報2010-9-29 21:27 作者:李宜霖

【記者李宜霖台北報導】1949年後的移民,許多人住在非國防部列管的眷村,大部分是違章建築。在社會逐漸看到眷村之外,非列管眷村也是台灣重要的歷史面向之一。

 

關注非列管眷村的外省台灣人協會理事長李廣均表示,非列管眷村是台灣歷史文化的缺口。他提到,1997年陳水扁當台北市市長時,1415號公園前是非列管眷村,當時是違章建築,《陳才根和他的鄰居們》影片紀錄幾百戶違章建築的居住型態、生活方式、人際關係。陳水扁為了要推動公園的都市計畫,試圖用強硬的方式將違章建築推平掉。老先生翟所祥沒有地方去,也沒有錢買房子,就在推土機來的前一天晚上,上吊自殺。翟所祥事件是當時重要的社會事件,也是影響1998年陳水扁選輸台北市長的因素之一。

 

李廣均談到,1949年後約有560萬軍人來台,其中不超過10萬的軍人住到眷村,1961年以前被迫離開軍隊退伍的低階士官兵有12萬人,無法分配到眷舍,其中有一個軍人叫李師科1959年退伍,開過計程車、打零工、修電器,1984年因經濟困窘,犯下台灣第一起蒙面持槍銀行搶案。

 

軍人艱苦流浪

眷村從1957年婦聯會分期興建直到1980年告一段落。李廣均提到,這之間有許多軍人陸續退伍,抽籤沒有抽到眷村,就領房屋津貼,有些人仍在軍營外、列管眷村旁邊居住,其他人則不知流落何方。另外有一大批人留在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退輔會是美國出錢所成立的機構,專門照顧退伍軍人,可是諷刺的是當時是美國人迫使軍人退伍的,美國希望蔣介石裁軍整編部隊,可是又給一筆錢要照顧軍人生活。

 

1961年後有部分退伍的軍人由退輔會輔導,編成開發隊在花蓮、台中梨山、南投清境等各地農場開墾,及修花蓮、台東、南迴公路、中部橫貫公路等公路,公路修好,就住下來種水果,這些人也不住在眷村裡面。

 

1949年後的外省來台移民,來台有1百多萬人,李廣均談到,當時戶籍法規定,你母親可能是高雄、台南人,但必須以父親的外省籍貫為主,即使沒有去過山東、四川,也要被註明是山東、四川人,包括第二、三代。這些外省人口統計有4百多萬人,大概佔台灣人口15%。

 

李廣均說,住在眷村是1949年後來台移民中的特例,人口只佔少數,大部分是住在違章建築、非列管眷村,或者開墾農場、挖公路。有一些人住在政府體制下的退休宿舍,這些人不是軍人,是公務人員,可能是教授、司法院人員、學校老師等,也不算是國防部下列管的眷村。

 

黨國嚴控眷村

列管眷村是國防部認可,有進行造冊,有自治會管理。李廣均表示,名為管理,實是監控,平常有軍事上的考量,選舉有政治動員考量,自治會就是負責動員的基礎與組織。列管眷村是國民黨的鐵票倉,一聲令下,大家就會把票投給指定候選人。

 

李廣均表示,國家、軍隊要行政中立化,可是在蔣介石時代,黨國不分,國民黨就是國家,對眷村而言,黨國是一體的,效忠領袖、總統、黨主席都是一體,列管眷村自治會,可以有國民黨黨部進駐,黨部主委就是自治會會長。國民黨有青年黨部、勞工黨部、婦女黨部,軍中的黨部就叫做黃復興黨部,黃復興黨部是分散在軍隊、國防部、眷村體系運作的黨部代號。眷村有黃復興黨部、婦聯會外圍平行組織控制眷村的運作,是被高度管理、動員的政治單位。

 

眷村不斷消弭

眷村為何被拆遷改建?李廣均認為,表面上拆遷眷村是為了公共安全,編了街道太窄小之類的理由,事實上,根本結構問題是台灣經濟發展快速,土地資源越來越珍貴,吸引外資蓋工廠、科學園區,或者蓋公園、捷運,讓房地產上漲,都須要土地,政府相信這樣台灣才有競爭力,吸引人才、技術、資金來台投資,因此必須更有效率的使用土地資源。

 

李廣均表示,眷村散布在台北縣市,佔地很廣,可是都是平房,就土地開發者而言,眷村的土地使用沒有效率。1980年代開始,台灣都市發展無限上綱,眷村成為施政的焦點,眷村土地資源整合、釋放,政府進行眷村整併、改建,將土地賣給財團,蓋商業大樓、公園、拓寬馬路,這是眷村改建背後的政治經濟因素,使眷村走向拆遷命運。

 

李廣均說,在都市發展過程中,以都市更新、美化公園、經濟發展之名拆除眷村,不僅列管眷村要拆,非列管眷村違章建築更被強行拆除,拆除已經持續20幾年,拆除補償連買台北市停車位的錢都不夠,更何況很多違章沒有賠償,拆遷後,政府沒有任何安置,居民不知何去何從,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圖片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00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