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4 17:06:40加恩教會

團隊服事的教會(歷代志上23:27-32)

 

團隊服事的教會(歷代志上23:27-32)

分擔事工壓力

  親愛的弟兄姐妹,倘若一位丈夫或一位妻子,想要單獨面對一個成長的家庭,他所要面對的問題及壓力一定是很沈重的!可能要煩惱家庭經濟、夫妻關係、孩子就學…等等的問題。我們知道一個人可以付出的力量實在有限。同樣地,一間教會的牧師或是領導者,想要單獨靠自己的力量來解決教會各項的問題,他遇到的壓力也一定很沉重。由於都市化的衝擊,事奉的複雜度及人力需求相對提升,很少有事奉能單獨一人承擔,因此團隊事奉就成了事奉的最佳型態。

   當上帝呼召摩西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時,摩西與上帝有一系列的對話,他說:「 主啊!你願意打發誰,就打發誰去吧! 」但上帝說:「 不是有你的哥哥利未人亞倫嗎? … 你要以他當作口,他要以你當作神。 」(出埃及記四: 13-14 16 )於是摩西與亞倫開始了團隊事奉。

  當尼希米蒙召重修耶路撒冷城牆時,他的異象團隊與他同心事奉,從波斯回到耶路撒冷,一起做工,完工後也被分派同擔管理的責任(尼希米記二: 12 ;四: 16 ;七 1-2 )。尼希米乃是以團隊事奉完成耶路撒冷城牆的重建工程。

  尼希米修建城牆共 52 天,完工之後,他招聚百姓來到水門前的寬闊廣場,請文士以斯拉的團隊前來誦讀聖經並教導百姓。「文士以斯拉站在為這事特備的木臺上。瑪他提雅、示瑪、亞奈雅、烏利亞、希勒家,和瑪西雅,站在他的右邊;毗大雅、米沙利、瑪基雅、哈順、哈拔大拿、撒迦利亞,和米書蘭,站在他的左邊。以斯拉站在眾民以上,在眾民眼前展開這書。他一展開,眾民就都站起來。」(尼希米記八: 4-5 )以斯拉的團隊不但頌讀聖經,還翻譯與講解。

二、揀選合適的同工

以摩西為例:舉出以色列人十次試探神的情形,以及摩西的團隊服事。

1)出埃及記十五23-25說到以色列人來到瑪拉,因為水苦,就向神發怨言。這是他們第一次向神發怨言,未求問神,未等候神,便發怨言。神吩咐摩西將一棵樹放在水裏,水就變甜了。

2)以色列人第二次發怨言,是記載在出埃及記十六章一至三節,他們因為沒有食物,就發怨言。神解救的方法,是賜下嗎哪。

3)以色列人第三次發怨言是因為沒有水喝。(出十七1-4)他們沒有回想在瑪拉時神的作為。神解救的方法,是吩咐摩西擊打磐石,便有水從磐石中流出來。

4)以色列人第四次發怨言,是記載在出埃及記卅二1-4,當摩西在西乃山上與神會面,以色列人在山下等得不耐煩,他們要亞倫作神像引他們的路。亞倫便用女子的金環作了一隻牛犢,還說「這是領你們出埃及的神。」

5)以色列人第五次發怨言,記載在民數記十一章四至六節,這次又為吃肉之事發怨言,他們說沒有肉吃,實在因為厭煩了嗎哪,厭煩神的供應,為此神降下鵪鶉。(摩西求死,神讓摩西選立七十位長老。)

6)民十四1-4記載探子回來,只有二人報好信息,他們說:「我們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們足能得勝。」但有十人報壞信息,他們說那地的人民,身量高大,看自己就如蚱蜢。百姓聽了就發怨言,想另立領袖回埃及,並想用石頭打死摩西和亞倫。神像用瘟疫擊殺百姓,摩西代求。

7)第七次發怨言,是可拉黨反對摩西(民十六1-11),等於反對耶和華,是大悖逆,瘟疫便臨到他們,死了一萬四千七百人。神吩咐亞倫,拿香爐,把壇上的火盛在其中,又加上香,為百姓贖罪。他站在活人死人中間,瘟疫就止住了。

8)以色列人第八次發怨言,也是為了沒有水渴,神的解救方法,也是從磐石流出活水來供給他們,但摩西和亞倫被神責備不遵耶和華為聖,不得進入迦南地。(民20:1-5

9)第九次發怨言,是因路崎嶇難行,沒糧食沒水,口出惡言攻擊耶和華和摩西。神使火蛇進入百姓中間,蛇就咬他們,以色列人中死了許多。(民21章)

10)第十次發怨言是假先知巴蘭,帶領他們犯罪,百姓中起了淫亂,神解救的方法,指示非尼哈用槍刺死那婦人。非尼哈將要作神的大祭司,承繼其祖亞倫為大祭司。(25)

營造默契

    不論在教會裡服事或在教會外工作,都會碰到問題和困難,但兩者之間最大的不同是:在教會外的公司機構工作,常常是彼此競爭,踩在別人的身上往上爬;但在教會服事卻不是這樣。按照聖經的教導,在教會團隊中服事,乃是要在團隊服事中彼此建立。

  保羅與亞居拉、百基拉同住,一起織帳棚,一起事奉,一起旅行宣教(使徒行傳十八: 1-4 18 )他們的生命也相連結。保羅說:「 問百基拉和亞居拉安!他們在基督耶穌裏與我同工,也為我的命,將自己的頸項置之度外。 」(羅馬書十六: 3-4 )他們三人真是最佳事奉團隊,因為他們在耶穌面前「一同站立」。

   一個團隊必須在任何時候都有開放對談的空間,這是非常重要的觀點!我們知道一場籃球比賽,令觀眾感到佩服的是「快攻灌籃」成功。若想要達到團隊的默契,需要很精準地將球傳送到適當的地方給適當的人。當然,這也需要有反應很好的球員,相互打暗號配合流暢的動作,再加上有美好的協調性共同進攻。它有可能是一個點頭、舉手的動作、或是喊出不一樣的聲音,這都可以讓自己的隊員知道他下一個動作是什麼。

   所以,一個球隊有這樣的配合,平常時他們必定花很多時間聚在一起練習,彼此之間已有很深的認識。教會亦然,所組成的團隊必須常常花時間在一起,這不但會讓服事者知道教會目前的狀況和需要,也反應出服事者對於這些問題的回應與處理方式。因此,這就是通過溝通協調達到團隊一致的看法。倘若一個團隊彼此之間欠缺深入的溝通,必然無法產生功效。

在團隊服事當中,「職務」並不是代表「價值」,職務的高低,並不是代表你個人地位的高低。在上帝的計畫裡,乃要為你安排最適合的角色,也就是祂特別為你設計扮演的角色,要帶給你一生最大的喜樂。一個好的助攻球員和一位時常灌籃得分的球員都同等重要,他們都可以帶給觀眾滿足感。在團隊服事中,所有人應該是共同去分擔責任,並且相信所委託他的責任和權力,因為當領導者真正充分授權時,必然得著許多幫助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