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07 11:18:48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健康金三角 每天中等運動量至少30分鐘

多運動有益健康,正確的運動在於規律的運動,規律的運動可以顯著地降低心臟血管疾病,台南市衛生局健康促進科表示,事實上規律的運動、合適的身材與心臟血管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堪稱金三角。


根據聯合國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每年約有200萬人死因是歸於長期缺乏運動而,長期大規模追蹤研究顯示,運動對於許多疾病,也有保護的作用,例如降低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高血壓、骨質疏鬆及大腸癌的風險。


反之,缺乏運動者,較容易發生心臟血管疾病及有較高的總死亡率,即使中年後才改善運動之質與量,也可以降低總死亡率。此外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是心血管五個危險因子之一。


規律的運動不但可以減重也可以降低血壓,使「壞」膽固醇及總膽固醇下降,也可提高「好」膽固醇,對於糖尿病患者,規律的運動,可以使身體更有效的利用胰島素來控制血糖。此外規律運動,也可以減輕體重,增加運動的耐力,增加肌肉的功能和強度以及身體使用氧的效率。長期中量的運動,合併生活形態的改善,可以顯著地降低心臟血管風險。


規律的運動,可使得心臟病患者,較早康復且有較好的生活品質,比較有自信心,比較不會感受到疾病的壓力,比較少焦慮。尤有甚者,心臟病患者從事規律的運動,其死亡率會降低百分之20到25,這是心臟病患者需要積極從事運動的一個強而有力之實證。


市衛生局建議,每天中等運動量至少30分鐘,所謂中等運動量,約等同於每小時輕快走3到4哩的程度,這些運動量可包括任何形式在工作或休閒時的中等量活動,例如騎腳踏車、及游泳。總運動量須等同每星期,有5到7次30分鐘3到6METs(休息代謝率的倍數,一個MET為休息須要的能量,大約等於每小時70卡;三個METs代表運動的程度約等同於新陳代謝的3倍的運動),或等同每週消耗600到1200大卡路里。


由運動的獲得好處,並不須達到馬拉松選手或傑出運動員的程度,而且過度運動也會造成運動傷害,膝關節受傷就是常見的例子,從死亡率的角度來看,一個人只要將由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改為中等的活動,就可以得到最大的好處。


身材對於死亡率之影響程度,也高過其他造成死亡的危險因子,如抽煙、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等。這個更強調了身材及日常活動與心臟病、總死亡率有強烈的關聯性。再次應證,規律的運動、合適的身材與心臟血管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堪稱金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