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3-04 15:33:00cusak

諾拉"鄉村"瓊絲

用獎去看諾拉瓊絲(Norah Jones),很難不把她當成很厲害的傢伙。就像咱們求學過程中那些一直拿獎狀跟獎杯的好學生,總是讓人用不同的角度去判斷他們。雖然她的確是一路獎上來的。早在風光掃空當年葛萊美獎之前,高中時期的她就已是連續兩屆Down Beat Student Music Awards最佳爵士歌手獎的得主。

相對於汲汲營營或天縱英才的那種厲害,諾拉瓊絲所散發的氣味,卻有種雲淡風輕之感,不炫技強出頭,穩定地維持全班前十名,甚至不特別漂亮,但多年後翻出畢業紀念冊才覺得她原來很耐看的那種。

這年頭,淡,是種罕見的美學。

儘管從諾拉瓊絲首張專輯[遠走高飛]聽來,她究竟能否就此登上當代爵士樂女伶之列,向來頗有爭論。然而她反向追求一種簡約的美學,顯然深獲大眾的心。面對當代流行樂搞派頭(又是多位金牌製作人坐鎮及名人助陣)、耍噱頭(類型大雜匯,甚至人人皆嘻哈帶電音)的習性,簡直跟滿街火鍋燒烤還加冰品吃到飽一樣叫人反胃。她的堅持,就如同養身飲食:天然清淡八分飽。其實在她的歌裡,民謠、鄉村等流行的質地多過爵士樂(製作人Arif Mardin做過的靈魂與放克經典也遠強於他與爵士樂的關聯),卻未必能牽強地將她的走紅與[霹靂高手]原聲帶於美洲引發的鄉謠熱潮(一路延燒到近期的[冷山])相連;不過若碰巧拿她與同家名伶師姐—卡珊卓威爾森(Cassandra Wilson)的近作相較,除了連兩張發片時間相近外,風格上的趨同竟換算成天壤之別的宣傳陣仗與銷售量,這樣的結果,恐怕會讓後者覺得很受傷。

誰叫諾拉瓊絲成功挽救了Blue Note呢?一時間大家都想來沾沾她的好手氣,於是她開始出現在專輯以外的地方,比方:流浪者(OutKast)的唱片及電影[貼身情人](Two Weeks Notice)裡。

那功臣的新作呢?

最明顯的,草根與藍調味重了。一曲貝斯手男友Lee Alexander譜寫的”Creepin’ In”正是一派土親人親的咿哈風情,因此不難想像2003年納許維爾的鄉村音樂獎,她如何受邀與Dolly Parton搭檔表演,基於此情誼,後者回報以對唱此曲;有幾曲似乎明擺著要溫習Bonnie Raitt的調調(也許是從她與藍調吉他手Peter Malick合作[紐約之歌]帶來的影響;也好,反正這位前輩至今仍是葛萊美最偏愛的搖滾女歌手之一),並且翻玩已逝鄉謠名人Townes Van Zandt與傳奇Tom Waits的作品,名為[回家](Feels Like Home)彷彿便可讓人循此線索,將Home解讀為重回美洲鄉謠傳統的象徵。口氣雖不免有點感傷,嘴角倒洩露了再次擁抱純樸的歡快。

難道曾經長期混跡紐約下城東區爵士樂圈的諾拉瓊絲,這回要提醒大家她原來南方德州姑娘的根嗎?或許,但與她第二回的相逢,仍然被領見了難以言喻的美,如”The Prettest Thing”裡那般哼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