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陶瓷器發展的歷史
一、前言
台灣的陶瓷業發展,是一頁滄桑史。臺灣陶瓷器發展的過程是先有陶器再有瓷器,所以臺灣本土早期製造陶瓷的歷史最早是新石器時代的夾沙紅陶、夾沙黑陶、夾沙灰陶等陶器,其次是平埔族、高山族製作的原始陶器,明、清時間,閩、粵等地移民的漢人及其後裔所製作生產的青花瓷器和硬陶器、日治時代、台灣光復初期至民國四十九年代(一九六零年代),最近到今天我們所使用的精緻的現代碗盤。
二、漢人移民燒陶時期
台灣漢人燒陶的活動,因移民較晚,到了明末荷蘭治台時期才開始,以燒瓦、磚為主。在那時候台灣製陶之工業尚未精進,碗、盤、碟、杯等器皿,大多來自漳、泉,比較精緻的陶器來自於景德鎮。臺灣早期日用陶器的燒製時間更晚,大約要到道光年間(一八二一至一八五零)才比較普及,只限於南投、苗栗、台南、屏東、鶯歌、北投、淡水等地。
三、南投窯與鶯歌燒窯
在台灣燒製日用陶器的窯場中,其中以南投窯最早設立,嘉慶元年(一七九六年),在南投街牛運場附近建窯燒磚瓦,道光元年設頭、中、尾等窯,燒造日用陶器,到了咸豐年間已有相當規模,鶯歌燒窯的時間似乎比南投晚,到嘉慶九年(一八零五年),才從福建泉洲磁灶地方移民來的吳姓陶工,在此開拓窯業、燒製土器及陶器。
四、日治時代台灣的窯業
日本治台時期1896年以後,台灣的窯業分佈在南投(屬台中州)、鶯歌(屬台北州)、北投(屬台北州)、苗栗(屬新竹州),另外在松山、萬華、桃園、花蓮、屏東、大甲、清水、魚池等地都有生產,其中以南投、鶯歌、北投、苗栗比較具有規模。
五、台灣光復初期民國34年至民國35年
台灣光復初期,台灣瓷窯業工廠全省約有八、九十家,這些工廠大多為小型家庭手工業,規模較大的只有「台灣窯業株式會社北投工廠」創於民國八年(一九一九年),窯爐十二座,員工數百人,產品以耐火器材為主,陶瓷部門則製造碗、盤、碟及建築瓷磚。
光復後工廠由國民政府來接收,有一些大陸的陶瓷技術人員來台灣,他們有的是從大陸陶瓷專科學校畢業,有的是在景德鎮陶瓷工廠工作過,對陶瓷有親身了解,於是加入了接收北投工廠的行列。
六、民國36年至民國37年
台灣的陶瓷工業並不是光復就得以順利的發展,民國三十六年至民國三十七年之間,因為大陸與台灣的海運暢通,廣東、潮州、福建、閩清、景德、德化等地的瓷器大量銷往台灣,因此台灣的陶瓷工業喪失生存的空間,而一蹶不振。
七、民國三十八年至民國三十九年
到了民國三十八年至民國三十九年之間,政府撤退來台,台灣與大陸的交通斷絕,市場上的需求須仰賴國內供應,才帶動了陶瓷工業的起飛。
八、民國四十四年
根據民國四十四年台北縣志記載「陶瓷器製造業概況表」,在登記有案的50個工廠中,以碗為主要產品約有37家,佔了75﹪,少數幾家除了碗之外,還生產杯、便器等。早期的原料多用大湳土,民國四十年左右改用北投土或北投土與大湳土混合,使坏土變得較為潔白,為了改良品質,將多種原料配合使用,例如加入長石、陶石等助熔劑原料,而且將燒成的溫度提高,使成品更堅固耐用。
九、民國四十九年(一九六零年)以後 民國四十九年(一九六零年)以後,藝術陶瓷業興起,手拉胚及繪畫工人轉往機器操作的工廠工作,日用器皿上的裝飾也逐漸被貼花及機器所取代,於是手繪的日用器皿生產越來越少,圖案也變得呆滯而草率了。 十、民國五十二年(一九六三年) 到了民國五十二年(一九六三年),大同瓷器公司在日本顧問技術輔導之下,成功的開發製造出全瓷餐具大量生產,在這被壟斷的局面之下,只有傳統小型的家庭工廠,仍然繼續生產供應麵食攤的碗盤,但是需求量逐年減少,許多工廠在民國五十六年(一九六七年)前關閉。 但是民國六十年(一九七一年)之後‧臺灣陶瓷器趨向機械化量產,圖案變化豐富‧品質優良精緻化,邁向國際的水準。
參考書目:
1、《鶯歌陶瓷史》徐文琴、周義雄合著 民國82年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2、《阿嬤的回仔》(思想起) 陳新上 著
3、《台灣民間藝術》席德進 著
4、《台灣早期民藝》劉文三 著
5、《臺灣之回仔》方樑生 著
6、《臺灣碟盤藝術》簡榮聰 著
7、《臺灣老碗盤》陳德清 著
※近日來許多大學生前往雲林科技大學藝術中心參觀『臺灣早期碗盤展』,筆者特別發表本文提供他們學
上一篇:臺灣早期碗盤展新聞稿
下一篇:收藏2萬件 他要開碗盤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