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8 15:56:16加恩教會

愛的真諦(哥林多前書十三:2)

 

 愛的真諦(哥林多前書十三:2)

  愛是人品,是生命的果子。

哥林多前書顯示,保羅最關切的一件事就是教會的合一。因為哥林多教會存在著以自我中心的嚴重傾向,所導致的結果則是:教會內分門結黨、互相傾軋;誇示自己的知識,強調個人的自由,自我炫耀。
  除此之外,還有兩件使保羅為哥林多教會憂慮的事,也在信中表達得十分清楚。一是異教社會的各種惡俗,尤其是淫亂之風,嚴重地威脅著教會的聖潔,保羅則致力於築堤防範;二是信徒對肉體復活的信仰產生懷疑,保羅深知這個問題直指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因此對復活堅決捍衛,不遺餘力。
  哥林多教會內正滋長著諾斯底主義,這些救贖觀帶來的道德觀,其重點就是對情欲的錯誤判斷。要就是一種嚴格的禁欲,或者就是放縱的情欲主義,因為他們有信心,沒有任何事會傷害這些蒙恩寵的人。他們同時非常嚴厲地輕看教會裏的嚴謹道德,例如殉道。

  簡言之,保羅關切的核心是教會,並其合一和純潔。保羅竭力維護的是使教會在教義和道德上保持一致的信念和準則,消除結黨紛爭;再者,他要使教會高舉復活的主耶穌。

哥林多前書十三:1-3,這幾節很簡要地說明了愛是一切事的價值。凡我們所作的事,若沒有「愛」就沒有價值。另一方面,這幾節也提醒我們什麼不是愛。才能、恩賜、物質的捨棄,不全就是「愛」。各種才幹或品德的表現並不全就等於愛,沒有愛的人也可以同樣有這些表現。「愛」雖然和這些好事很相似,但並不相同。人可以出於壞動機而做好事,但出於「愛」的好事卻必須完全出於好的動機。

  保羅曾在林後12:4說,他「被提到樂園裡,聽見隱秘的言語,是人不可說的」,那些「隱秘的言語」大概就是屬於天使的話語那一類的了。愛不是口才。滿有語言天才的人,雖然能說許多種話,又能把話說得非常動聽,但他可能從來沒有用愛心說過話,也可能不是為愛主的緣故說話。這樣的口才跟鳴鑼響鈸一樣,沒有什麼價值。

  「各樣的奧祕、各樣的知識」(13:2),就是一切屬靈的奧祕,和一切屬世的知識。「全備的信」,按主耶穌所說的,就是無所不能的信心(太17:20)。這裡是說三樣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而且這一個人的三種恩賜都有最高度的表現。雖然這樣,若沒有「愛」,還是不算什麼。

  可見一個人有恩賜、會講道、明白各樣的真理、知識全備、在工作上也大有信心,還不一定有愛。人固然可為著愛神愛人大發熱心;也可為自己的名聲地位大發熱心。「愛心」固然能使人甘願犧牲自己,叫別人得益;虛榮心也同樣能叫人作出驚人的捨棄,以吸引人的注意,博得人的讚許。

  為什麼一個人將所有的賙濟窮人,又捨己身甚至叫人焚燒,還沒有愛呢?愛不就是一些外表的施捨、作好事,甚至不是捨己犧牲。因為人可能只不過為著要揚名天下而慷慨施捨(功德),甚至犧牲性命。當時的哥林多人有很多是拜過偶像的,有人為表現虔誠而叫人焚燒,為偶像捨身。這樣捨身與「愛」全無關連。所以保羅說,人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甚至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因為它並沒有增加「我」的偉大,倒顯明「我」的虛偽。

  蘇格拉底說:“沒有經過反省的生命,是不值得活下去的。”
  對基督徒而言,屬靈生命若缺少反省,故步自封,很難再有新的突破。法利賽人的優點和缺點是一體的兩面,他們太看重律法,太看重一字一句的教導,以至於失去了對人的憐憫與等候。他們高舉制度與規章,似乎了解律法上的規範使他們與神更接近,更屬靈。殊不知,為耶穌所詬病。同樣,今日我們在教會中教導真理,我們不能執意談理,而失去了對人的憐憫。不守安息日是不對的,不十一奉獻也不是好的基督徒….許多的真理,我們必須去教導,使人摸著蒙福的管道,但不要忘了神怎麼對待我們和我們的家人,若要糾察錯過,沒有一個人能在神面前站立。

  罪,絕對是應該要去處理與糾正,不管是對性、對財務、對人的態度但如果我們有道德潔癖,我們無法傳福音給所謂骯髒的人、不義的人、該死的人這些所謂的罪人,就失去了認罪悔改的機會。我一直相信,人必須為自己所作的一切事與神交差,一個真實悔改的人,是一個會去面對擔待自己的錯誤,並且去接受刑罰的人。耶穌擔當我們的罪,不是一句對不起,輕描淡寫,他是用自己的生命換取我們的救贖(靈魂),面對罪,不是逃避而是承擔。

  一間充滿著罪的教會,神的靈不可能存在這裡,但沒有一間教會不充滿罪人,那怕它是屬靈恩賜不斷彰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