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26 00:20:36陳南榮
文物捐贈,捨我其誰

人間福報2003.08.22
【本報斗六訊】雲林縣文史工作者陳南榮,捐獻台灣史前文物二百多件給國史館台灣文獻館,這些文物經劉益昌、何傳坤兩名考古專家鑑定為真品,有典藏價值,因此,陳列在史蹟大樓的「史前館」。陳南榮愛護國家文化財的表現受肯定,今天到中興新村接受文獻館長劉峰松表揚。
喜歡採集石頭標本的陳南榮,經常看到台灣史前文物的石器、陶器等碎片暴露於地表,於是對台灣的考古發生興趣,也參與過正式考古發掘。他說,台灣各地搶救史前遺址的聲浪很大,為讓民眾瞭解史前遺址的重要性,於是將蒐集的史前文物捐給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內容包括高雄鳳鼻頭遺趾的繩紋陶和石器、台南縣麻豆遺趾的陶片、雲林縣林內鄉坪頂遺址的陶片和石器、斗六市番仔溝遺址的陶片。
國史館編撰委員李展平表示,學界對台灣歷史的看法,通常說「台灣史四百年」,但這是指有文字記載的實證,至於口傳文化或屬於「地下歷史」的部分,就需靠出土的文物來證明,陳南榮捐贈的台灣古文物,可把台灣史推朔到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距今四萬年至一千年。
李展平說,保護史跡除了政府及學術單位的力量外,一般民眾可注意生活周遭,若發現考古遺址被破壞或發現新的考古遺址,可告知政府單位(主管部門:中央為內政部,縣市為文化局文資課)處理。
【本報斗六訊】雲林縣文史工作者陳南榮,捐獻台灣史前文物二百多件給國史館台灣文獻館,這些文物經劉益昌、何傳坤兩名考古專家鑑定為真品,有典藏價值,因此,陳列在史蹟大樓的「史前館」。陳南榮愛護國家文化財的表現受肯定,今天到中興新村接受文獻館長劉峰松表揚。
喜歡採集石頭標本的陳南榮,經常看到台灣史前文物的石器、陶器等碎片暴露於地表,於是對台灣的考古發生興趣,也參與過正式考古發掘。他說,台灣各地搶救史前遺址的聲浪很大,為讓民眾瞭解史前遺址的重要性,於是將蒐集的史前文物捐給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內容包括高雄鳳鼻頭遺趾的繩紋陶和石器、台南縣麻豆遺趾的陶片、雲林縣林內鄉坪頂遺址的陶片和石器、斗六市番仔溝遺址的陶片。
國史館編撰委員李展平表示,學界對台灣歷史的看法,通常說「台灣史四百年」,但這是指有文字記載的實證,至於口傳文化或屬於「地下歷史」的部分,就需靠出土的文物來證明,陳南榮捐贈的台灣古文物,可把台灣史推朔到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距今四萬年至一千年。
李展平說,保護史跡除了政府及學術單位的力量外,一般民眾可注意生活周遭,若發現考古遺址被破壞或發現新的考古遺址,可告知政府單位(主管部門:中央為內政部,縣市為文化局文資課)處理。
上一篇:2003年福佬客文化節展品圖錄
下一篇:2004年福佬客早期民俗文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