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06 06:26:38慕松

且說吃螃蟹


封面照片-水煮毛蟹-[網摘]。



            『且說吃螃蟹』


  且說,抓螃蟹樂趣無窮,可是吃螃蟹就各有千秋啦。有人講究原汁原味,有人卻喜歡味重辛辣,各說各好不一而足。不過,個人認為螃蟹的吃法只有兩種;一是「文吃」,一是「武吃」。所謂「文吃」,就是傳統的清蒸或水煮。這種吃法既可吃出牠的鮮甜,又可吃出牠的甘醇原味。古代文人雅士所說的「獨味」,指的就是這種吃法。

  吃蟹追求原味,盡量避免摻和辛香辣椒重味。這些所謂的「邪味」,很容易攪亂了螃蟹的鮮腴甜美滋味。美酒例外,因為它可去蟹腥增加味覺,並將蟹的甘美烘托至極緻。想想一邊小酌佳釀,邊吮蟹黃,邊敲蟹殼取肉,再有幾盆怒放的菊花佐伴,其情其景何等飄逸啊!

  談到「武吃」,它是燒烤爆炒佐以重味辛香。此等吃法之根源,乃係店家推銷庫存陳貨的手法。因為蝦蟹容易水解,短期間銷售不了,牠就會化水產生異味。店家怕行家吃出端倪,故加重味辛辣去爆炒掩飾。個人認為這是小手作法,就算沒蟹可食也不會去吃它。

  全世界螃蟹的產地分佈甚廣,凡有水流之處就有牠的蹤跡。從至冷的極地到最熱的赤道,種類形形色色大小不一。因此,各地的吃蟹方法各自有道。就以我的故鄉苗栗一地,隨便一掐就有數種吃法。而鹽酒泡蟹,就是傳統吃法之最。

  古人講究持螯賞菊,花前對酌。然而,今人卻因工商忙碌,早已失去了這份雅興。值此螃蟹應時之際,紅男綠女成群,結隊齊往蟹家穿限。待那玉盤紅灩的螃蟹上桌,早就顧不得紳仕淑女的體面。人手一隻用力掰開,接著喀滋喀滋的吮嚼,叫人誤以為是走錯了地方。

  文人吃蟹溫吞斯文,首先扯去蟹螯蟹腳和蟹臍蓋,順著臍口剝開蟹斗。然後用筷尖挾膏黃送入口中,細細品其鮮香,再讓它慢慢滑下食道。更有雅士邊吃邊品頭論足一番,間或啜口小酒,舌轉咕嘟下喉,嘖嘖稱讚螃蟹肉香味美。逸興耑飛之際,還會來首小詩唱和,將吃蟹藝術發揮至巔峰!

  最讓人受不了的是,那些所謂的吃家。他們吮吸蟹膏意猶未盡,硬將老酒倒進蟹斗內,攪拌後倒入腹中這才甘心。旁座若有講求衛生者,一定看不慣他們的吃法。若是饕客見怪不怪,反會認為此君吃法真有一套。您說,世間還有比這更鮮的事嗎?

  吃蟹時還有一件令人費解之事,為何蟹腮不能下肚?蟹斗揭開後,進入眼簾的是兩排整齊的海綿條狀物,那就是常說的蟹鰓。大人時常警告小孩,吃了蟹鰓會肚子疼,要不就說吃了會耳聾。然而,時至今日仍然不明其因,僅知蟹鰓入口形同嚼海綿,即使大人不禁,誰也不會想要吃它的。

  吃完蟹斗上的膏黃,並已去除蟹腮之後,蟹身中央出現一條凹溝。食者只需雙手輕掰,蟹體立即分成兩半。雅士吃相優雅,他們利用輕巧工具敲殼取肉慢慢品味。饕客吃法粗獷,嘩啦吮吸然後整體丟入口中,「喀滋喀滋」猛嚼一頓,一傢伙,連殼帶屑全部送進胃囊。這種吃法粗狂裡帶點豪邁,但其吃相實在難登大雅之堂。

  我愛捉蟹我愛吃蟹,文吃武吃我都不在乎,我只要吃得順口管它如何。我對斯文吃的人尊敬,對於武吃之人我也不排斥。因為吃蟹是個人之享受,各取所好各吃所愛,他人之事干我何哉?嗚呼暢哉,螃蟹快快端來! 【完】



照片-清蒸毛蟹-[網摘]。



照片-客家鹽酒泡蟹-[網摘]。



照片-上海嗆蟹-[網摘]。



照片-四川嗆辣蟹-[網摘]。



照片-螃蟹冬粉-[網摘]。


 

上一篇:捉蟹圓夢記

下一篇:悠哉之秋日閒情

蔡翔麗 2011-02-25 20:13:47

你是苗栗人又愛吃蟹,我聽說苗栗有一種叫中華螃蟹很台灣味,只有苗栗才有,請問您這種螃蟹要區哪裡吃ㄋ?

版主回應
中華螃蟹係蟹農飼養的~
好像在大湖或獅潭才有~
可以查觀光指南或苗栗縣官網~
^_^
2011-02-26 11:30:03
Uncle 2009-11-07 13:07:28

今天立冬
可補螃蟹否?

版主回應
水產補冬~
前人只用土虱土龍或黃鱔~
南部有人用彈塗魚~
螃蟹冷底會不會越補越漏喲~
^^.
2009-11-07 13:48:33
chun-li (莉) 2009-11-07 10:30:36

真巧ㄟ
昨天菜市場買了4隻大沙母1400元,打算今天炒麻油加ㄧ點米酒,做成麻油螃蟹全家補冬。

版主回應
哇呀~
四隻大沙公1400元~
大手筆喲~
北北那年代沙公沒人吃~
我們只吃沙母而已~
補冬用海鮮~
我們那年代喜歡用山產補啦~
^_^.
2009-11-07 13: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