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2 08:43:41陳南榮

雲林溪古農版牛車與牛車輪

古農版石磨與牛車欣賞。
戀戀雲林溪打開斗六門。
古農版石磨與牛車欣賞。
在民國四.五十年代之前,雲林溪畔還可以看到農田.菜園.甘蔗園和牛墟,當時雲林溪的農村景像十分明顯。
在雲林溪畔雲科農場和台灣雅石文史工作室,至今還保留了過去農村的紀憶,例如石磨和牛車.農具。有機會在可以去參觀。
在雲科農場的庭園一角,靜靜地躺著一台石磨。 偶爾閒時,默默地與它對望,記憶的思緒,便不覺地飛回幼時.逢年過節磨米漿的情形。
在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年節時,家家戶戶都忙著自製糕粄。其中,又以過年時所要做的年糕和發糕最為大宗。而磨米漿,便成了迎接新年的一件大事情。 村子裡.平均十來戶人家,才有一台大石磨。要磨米漿,便需排隊等候。在記憶中,年糕的香甜.飄散在廚房裡。 現代食品科技太發達了,磨年糕的歲月已消逝,年糕的滋味.也不復當年的香甜。石磨,靜靜地守往庭園一角,看盡歲月的流轉,古早農村的記憶一幕一幕呈現在腦海中。
牛車和牛車輪仔。
#牛車輪仔是掛在牛車上的一種硬輪子。在鄉下搬運比較多比較重的東西,必須動用到牛車,但是在古老時候,輪胎業不發達,找不到可以掛在牛車上的四個輪子,所以農人就自行製作輪子,找來一個輪軸,可以用鐵管或實心的鐵杵,架在車子的前後兩端,前端一組兩輪,後端另一組兩輪,共有兩個軸心、四個輪子。(攝於斗六市雲林溪畔雲科農場)

上一篇:豬油罐欣賞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