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1 12:36:12慕松

鐵道旅情懷舊

 

 

『鐵道旅情懷舊』

 

  首次接觸到火車是在我六歲那年,我和母親自苗栗搭火車北上松山,到五分埔鐵路宿舍與父親同住。這是父親離家北上五年之後的成績,一家團圓生活一起,大家心情都很快樂。印象中,當時我與母親是搭著輕便小軌車,從上福基老家到苗栗火車站,然後再改搭火車北上。這是母親和我第一次離開家鄉,所以,那次的經過深深印入腦海裏。

 

  我們坐上火車之時,母子倆的心情好奇且又忐忑不安。兩人左顧右盼,一副鄉巴佬形象引人注目。幸好車上乘客不多,母子倆一路都有座位可坐。當那火車啟動之氣笛長鳴之際,沒來由的離愁讓我們依依不捨。接著火車緩緩離站前進,速度越來越快,經過一座長長的鐵橋,轟隆轟隆的迴聲十分刺耳。

 

  火車走過鐵橋之後,速度更為飛快,它在軌道上盡情的奔馳,兩旁之樹木房屋與行人,都快速的向後移動。初次嚐到火車的速度,母子倆滿臉充滿著好奇。突然,又是一聲汽笛長鳴,車座內的乘客紛紛將車窗放下。我們莫名所以,只好也個著大家把車窗拉下。瞬間白天變成黑夜,眼前儘是一片黑暗,原來火車進入山洞了。

 

火車在山洞內的馳騁,轟隆聲音更加雄壯,聽入耳內鼓膜震動很不舒服。不久黑夜又變囘白天,火車已經通過山洞了。眼前之景緻又是一變,原來外面正下著大雨。雨點撒在車窗上,形成許多斜線織成之圖案。我學著鄰座的孩子,用嘴哈氣於窗上,然後用手指在窗面上亂畫一通。

 

  初嚐新鮮覺得好玩,一畫再畫樂此不疲,直到母親開口喝止,我才收回手指靜坐於座位上。此時望著玻璃窗面,各種花紋變化萬千。我被眼前奇景鎮住,兩眼傻呼呼的望著窗面不發一語。發愣當中火車已然進站,站內的吵鬧聲音才將我拉回現實。

 

  火車進站停住了,月台上傳來陣陣的小販叫賣聲。我因好奇探頭車窗外,小販以為我要買東西,立即跑步過來問我要買啥麼?母子倆都不會講閩南話,只見母親搖搖手,用客家話說不買。小販似乎也聽懂客家話,帶著一副臭臉離開我們的窗口。人走後母親嚴厲斥責我,叮嚀以後別太好奇,以免遭來人家之白眼。

 

  車抵桃園站停靠,耳畔聽到有人在說客家話。小小好奇心又犯,我竟開口對媽媽說:「怎摩這裏也有說客家話的人啊?」母親正再思索如何回答之時,窗外小販叫賣著便當。此時已近黃昏辰光,母親買個便當堵住我的好奇。這個鐵路便當以木片盒裝飯,菜色包括兩塊豆腐干半顆滷蛋,此外還有一小撮的紅麵筋絲,以及兩片黃醃籮蔔,與一片薄得幾乎透明的燒滷五花肉。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鐵路便當,雖然內容不是豐富,但我還是興奮的和母親分著吃完它。這只便當給我印象深刻,距今已有六十餘年,當時吃它的景象依然深印腦海。吃完便當天色漸黑,車內電燈已然放亮。待至台北火車站停車,站內燦爛之燈光讓我大吃一驚。而此時的車站月台上,人上人下萬頭頭鑽動,人聲吵嚷喧嘩貫耳,但這時候我的藤腦全是一片空白。

 

  台北火車站上下車人多,停留時間似乎特別長。印象中好像停了很久,火車才啟動離站。下一站就是松山站了,台北與松山間距離近,幾分鐘內就已抵達。母子倆下車出站,剛剛走出收票口就見到父親高大身影。父親呼叫我的名字,迅速靠近我們,並接過母親手中之行李。一家三人高高興興的回到五分埔宿舍,於是我的火車初體驗,在此畫下了完美的句點。    [完]

 


照片-山線單軌-[網摘]。


照片-錯綜複雜的鐵軌-[網摘]。


照片-退休的蒸氣火車頭-[網摘]。


照片-鐵路山洞-[網摘]。


照片-苗栗舊車站-[網摘]。


照片-舊時之五分埔宿舍-[網摘]。


照片-今日之五分埔-[網摘]。

上一篇:古老的傳說一則

下一篇:可憐的跛腳狗

2011-11-20 11:41:57

第一次坐火車反而是小學還是幼稚園時的交遊做的.
之後再也沒做過
第二次坐是因為要北上面試學校

不過從來沒吃過鐵道便當哈哈

版主回應
啊~
那真可惜呀~
以後再搭別忘了試吃~
^_^
2011-11-20 12:30:26
Chenchen 2011-11-08 20:34:12

您說高鐵是一個可怕的經驗,
這一點是針對哪個方面呢?
如果是指財務狀況的話,
和日本是完全無法相比的,
因為日本的國鐵是一間多角化經營公司,
和臺灣的高鐵公司只負責運輸的部分是差很大的。

而個人還蠻慶幸高鐵公司採用日本的系統,
因為日本是鐵路世界極度發達的國家,
而且高鐵的穩定性與安全性是非常優的。

因為BOT的關係而導致債務龐大,
這點我只能說政府沒選擇BT或OT是錯誤的選擇。
不然以現在賺錢的高鐵早就能多買幾輛車,
搞不好5~7分鐘就有一班車可以搭了~~
(當初設計也是最快5分鐘一班車)

Chenchen 2011-11-07 11:28:59

現在已經看不到別人拿著便當在到處叫賣了,
只剩日本才能看到。
話說台鐵的舊式鐵軌和車站應該可以算古蹟了吧!
只不過這古蹟到現代依舊使用著。

版主回應
台灣地小地質差~
加上交通頻繁無更新之空間~
所以古蹟慢慢用也不錯~
如要借重日本鐵路技術~
高鐵就是一個可怕的經驗~
所以囉~
台灣人只好認命了~
2011-11-07 12: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