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序--詩,體現生命
他 序
──詩,體現生命 林煥彰
資深詩人傅予要出版《傅予詩選──螢火蟲詩集》,是好消息,也是值得恭禧的事。
傅予出道早,早在覃子豪先生主編《新詩週刊》時,1953年3月16日就以靈真為筆名、發表了第一首詩:〈字〉,只有三行:
你懂得沉默是語言的語言
永恆地沉默著
給人類做最忠實的證人
傅予出生於1933年,寫這首詩時,他還年輕,未滿二十歲,但對文字和人生已有相當體悟;簡潔的表達了他對文字的認識和捕捉詩的感覺。
1955年5月,他22歲出版第一本袖珍型小詩集《尋夢曲》,詩人鄭愁予也在同年4月出版第一本詩集,書名為《夢土上》,似乎是種巧合,書名都有一個「夢」字;是當年新詩壇普遍吹起的一股「夢的風潮」,還是詩人都年輕,人人都擁有追尋美夢的浪漫精神?抑或他們都離鄉背井,同樣流落在一個海島上,緬懷追憶原鄉的夢土?我年輕時喜歡蒐集詩集,曾經擁有一本鄭愁予的《夢土上》,喜歡他的古典、婉約、唯美、抒情、清新的甜味,可惜沒有機會拜讀傅予的《尋夢曲》,現在《傅予詩選》在第一輯(全書分為七輯)收錄了其中「早期作品」(1952年至1963年)11首,讓我有機會品賞他的少作;這11首詩,除前面提到的〈字〉外,其餘篇目如下:〈螢火蟲〉、〈鄉愁〉、〈色無二相〉、〈緣〉、〈喜訊〉、〈狂歌〉、〈小立〉、〈對酌〉、〈一根白髮〉、〈一朵白雲的故事〉;這些詩作,大都屬於八行以內的小詩,而以三行、六行為多;「小詩」似乎也與傅予早就結緣,在這類詩作中,也時見佳作,如〈小立〉寫於他三十歲生日(1963年5月17日),就是一首可愛的小詩;他說:
白雲小立於山峰
浪花小立於海濱
銅像小立於大地,而我
在時間之冥流上
悄悄地小立了
三十個剎那的春天
詩意明朗,難得的是他採擷白雲、浪花、銅像等不同屬性,卻又有相同意旨,借喻「小立」於「時間的冥流中」,永恆與短暫的對比和隱寓,其中〈一根白髮〉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為詩人自己的少年白做出了幽默人生的調侃,頗耐人玩味呀!
這本詩選的第二輯,收錄十行以內小詩共65首,在這部詩集中,佔有一半以上相當重要的份量;有一行的,如〈時間〉:「太陽一生的行程」,〈肚臍〉:「一座封閉的橋」;有三行的,如〈字典〉:「我們因陌生而認識/我們因瞭解而分手/我們約會只有一次」。〈燈〉:「在黑暗地方/有我,就有光明,因為/我是太陽的分身」;有四行的,如〈夢〉:「晝夜的人生,嫌短/造物者,用夢彌補了它的不足//讓我們在黑白的輪迴中/孵出一個另類的人生」,〈床〉:「你滿載著百萬雄兵/穿越愛的隧道,為了/登陸葫蘆島上的/一個碉堡」,〈瓶中臍帶〉:「如果說黃河是孕育一個民族的胎盤/那麼長江可是擁抱祖國的一條腰帶/我痴痴地凝望著瓶中的這一杓水/它可是剪自長江三峽的一截臍帶」;有六行的,如〈悟〉:「一道千手晨曦/撫摸著大地/大地醒了//一響古剎鐘聲/棒喝了一聲/我醒了」;有八行,如〈絲路〉、〈魚水之歡〉(文本從略);有九行,如〈沙漏〉等這些詩作,都有讓人尋思玩味的成就,寫作時間大都是2002年以來的近作,足見傅予年過七十之後,他的詩興才大發異彩的。
第三至第七輯中的詩作,篇幅、行數都較多,有從十一行到百行的長詩(詩人自稱為「朗誦詩」),寫作時間也都在2000年之後,計36首,其中寫詠詩的10首,在第三輯中稱為「心弦十響」;有寫人生的,稱為「畫中歲月」(12首);第六輯寫「政治」的,稱為「根」;第七輯寫「生命」的,是一首百行長詩,題為〈生命,在陽光下吶喊〉;以上,因為篇幅都較長,不便進一步引述,值得矚目與關注的是,詩人傅予在2007年曾做了一次「與癌共舞」的生命之戰,是詩人對人生的另一番體會和感悟,有詩為證,十分難能可貴。在《傅予詩選──螢火蟲詩集》出版付印之前,我有幸先拜讀了,特別向這位前輩詩人表示由衷祝賀和致敬,是為序。
2008年10月27日正午 研究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