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4-15 10:27:26伍季

S/M的暴力美學──談David Lynch的《藍絲絨》

《藍絲絨》(Blue Velvet)由一只被割離的耳朵,展開一個懸疑的故事,在80年代中期是相當獨特與令人著迷的。一只耳朵,破壞了一個平靜小鎮的生活,像襲捲而來的風暴,暴力進入了人類從自然世界裡搶奪而來的文明禮儀之中/耳朵之中;而看似平常的小鎮百姓,其實都有可能是該發動的主角/梟。這隻耳朵由一個高中畢業生所發現,卻也使他陷入一椿毒品販賣的交易之中,目睹被虐待與虐待之間的行徑與過程。暴力狠狠敲開了這個小鎮黑暗之門,而虐待狂和被虐待狂直接地躍上公共藝術表面,放在大眾文化的地圖上。耳朵在影片最後,雖然依然沒有找到主人的行蹤,但它卻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隱喻與象徵,某一層面而言,歷史的墮落、殘敗,達爾文式的弱肉強食,也以其意識型態進入影片之中;耳朵的不在場,似乎也在說明一種道德正義的偏離。最後女歌手雖似乎有欲以<藍絲絨>這首歌將所有道德判斷和罪刑提昇上來,但影片中以毒品作為另個邪惡象徵,仍存具著它威嚴與不可踰越事物的威望;但這也成為自身反抗的另個嶄新敘述意義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