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3 23:21:03(砂子)

憲光二村



今天世界日報刊出的我的作品
憲光二村

前幾天我應邀到台灣的龜山講一個解說員訓練的課程,授課地點在龜山「憲光二村」,一聽到這個名字不禁愣了一下,嘿!憲光二村還在呀?

全台灣最多時一共有八百八十八座眷村,其中設在桃園的就有八十六座,占了全台幾達十分之一之多,桃園真說得上是眷村大縣。然而隨著時空變遷,眷村相繼拆除改建,大部分也都和非眷戶的一般人家混居,「竹籬笆」風情已經不再。而一整個桃園,目前也只剩憲光二村和中壢馬祖新村、大溪太武新村三座獲得保留。保留並非基於實用價值,而是留著當成一個歷史的見證。

在這之前,其實我只到過這兒一次,是為了編寫一本全縣文化資產專輯而來,匆匆拍幾張照片就走,這一趟要當講師不敢馬虎,特地仔細繞了一圈。

憲光二村以前是桃園唯一的憲兵眷舍,興建於一九六八年,最初是以石灰和稻殼為主要建材,建出一百戶平房,十年後改用紅磚水泥再增建四十戶,樓高四層。目前眷戶早已他遷一空,留下一個駐地工作站,以及數不盡的故事。

工作站右邊一棟二樓房子,是以前村內「唯二」的雜貨店之一,當時內部成天似乎都是一片黑漆漆、伸手不見五指,但各種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孩子們來尋寶,毽子、彈珠、尪仔標、橡皮筋、戳戳樂、五角抽等等童玩似乎永遠也找不完。村內唯一的理髮店則坐落在一樓的另一邊。

一座小小空地架著籃球架,孩子們打球最喜歡的動作不是投籃,而是朝白牆砸出一個個泥印。最驚恐則是偶爾籃球滾進草叢,草叢裡盡是亂葬崗,找球往往找得膽戰心驚。

村裡另一個稍小的廣場設有兩個手壓式抽水機,全村的媽媽都在這兒洗衣服,順便交換全村情報,所以幾乎家家戶戶都沒有秘密可言,大事小事不到半天便全村盡知。

我講座的場所是以前的自治會,自治會當年白天供大人聚會,晚上則是孩子們的課後輔導中心,村中人才濟濟,書法、讀經、各種課輔班師資完全不假他求。晚上九點下課,個個走著暗暗的長巷回家,現在看起來巷子不長也不寬,在孩子們的記憶中簡直都走不完,以前高聳的院落圍牆只覺高不可攀,現在竟然以平視的角度就可一眼看盡牆內風光。只是人去屋空,牆內往往只剩一隻野貓懶洋洋的躺在水泥地上。

前幾年,電視連續劇「光陰的故事」在這裡拍攝,憲光二村紅極一時,但連續劇熱潮過了,這兒立刻重回寂靜,有如時間已被凍結













































Lazybone 2017-04-17 09:47:32

好久沒聽說過"世界日報"了!

我一直沒有去過眷村 只有參觀過44南村
看到這樣還保留了原來有人生活樣貌的眷村
真的很稀奇
也很高興還有沒被拆除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