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7 06:42:28慕松

又遇糟缽頭思懷故舊友

 

 

          

      『又遇糟缽頭思懷故舊友』

 

  春分之日,趁著返回大陸定居的姊夫,返台探親之便,邀請他們去吃頓便飯。來者是客,主隨客便,所以,這頓飯就由他去挑選店家。十一點左右,我接到他電話,按照交待之地址前去赴約。這是一家杭州館子,聽說老闆是姐夫的同鄉,因此這頓飯吃起來格外的輕鬆。

 

  是日湊巧有事,抵達現場耽誤了些時間。坐上位置,姊夫點叫的料理陸續上桌。碗碗碟跌擺滿一桌,桌心還有一個砂鍋食物。我以為那是「佛跳牆」之類,或者是啥麼的,可是鼻端聞到的卻是香醇之酒味。正在猜疑之際,服務員小心翼翼的揭開上蓋。一陣酒肉香氣撲鼻而來,待她將小杓子深入盅內,酒香味更加的濃郁。

 

  那支金黃色的銀杓子,入鍋撈起的內容有雞翅、豬肚、石螺、豬腸、豬尾、毛豆、以及一些叫不出名字之食材。服務員輕舀一小碗放我面前,等到大家都已有份,便在一聲「請用!」聲中,大家一起開動起來。我挾一顆石螺放入嘴裡,冰涼鹹香十分爽口。

 

  姊夫深知我喜歡打破砂鍋之習性,尚未等我開口,他自動用其家鄉話,告訴我說它就是「操伯頭」。未曾聽過這個名堂,他見我滿臉疑惑,遂在餐巾紙上寫出「糟缽頭」三個字。這是我第一次邂逅糟缽頭,不免睜開眼多看它兩眼。這時旁坐的朋友,告訴我說:

 

  「『糟缽頭』是中國傳統力料理之一,它利用香糟將煮熟的豬雜佐料,一起上火烹調,冷卻後食之別有風味。」他還說香糟的作法,他說:「所謂的『香糟』,其實,它就是常見的製酒之餘糟嘛。」頓一會他繼續說:「用花椒、茴香與陳皮等配料拌合裝甕封存,三年後始可食用。」

 

  朋友的說法,讓我想起了客家人的紅糟,它的作法幾乎雷同,但是用途上似乎有些不同。由於我對糟物酒釀完全沒興趣,而且對這方面的料理接觸較少,所以對它們的來源與出處,很難深入去探索。因此,遇上這種新奇食物,難免心驚膽顫,遲遲不敢出手。幸好我的適應能力尚可,大廳廣眾之下還不至於出糗丟人。

 

  嗣後,我對江浙料理逐漸發生興趣。復又有上海菜與潮洲菜的推波助欄。我對這味「糟缽頭」的興趣逐漸濃厚。每回到上海館子或江浙館子,只要時間上之許可,我一定會點個它慢慢的享受一番。

 

  遺憾的是我商事忙碌,並無多大的時間去與它邂逅。今日趁著整理日記之便,突然翻翻到了這段記載,於是回憶思緒如湧而致,隨坐正位置仔細讀它。算算已十年以上沒接觸過它,而姐夫那次的請客,卻是他一生請我的最後一次。分手之後他在太倉船難中喪生了,如今回憶起來備感思念。

 

  附筆:上海聞人,蔣介石之至友杜月笙,在他擔任蔣氏隨從之前,是上海半片天人物。此人嗜食糟缽頭,招待朋友常會以它當先鋒。特別是上海老飯店,或者德興館之糟缽頭最合他意。國府遷台與四姨太居住信義路,經常延請上海老師傅,至其府邸為其掌廚專做糟缽頭食物。逝世之後葬於汐止秀峰山腳,慈航法師墳墓之下方,墓呈圓錐尖頂,外表為洗石子華表-[摘自萬象]

 

 


照片-上海糟缽頭-[網摘]。



照片-筍塊糟缽頭-[網摘]。



照片-豬雜糟缽頭-[網摘]。




照片-夜色中的上海老飯店-[網摘]。



照片-是海德星館-[網摘]。

上一篇:枇杷的故事

下一篇:我與雞蛋花

釦子 2010-08-19 14:38:51

中華料理 菜色當真豐富多變 讓人驚嘆驚艷

版主回應
哈哈~
這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地方~
別的民族學不來的~
^_^.
2010-08-19 16:43:45
fei-peng 2010-08-18 19:41:42

好好吃有食譜嗎

版主回應
抱歉~
這是上海江浙傳統菜~
沒有食譜~
謝謝光臨~
^_^.
2010-08-19 06:20:24
崙子 2010-08-17 21:01:15

北北晚安~~

跟著北北可以吃遍大江南北美食
糟缽頭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
味道應該是很讚的喔!!

版主回應
它是杜月笙之好~
鹹著涼著入口寯味~
通常吃過就不會忘記它啦~
偶爾吃吃不錯~
尤其在胃口不振的時候~
^_^.
2010-08-18 06: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