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09 20:46:34。寶貝熊。

青少年認同心理

  在討論青少年時,沒有一個字比角色認同這個字用得更多。角色認同指的是一個人尋求有意義的自我認知,就是在尋求瞭解他或她是誰,他或她倒底是甚麼,以及他或她將要往何處去等等。青少年階段代表一個關鍵點,在那兒青少年需要面對角色認同的問題。在青少年時期,青年人與生命意義的問題、生活型態及人際關係的問題纏鬥在一起。也就是在這時候,青少年開始找尋及接受個人對自身生活方向的責任。

 

為何角色認同在青少年階段佔有如此中心的位置?以下列出幾項理由。

 

第一、如同我們從皮亞傑理論所得的,青少年階段正是青少年認知發展的重要關鍵時刻。心智形式操作期的完成,使得青少年獲得更大的抽象思考及省思的能力。結果使得青少年能從外在看自己,自問「我是誰?」「我倒底像甚麼?」這些開始湧現的問題迫使青少年尋求答案。如此一來,青少年人不再能夠依偎在童年的安全感中,而需要回答這種深層認知的問題。

 

第二、認知的反省導至青少年必須更直接的面對他本身的生活歷程。呈現出來的不只是思考過去的經歷,也是增加感受個人所需面對的未來 及必須承擔的責任。在青少年的生長歲月裡,現在的經驗與過去的經驗相互比較,藉此幫助青少年質疑現在的生活經驗,並獲得新的啟發。最後,青少年面對新觀念的機會,對事件及問題的瞭解逐日增加,並且逐漸進入複雜的情境之中。青少年人必須開始注意問題及事件,並塑造本身思想成為能給予個人意義的更一致的思考系統。

 

第三,青少年現在面對每日越見複雜的生活。在高中階段,學生面對的是逐日加增的資訊及事實真相。青少年逐漸瞭解生命的疑問及難題並不是如此的簡單。童年時期現成的答案,如今看起來是微不足道得令人難以置信。伴隨著對這複雜世界日漸增加的瞭解,則是青少年本身需要尋找個人的價值,以及對自己作為一個個人,在這複雜世界中,所作所為的倫理意義。

  

  帶領青少年人面對本身的角色認同意義。在進入高中階段,角色認同的問題變得更形迫切。當青年人經驗大學的環境,他們面對各樣問題,諸如宗教信仰、政治、人際關係、未來前途的選擇。現代青少年人不再依靠早年簡單的生活觀念,而且發現自己必須成功的面對影響大專生活的種種問題及事物。一旦青少年在生活中的一部份,如人際關係、價值體系、職業的選擇或是社會政治的取向等方面,成功的達到角色認同的感覺,那他就經歷到角色認同的達成在角色認同達成中,青少年接受作為新興自我的責任,也就是在生活中的特別一部份,具有能力作出個人及負責的決定。青少年這時候已經是屬於成人前期了,擔負起個人生命抉擇的責任,以及承諾於社會或其他方面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