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7 01:00:00誰不是蜉蝣

懷舊, 別太認真 - 活地亞倫的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




說來奇怪, 任何時代的人都喜歡懷舊。

成長於九十年代的我們, 曾經歷了一次七十年代的喇叭低腰牛仔褲和鬆糕鞋, 早前流行的八十年代打扮令我想起童年時媽媽那兩道粗得嚇人的眉毛和聳起的雙肩, 家庭主婦也要裝出一副女強人的模樣。當然, 廿一世紀的香港已全民就業, "女強人"這種形容詞早已過時, 還有女性在工作上不強的嗎? 廢話!!

而最近, "懷舊" 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份, 因為已經不需特別指涉某一個年代, 只要是舊的, 我們都愛煞了。我一直以為, 美國懷舊電視劇Mad Men受歡迎程度不退的一個原因是它那精緻的佈景和形象設計, 它重現了一個黃金年代 -- 老好的六十年代。我們公司的老闆年紀不小, 也用公帑為公司添置了幾部美國上世紀七十年外型的冰箱和洗碗機, 當然, 內裡絕對要符合廿一世紀的衛生標準。懷舊嘛, 表面上那調調兒可以附庸風雅, 但最核心的標準, 別說笑, 我們是現代人嘛, 怎能往回走?! 

就連大學生也曉得, 懷舊風氣的流行, 或多或少是因為我們不滿現狀, 於是把美好的想像投射到自己沒有經歷過的年代裡, 於是年輕人都紛紛慨嘆自己遲生了三十年, 趕不上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繁華, 卻搭上了全球經濟衰退的那班車。一把年紀了的名導演活地亞倫, , 似乎把美國二十世紀的好時代都經歷過了, 卻依然洞悉人們喜歡懷舊的心理。他的最新電影作品Midnight in Paris, 表面上是販賣異國風情, 其實為的卻是戳穿一眾文化人對巴黎黃金年代的嚮往有多虛妄! 其實活地亞倫最擅長拍攝雅俗共賞的電影, 你熟悉電影中描述的上世紀二十年代那些赫赫有名的文化巨匠固然能令你看得頻呼過癮, 但假若只是打算看一齣靚人靚景浪漫喜劇,它也不會令你失望而回。  

活地亞倫是那麼懂得說故事的一個導演, 揶揄人們喜歡懷舊的心理雖然並不新鮮且已有點老掉牙, 但故事仍然給說得非常動聽。 可以想像, 一個文人在數日裡遇上自己心儀已久且正值盛年的名作家和藝術家如Scott & Zelda Fitzgerald(費茲傑羅夫婦)、Ernest Hemingway(海明威)、梵高、Salvador Dalí、Gertrude Stein、Cole Porter等會有多興奮,  我肯定這部電影也是活地亞倫的自娛之作, 誰不想與這些名留千古的名人結交和詳談? 但是, 活地亞倫畢竟不甘於拍攝一部如Somewhere in Time的商業愛情電影, 愛情原素縱或不可缺, 但男主角還是夠清醒的, 任何一個年代的人都不滿現狀, 黃金年代永遠只屬過去,  過去了的才是最好的, 因為我們沒有在那個年代切切實實地生活過。我們享受著現代文明的方便快捷衛生舒適, 空出來的時間便把過去想像得要多好有多好。男主角想阻止生於二十年代的女友Adriana回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她那個年代的人們心目中的黃金年代去,  男主角這樣勸阻她, "那個年代就連麻醉藥也沒有呢!!" 是的, 正如公司裡那個復古冰箱和洗碗機, 說穿了, 有誰想生活在一個連麻醉藥都沒有的年代? 再多的名人, 再豐富的文化素養, 再華麗的服飾都抵償不了腌臢的衞生程度。我們生活在一個真實的世界裡, 不只是一部文學巨著, 也不只是一幅令人心醉神迷的名畫。

而巴黎, 也不是一個詩情畫意浪漫瑰麗的都市,  當你生活在那裡。

懷舊, 就是這麼一回事, 無傷大雅的時候可以點綴一下生活, 真的越活越回去? 不必了。


Midnight in Pari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