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2-21 22:45:29尚未設定

我需要投資型保單嗎?

本文最初貼於2003-10-30 23:56:55
--------------------------------------------------------------------
我需要投資型保單嗎?
其實我常在懷疑這一點,我真的需要趕在國內開始熱燒的投資型保單嗎?
在澳洲已經是達到100%的銷售投資型保單,國內去年才開始起步,香港也至少達到60%的市佔率,日本因為特殊的經際體,投資型保單的市佔率還沒有香港來的高。
然而國內發行的投資型保單有一個問題:第一年基本上都不做投資,100%做人事管銷之類與純保險【為國內保險業界猛烈批判的國際保單,大多沒有第一年這樣的奇怪限制】,以目前國際局勢前景看好,買了投資型保單卻不能投入基金連結換得報酬,那麼買這樣的保單用意何在,不如讓保險歸保險,基金歸基金。
第二個問題是:以往投信與銀行界都會畫大餅告訴你基金的報酬與前景會有多好多好,尤其透過定時定額的方式,可以累積一筆為數不小的計畫型基金(解約時若有賺,可以拿去做個人生涯規畫用途或其它),但是幾年下來,從1999年前至今,究竟有多少人賺了?各大基金網站都會告訴你一年三年五年十年報酬率為何?但是依國人的投資性情,平均只要超過一年的都算是利害了。。而投資型保單,分開來說就是用保單的長期持有性來加強(或者說是強迫好了)國人對於基金的平均一年持有拉長為至少六年(通常投資型保單持有到第五或第六年後開始免收雜七雜八的費用),過去國內投信都會灌你迷藥說定時定額分散風險,放個10年或20年可以累積為千萬、億萬富翁,有啦,在美國有過這樣的例子,幾年前我看過這樣的報導,但是細節我忘了,但是現在的國內投信還敢這樣跟你說嗎?除非他想被砸雞蛋!那麼這樣的『風險自負』,對於投資型保單的帳戶分離,就竟是對保戶有好還是弊?澳洲100%的市佔率是投資型保單,那麼國內的保險業者,你的保單能夠跟國外相題並論嗎?我持有相當大的懷疑度!「曾經有人統計過,台灣基金經理人的流動率實在太高,平均只有1.6個月就要換人做做看。一檔基金的操盤手不斷更換,頻率過高,基金的績效怎麼會穩定呢?投資這樣的基金想賺錢也難!」「證期會求股票型基金持股比須至少有7成以上,否則就會被點名改善。」投資型保單若是連結國內投信發行的基金,你就自求多福吧!不是我不愛國貨,而是只要關於錢的事,就得敏感點,我可不想把錢交給他們當學費玩,而且又是上樑不正(分食利潤),下樑歪(交相賊)。
第三個問題:現在國內外基金大漲,只要逢低介入,通常會有利潤可期,短線操作獲利比長期持有還好,那麼我還需要投資型保單把我的利潤契機給延後一年嗎?但此時有的投資型保單就會告訴你可以只要你的帳戶裡足夠支付相關費用,其餘所投入的金額就可以做為投資帳戶使用,又可以得到保帳。但是這時後我又想回歸最初的話:讓保險歸保險,讓基金歸於基金吧!雖然銀行銷售的基金收取的手續費明目繁多,但在這多頭市場時期,那些費用只要透過你自己平時的「用功」,通常損益點你控制得宜,利潤與利差你都可以掌握得住的。
那麼,我需要投資型保單嗎?為什麼國際保單可以熱賣,國內投資型保單的基礎點那麼難以站得住腳?而利潤分食的結果,苦得還是幾年後的國內被保險人。
但是,國內的保單難道都不可以買嗎?可以,至少目前台灣的政府會照顧財團,保險是一個國家社會的重要指標之一,同文同種之下,買國內各類型保單還是分散比較好,在投資學裡面永遠會有一個概念:別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你有多少雞蛋可以放在多少籃子裡?籃子很多種,你挑對了嗎?
我需要投資型保單嗎?我現在也還不知道,但我有一張國際保單,我很自豪,我不管保守人士對我的執疑度為何,至少我常認為我是個積極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