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18 11:31:35(砂子)

八仙山神社





 去尋訪八仙山神社的遺址,會先路過「八景紀念碑」,一座造型典雅的石碑,記載著這個林場曾有過的光輝時刻。大約九十年前的昭和二年間,日治政府時期,台灣當時的第一大報日日新報和若干具公信力機構合辦台灣八景大選,八仙山榮獲晉入八景之一,而立碑紀念。這件事引我深思不已,九十年前的台灣多富庶啊,富庶社會才搞得起風景區選秀。而昔時台灣人品味多高,八仙山這樣只有山林之美的地方,也被萬民擁戴而進入全台八強。如果今天來票選,這樣一個沒有一盞造型燈飾,沒有一個濃裝艷抹亭台樓閣,沒有耗費幾個億去貼上金箔敷上金粉之地,還能以一幅天然野味贏得全民青睞嗎?我真是太懷疑了!從這一個方向去思考,台灣人的美感素養,難道被弱化了?

 站在碑前,佇足良久,歎歲月之匆匆,歎時空之改變。

 然後,繞過彎彎小路拾級而上,進入了山的懷抱。

 之字形的步道,早一天曾獨自先來踏勘過,深知坡度不小,難度不低,今天有砂子同行安心多多,還就地取材找了樹枝當手杖,大大減輕體力負荷。

 穿行在林木深深之處,轉了幾個轉,果真看到了神社遺址,獨立於一個高台上。

 神社在二戰終戰台灣政權轉移之後塌毀,殘址於天災人禍之下再經殞滅,如今原址建起一座木造亭供人休憩。基座四週,數株參天老松猶傲然聳立。

 於是又有了諸多聯想,日本人把他們的開國大神供在國境之每一個角落不捨遠近,天涯海角也要辛苦覓得一塊風水上選之地安座敬奉,台灣人的開國大神是誰呢?恐怕這個問題會有一百種以上答案,甚至染上顏色以定本尊。台灣人,根在何方啊?

 當年神社立在這裡,就算完全不懂風水學的普通人也看得懂,這群山包圍的獨立高台,竟然可以直視正前方巍巍然從聳峙的八仙主峰。一般人無力攀近八千尺高的八仙山,且上神社,朝拜時還兼有親近主峰之良緣。

 據說八仙山主峰高八千尺,日語八千與八仙偕音,因而命此山叫八仙山。以前我還以為神話裡的八仙曾結伴同行飄來篷箂仙島一遊呢。萬幸的是如今八仙山依然得以維持清淨清靜,沒被有辦法的商業文人搞上八大仙的塑像。一些文化買辦總有巧計這樣惡搞的,難得還沒染指八仙山。

 神社高台之下即是竹林,密密竹林,深不見底,景觀懾人。林下有一座小小觀音亭,供著觀音菩蕯。

 我們沒有原路而下,而是環了一個小環才回到停車處。這樣一環,走來尚稱輕鬆,景緻優美,值得推荐。
















 














上一篇:林場之夜

下一篇:霧中櫻

奕玫 2012-02-27 10:01:08

分上下集
還不錯~~

有感動到ㄟ~~
有些場景是發自內心感受的震撼...

版主回應
杯杯有時豈只分上下集
一年半年之後還忽然寫個續集呢哈哈哈
他就喜歡這樣東拉西扯
有一天改行賣麵線餬一定也很拿手
2012-02-28 15:16:16
(悄悄話) 2012-02-25 21:10:48
(悄悄話) 2012-02-20 09: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