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08 07:32:56陳南榮

功名歸掌上! 你知道布袋戲的由來嗎?

                    

                       (記者林致婷攝)
功名歸掌上! 你知道布袋戲的由來嗎?
 
【欣傳媒╱記者林致婷/台北報導】 2012.05.07 11:11 am 
 
「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會中的「俑」,原本用於殉葬的俑並沒有任何表演功能,後來有人照著俑的樣子,做出了可以活動的傀儡,用於喪葬典禮上的表演。唐代的時候,則出現了完全以娛人為目的的傀儡戲表演。到了宋代,傀儡戲不但是宮廷必備的演出節目,也成為廣受歡迎的民間娛樂。以表演型態來分,中國傳統的偶戲可分為傀儡戲與皮影戲兩種,傀儡戲則又可細分為懸絲傀儡戲、杖頭傀儡戲等。其中布袋戲也屬於傀儡戲的一種,演出形式一直到清代才趨於完備。
布袋戲由來?源自清代秀才說書
根據台灣戲劇學家呂訴上著作《臺灣電影戲劇史》記載,相傳於中國明朝期間,有位屢試不中的秀才梁炳麟,在福建仙游縣九鯉湖一座仙公廟 祈求高中後,夢見一位老人在他手上寫下「功名歸掌上」後離去。梁炳麟醒後雀躍不已,認為是及第的吉兆,不料又再次名落孫山。失落之餘,開始向鄰居學習懸絲傀儡戲,並發展出直接套在手中的人偶,飽讀詩書的他,以說書的方式引用各種稗官野史,造成轟動,此時也才領悟了「功名歸掌上」這句話的意涵。而極有可能是由說書演變而來的「布袋戲」的名稱由來,則是因為木偶身似布袋,且以收放於布袋的緣故。
 
傳統布袋戲演出的音樂是現場演奏,進入戲院後逐漸改為唱片配樂,到了金光戲的時代,甚至加入了許多當時流行的西洋和東洋音樂 
布袋戲的發展與演變

根據台北偶戲館的資料,台灣的布袋戲是在清中葉,從泉州、漳州、潮州等地傳入。剛開始都是由大陸的演師渡海來台表演,後來才逐漸發展出台灣布袋戲的特色。接著於日據時代後期,在「皇民化運動」的推行下,布袋戲團被迫淪為日本政治宣傳的工具,因而有了幾項明顯的改變:後場伴奏採西樂或留聲片;服裝中日合併;台詞必須摻有日語;舞台增設立體的布景;戲碼也改為日本武士道的劇情。

一九四五年台灣光復,各地布袋戲團紛紛復出,直到國民政府遷台後,進入了「反共抗俄」時期,這類的戲碼多是用於參加戲劇比賽或是在主戲上演前,所做一場約二十分鐘的政令宣導劇。戲偶則多是梳著西裝頭,戴著軍帽的形象,戲服也多是採用現代的服裝式樣,宛如政令宣導的代言人。

同時期,為防止匪諜活動,嚴格限制像是戶外野台戲的演出,布袋戲因而轉入戲院。全新的編劇、舞台設計和後場音樂,造成後來金光戲的風行。金光戲屬於劍客行俠仗義的武戲,為吸引觀眾買票欣賞,劇情高潮迭起卻宛如永無止盡;戲偶的造型偏大,戲服鮮豔亮麗,至於編劇則相當隨性,時代背景也很十分模糊。到了一九六0年前後,在電視尚不普遍的年代,金光布袋戲幾乎已成為台灣民眾主要休閒娛樂。

電視布袋戲的高峰,出現在1970年「真五洲」黃俊雄在電視演出的《雲洲大儒俠史艷文》,連演了583集,演出時段萬人空巷,百業停歇,最後政府只好以「影響民間作息」為由,禁止演出,收視盛況,空前絕後。而電視布袋戲最大的改變在於鏡頭、剪接技術、特殊畫面等各種效果,這些種種的改變,也為傳統布袋戲找到了另一條出路。 發展至今,除了與現代科技的結合,傳統戲團也不斷在求新、求變,傳承的同時也與時俱進的不斷創新,也開拓出更寬闊的表演舞台。


【2012/05/05 欣傳媒】@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功名歸掌上! 你知道布袋戲的由來嗎? | 訊息藝開罐 | 閱讀藝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073084.shtml#ixzz1uENkCd3Y
Power By 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