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12 10:35:19(砂子)

找件作品去參展





 2010桃園縣美術家邀請展,直到今天已是送件日最後一天,才把作品送到文化局去。他們在邀請書中說是可以約定時間,派人來取件,但我這個雲遊四海的人,很難約的,就決定親自去文化局一趟了。

 送那一件作品呢?就從一大束捲軸裡頭抽籤一樣的隨意抽出一件,展開來,呵!是那件「內灣追憶」,好阿,就這件啦。

 

內灣追憶

 

 「以前我常去內灣,那時內灣還十分清純,不像現在變得萬頭鑽動,嚇死人的可怕。

 那時的內灣有許多可愛。例如,賣報紙的就在一疊報紙旁擺個小鐵罐,買報的人拿了報紙,丟下銅板就走,好有趣的賣報方式。

 快進內灣時,馬路有一個小小的轉彎,那個小彎,旁邊地形高聳,高地上座落著漂亮的磚瓦小屋,漂亮的小城風光頓時映象鮮活,提醒我:遠道而來,終於到了。

 每次去,總都會一次又一次讚美著:還沒進內灣,已先看見了內灣的美。所以,就自然而然畫下了這畫面。

當然路小是小,還是比我這畫中之路大了許多。我故意把山路畫得窄而彎,車道變成了崎嶇小路,好像潛意識中不勝追懷那古老的內灣,寧可路更小,小得讓車進不來,好讓我開心自在尋訪。」

 

 是啊,現實生活裡我是比較喜歡獨自行走,尤其是文學和藝術的創作之路,獨行是我的習慣,或許也是一種個性的反射。我迷信創作就是創作,創作是一種自己和自己的對話,自己對自己的挑戰,厭極寫作畫畫的人靠一張嘴巴創作,我自己辦畫展極少開茶會酒會,也不喜歡去參加別人的茶會酒會,遇到好展覽,寧可躲著作者,躲著人潮,選個安靜時段,自個兒到場自在欣賞。看畫展有畫家熱心導覽解說雖然不錯,避過畫家私下看畫,也有不同的樂趣。畫就是畫,由畫來說話,何勞口沫橫飛解說?

 看梵谷先生的作品,能請得來梵谷先生嗎?看齊白石先生的作品,白石老人突然出現在展場一角,不把你嚇死才怪。

 不太喜歡人群,連帶著也不太喜歡官辦活動。

 欣然應邀參加2010桃園縣美術家邀請展,連自己都感到意外,或許年紀漸長,個性也比較成熟一些了。








平鎮市大志工社 2010-05-13 18:15:11

上次聯合報採訪的是 內灣追憶
這次也是它 雀屏中選 參展
內灣還真的是很多人有回憶的地方

『不過看齊白石先生的作品 白石老人若出現在展場一角,不嚇死你才怪!』

石頭杯杯好像很喜歡嚇人,
我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鳥 才不會怕咧!
我想 齊白石、豐子愷和畢卡索或莫內 這些大師人物
一定像兒童一樣純真可愛
不然怎麼老和兒童玩成一片

不過拜託 拜託

畫作還是要有文字輔助說明 才能讓我們這些門外漢更能溶入畫境啦!

謝謝砂子小姐和石頭杯杯

啟仁,wl050, 2010-05-13 14:22:56


仁哥

鯤鴻 2010-05-12 11:33:56

名流同聚堂
茶畫共品賞
君則獨不然
獨品獨自賞

清簡筆劃
幾樣色彩
畫如人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