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5 12:08:17慕松

客家雙醬好滋味



照片-客家桔子醬-[網摘]。


照片-五花肉與桔子醬-[網摘]。


照片-白斬雞肉與桔子醬-[網摘]。


照片-客家紅糟醬-[網摘]。


照片-客家紅糟鴨-[網摘]。


照片-紅糟肉-[網摘]。

 

『客家雙醬好滋味』

 

由於自然環境之影響,在大陸渡台之先民拓墾時代,客家人晚來台灣,故需深入不毛尋找開墾耕地。他們每日與瘴嵐為伍,一不小心便會命喪荒野。因此,如何防止瘴癘侵體極為需要。蒜、薑與桔仔醬、可說是當時的防瘴三寶。家家戶戶不管多窮,都會準備這些以應需要。至於客家食物重油重鹽,乃是為補充體力之消耗所需。而在深山僻地裏討生活,更非有油鹽之支持不可。

 

客家人的醬料不多,紅糟醬與桔子醬算是代表。這些醬料都是經過長時間之淬煉,去蕪存菁,越醞越熟,風味獨特。每每掀開醬缸或罐蓋,一股難以形容之香氣立刻飄盪空間,越聞越香,越聞也就越是愛它。經過紅糟醬料泡過,或塗抹過的魚、肉、青蔬等等,發酵過後,不僅色澤鮮豔引人垂涎,而那多出來的醇郁馨香,更是令人百吃不厭。

 

這些魚肉蔬菜,滋味甘甜順嘴之外,冷吃或熱食各具風味。「紅糟醬」製作方法簡單,習慣做法是一斤糯米煮熟之後放涼,再對上二兩紅麴與一斤米酒。密封存放一星期後,它就變成為又香又甜的紅糟醬啦。方法簡單,人人會做,但他諄諄告誡使用者,凡患糖尿病之人切勿多食。至於女性吃它,養顏美容維護健康又一定之效果。不過他補上一句說:「他可沒保證可以美白喲!」

 

至於「桔仔醬」製作方法也不太難,每年秋後結仔成熟,滿山遍野人來人往摘桔忙。家家熬桔製醬非常忙碌,婆婆媳婦被那柴火煙燻雙眼紅腫,為的只想趁著旺季多做些保存。要是當年沒有製醬,那一年必然過得不太順暢。製醬用的桔仔有圓有橢圓,個個黃澄澄的飽含著汁液。採擷回家的桔仔洗滌去梗,然後置入蒸鍋灑以鹽酒同蒸至熟透。

 

接著,將蒸熟的桔仔用石磨模成果醬,不過,現在已有果汁機取代石磨,因此不用像過去推磨那樣推得死去活來。可是用果汁機磨出的桔醬,總讓人覺得好像缺少了某種風味。裝醬的容器有人用甕有人用玻璃瓶,為防它在發酵時漲破容器,故爾每瓶只裝八分,留些空間讓酵素可以活動。成熟的桔醬,掀開容器立即有股香氣溢出容器外。

 

汆熟的五花肉雞鴨鵝肉沾它入口,初戀滋味也比不上它耐人尋味。桔子醬放置陰暗處讓其熟成,他的風味更是雋永。我喜歡食用精少肥多的五花肉,將它入水汆熟後撈起,再快刀切成薄片,片片晶瑩剔透,令人食指大動。趁熱舉筷挾起一片,反覆沾上一些桔仔醬,塞入嘴中芳香甜辣微帶酸味,瞬間在口中化開填充滿腔,滋味之令人永難忘。

 

這種客家美味,代代相傳口味不變。家祖父在世之時,遇上喜事或者值得喝采之事,必然會交代老祖母上市場,別忘了買一塊五花肉回來打牙祭。通常,這種情況老祖母最瞭解。但在婦人不多問的規矩下,大家都心照不宣。我們小輩則因有肉可吃,個個高興雀躍不已。

 

老祖父去世很久,家中依然保留這個習慣。當我小學畢業獲的縣長獎,家中窮得一文不名,家母仍咬緊牙關,向阿木哥之豬肉攤賒塊五花肉慰勞我。那天晚上弟妹們很高興,我卻含著眼淚和范吞下。印象深刻,老二不知家窮還硬要沾桔子醬吃,我氣得當場呼他一巴掌,他哭了一整夜,害得我從此再也不敢,隨便的出手揍他啦。  【完】

 

 

 

 

 

上一篇:阿里山風雲

下一篇:有關指紋之趣談

小洋子 2013-06-28 23:36:12

所以說,真是那樣做的嗎?

版主回應
嘿嘿嘿~
你說呢?~
^_^
2013-06-29 06:40:53
小洋子 2013-06-25 23:39:52

我最近才開始用紅糟醬煮菜
發現味道真的非常好,是以前同事的太太自己做的
他說,是他老岳父的獨家作法,外面吃不到的味道
真的,果真很讚的紅糟醬,只要一點點味道就非常好
尤其,裡頭還充斥著酒香,我發現它應該是先用像製造小米酒的方法釀製米酒,然後再開始製作紅糟醬
這只是我吃出來的拉,說不定可能有錯>_<

版主回應
嘿嘿~
小洋子果然不簡單~
歡吃會吃又會做料理~
簡直就是個天才廚師嘛~
喂!~
何時可吃到你做的美味呀?~
^_^
2013-06-26 12:31:33
cevilla 2013-06-25 23:20:37

紅糟肉好吃
但桔子醬鹹鹹的不會用><

版主回應
哈哈~
桔子醬不鹹搭配醬油風味絕佳~
試試看就知道它的滋味啦~
至於紅糟將士來自福建的客家莊的~
它的風味也不錯啦~
^_^
2013-06-26 12: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