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互相幫助,不是互相傷害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也到了坐4望5的年紀,觀察身邊大部份都是怨偶。兩人年輕初遇時,心跳加速、不顧一切,付出任何代價都可以,以愛為名,就要跟對方廝守終身 。
真的廝守終身了,逐漸就變成互相索取的關係。ㄧ直付出的那ㄧ方,另ㄧ半可能經常覺得「這本來就是應該」的態度,看不見感恩。怨偶們不僅說話難聽,還坐享其成、大呼小叫、予取予求、喚東喚西、推卸責任,理所當然的壓榨對方。這是討債,哪裡有愛!所以宣化上人說:「修行人不要跟任何人,有染汙的因緣,這樣會糾纏不清,令你墮落。」
如果有認真用心修行,就能降伏自己的貪癡淫念,看見這ㄧ連串的變化,以經文功德化解,止步自保,而不是愚痴、ㄧ再主動相應。如果沒有認真修行,無底洞實際就是自己挖的,ㄧ再去相應,自己心甘情願受縛、被捆綁。
亂七八糟的感情關係,每個都在地府登記有案,時間到了,就像這樣展開討報,促成世間許多怨偶。
愛是互相幫助,不是互相傷害,若有因果問題要趕快處理,怨偶一輩子,就是痛苦一輩子。
(分享完畢)
依據資料統計,台灣每日離婚到達上百對。結婚時開開心心,離婚的時候可能就不是這樣了。在精舍發送的案例中,無論是家人、夫妻、朋友間都有所謂的因果關係。換言之,婚姻就是一種因果的討債模式,透過兩人的婚姻來了結過去的虧欠。
在精舍每周問事的個案中,不難看到許多這樣的問題:
1.他還愛我嗎?
2.他是不是在外面有小三或小王了?
3.跟對方在一起很痛苦,是否彼此有相欠?
4.迴向完後他會回到我身邊嗎?
5.如何增進夫妻的情感?
6.我的因緣何時到?某某某是我的因緣嗎?
婚姻問題每周都有人請示,問的也就是這一些問題。建議處理的順序是先問彼此是否有相欠!精舍辦事多年,常遇到的關係就是彼此討債,這當然就會造就怨偶。要把彼此的相欠先還完,才能有改善。
針對這樣的問題,許多人在處理因果相欠債後,都有明顯的轉變。比如說有個案當初威脅要分手,懺悔與因果還清了,對方突然就鬆手,變成和平分手。也有個案把因果業障處理後,雙方的相處就變溫和的案例。相欠債一定要還!建議用誦經來還,不要兩人每日磨耗、彼此傷害。當初的結合不就是為了愛嗎?愛是互相幫助,不是互相傷害。
另外,還有人會問:「迴向完後,他會回到我身邊嗎?」兩人本來就是相欠,有的人討完了就走,有的則是還完了會繼續留下,這無法通論。但我們也遇過很怕「討完就走」的人,其實這是感情的執著心,為了怕對方討完就走,結果不先償還業障,讓彼此繼續磨耗,到後來也可能會分手。用自己的人生跟對方磨,要磨幾年呢?要受多少傷害?我們真的要「善待自己」,自己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開心。未來還有機會,未必這對象沒了,以後就沒對象了,廣結善緣就有機會有新姻緣。
接著的問題就是:「他還愛我嗎? 」、「他是不是在外面有小三或小王了?」這一類我們不會開示,因為這些問題自己去查就知道,不需要透過菩薩。對方愛不愛你,從他的言行就可以看出來;對方是否有第三者,這個應該去找徵信社,不是找佛菩薩。
還有一種狀況,就是把佛菩薩開示的經讀完了,接著當事人就開始「等待」,一直請示因緣何時到?正緣在哪裡?社會是現實的,雙方的交往除了外貌,內涵也很重要。個性是不是溫暖,講話是否風趣、幽默,待人處事有沒有事事為人著想等,這些都有影響。高僧大德說:「人成即佛成」,好好當個溫暖的人,就是我們要轉變的方向。這告訴我們要改變自己的個性,多幫助別人,講話要溫暖,做事要大方,久了磁場會改變。當大家都喜歡您,何苦沒對象呢?這樣正緣才有機會對您丟球,而不是您天天問正緣在哪裡?
婚姻的本質是「享受犧牲、犧牲享受」,結婚確實享受犧牲了,這在婚後就能明瞭。總之,本篇故事的說明,是給為愛四處奔走的您參考,處理順序是消除相欠業障→補善因緣→圓滿自己→珍惜對方。如果決定在一起了,就把這些該做的做一做,婚姻才能美滿。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上一篇:放生自己吧!
下一篇:還好不是一篇黑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