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02 00:13:22陳南榮
搶救臺灣史前遺址
當臺灣史前人類的遺物、遺跡,經歷了滄海桑田的變遷後,在地下架構起一座座隱密的迷宮,幾百或幾千年來,靜待考古學者以智慧與體能交織成的火花,燭照出藏匿其間的蛛絲馬跡,為人類的前塵往事打造一把解迷之鑰匙,這或許是考古學者忘懷名利得失,而癡狂地愛上考古的原因吧!
台灣考古是從西元一八九六年,清廷把台灣割讓給日本的第二年,日本人就在台北發現了芝山岩遺址,這是考古學引進台灣後第一個發現的遺址,一百零三年來,在台灣已發現遍布全島、從海濱到山上的史前遺址,總共發現一千九百多個考古遺址,大致可整理出台灣的史前史輪廓,由新石器時代早期、中期、晚期。
最早是一八九六年,由日籍教師栗野傳之蒸,發現台北芝山岩遺址揭開序幕,迄今已有一百零一年的歷史了,為台灣史前歷史,增益不少啟蒙資料。但是近年來,台灣經濟突飛猛進,工商業發達,一切以經濟掛帥,山坡地、農業大量開發,使得史前遺址被破壞事件,層出不窮,許多珍貴的史前文化資產,在怪手的摧殘之下,正逐一灰飛煙滅,釀成無法彌補的損失芝山岩、圓山、卑南、大坌坑、十三行、鳳鼻頭、大馬璘、墾丁、鵝鑾鼻、南投縣曲冰遺址、大馬璘遺址、水蛙窟、斗六梅林、番仔溝、林內坪頂等遺址就是很著名的案例。
史前遺址,是人類對這土地認同的不二法門,只有認知保留歷史,才能得到文化的認同,臺灣歷史是長期缺乏認知,未經記載的史前人類文化,這些出土的史前文物,經考古學者的合理解讀,可以發現老祖宗如何走過蠻荒?而每一個遺址都代表著一段歷史,由史前人類遺址的認知和保存,能讓後代子孫對祖先感恩,對土地產生情感,保存史前人類遺址,是目前非常重要的工作,以搶救遺址文物為優先考量。將來各地建立一座永久性的遺址陳列館,將這些挖出的文物,好好保存下來,作為教育下一代的活教材,讓子孫能親睹史前人類,披荊斬棘奮鬥的過程,進而疼惜這塊美麗的寶島。
「史前遺址,是人類對這土地認同的不二法門,只有認知保留歷史,才能得到文化的認同,臺灣歷史是長期缺乏認知,未經記載的史前人類文化,這些出土的史前文物,經考古學者的合理解讀,可以發現老祖宗如何走過蠻荒?而每一個遺址都代表著一段歷史,由史前人類遺址的認知和保存,能讓後代子孫對祖先感恩,對土地產生情感,保存史前人類遺址,是目前非常重要的工作,將來可以在各地遺址內,建立一座永久性的遺址陳列館,將這些挖出的文物,好好保存下來,作為教育下一代的活教材,讓子孫能親睹史前人類,披荊斬棘奮鬥的過程,進而疼惜這塊美麗的寶島。
以至於金屬器時代的各種文化,雖然架構清楚,但是中間空白還是太多,好像一棟建築,只有柱子,卻沒有牆一般。
一個遺址代表什麼?就是把所有的遺址集合起來,就是台灣的歷史,一個遺址在別人眼中是死的,在我眼中卻是過去人類生活所留下的聚落形態,雖然沒有文字紀錄,卻能靠著我自己的考古解讀本能,就可以看出先人的文化。所以筆者常一個人對著未知的遺址聊聊天、講講話,但是最令他感到遺憾的是台灣快速地發展建設,遺址被破壞而消失的速度,比被發現的來得快,例如含有二、三個文化層的台南縣國母山、大湖、牛稠子、網寮、台東縣卑南等遺址,大部分被搬去當高速公路和鐵路的路基,對建構台灣史前史來說,毀了一個遺址,就好像少一塊磚,所以筆者時常調侃地說:「以後如果沒有遺址可以挖掘了,可以去挖高速公路和南迴鐵路的路基,因為裡面有很多考古標本。」
談台灣本土化歷史,需要一部清晰的史前史,讓民眾了解這塊土地上豐富、多樣的人類發展史;談國際化,台灣已被看成可能是南島語族擴散的起點,是今天全球兩、三億人祖先文化的發源地,台灣應該成為這門學問的國際研究中心才對。就史前考古學來說,台灣這個島嶼的複雜程度絕不下於日本,但是日本有數萬個考古工作者,光是群馬縣的潁文化財中心頦就有兩百多人,日本進入有文字的歷史才一千年,靠著考古已把歷史往前推到一萬年前,甚至更早以前。可是考古在台灣不受重視,不但缺人,而且缺額。因此多年來有關單位每次找考古學者,找來找去都是這些人。」
筆者認為從考古研究所得的台灣人類活動史,就可以打破「台灣四、五百年歷史」狹隘的文化和族群觀,將最早的台灣人,延伸至二至三萬年前,甚至更早;在教育方面,研究考古單位和人員必須增加,例如中研院成立考古所、大學增加考古系所等,積極來培養台灣史前史的師資,在教師養成階段就列入課程,而不只是辦講習和考古培訓班而已;考古工作應從中小學教育扎根,在中小學《認識台灣》的課程裡,應該把史前史加重到應有的分量。
台灣考古是從西元一八九六年,清廷把台灣割讓給日本的第二年,日本人就在台北發現了芝山岩遺址,這是考古學引進台灣後第一個發現的遺址,一百零三年來,在台灣已發現遍布全島、從海濱到山上的史前遺址,總共發現一千九百多個考古遺址,大致可整理出台灣的史前史輪廓,由新石器時代早期、中期、晚期。
最早是一八九六年,由日籍教師栗野傳之蒸,發現台北芝山岩遺址揭開序幕,迄今已有一百零一年的歷史了,為台灣史前歷史,增益不少啟蒙資料。但是近年來,台灣經濟突飛猛進,工商業發達,一切以經濟掛帥,山坡地、農業大量開發,使得史前遺址被破壞事件,層出不窮,許多珍貴的史前文化資產,在怪手的摧殘之下,正逐一灰飛煙滅,釀成無法彌補的損失芝山岩、圓山、卑南、大坌坑、十三行、鳳鼻頭、大馬璘、墾丁、鵝鑾鼻、南投縣曲冰遺址、大馬璘遺址、水蛙窟、斗六梅林、番仔溝、林內坪頂等遺址就是很著名的案例。
史前遺址,是人類對這土地認同的不二法門,只有認知保留歷史,才能得到文化的認同,臺灣歷史是長期缺乏認知,未經記載的史前人類文化,這些出土的史前文物,經考古學者的合理解讀,可以發現老祖宗如何走過蠻荒?而每一個遺址都代表著一段歷史,由史前人類遺址的認知和保存,能讓後代子孫對祖先感恩,對土地產生情感,保存史前人類遺址,是目前非常重要的工作,以搶救遺址文物為優先考量。將來各地建立一座永久性的遺址陳列館,將這些挖出的文物,好好保存下來,作為教育下一代的活教材,讓子孫能親睹史前人類,披荊斬棘奮鬥的過程,進而疼惜這塊美麗的寶島。
「史前遺址,是人類對這土地認同的不二法門,只有認知保留歷史,才能得到文化的認同,臺灣歷史是長期缺乏認知,未經記載的史前人類文化,這些出土的史前文物,經考古學者的合理解讀,可以發現老祖宗如何走過蠻荒?而每一個遺址都代表著一段歷史,由史前人類遺址的認知和保存,能讓後代子孫對祖先感恩,對土地產生情感,保存史前人類遺址,是目前非常重要的工作,將來可以在各地遺址內,建立一座永久性的遺址陳列館,將這些挖出的文物,好好保存下來,作為教育下一代的活教材,讓子孫能親睹史前人類,披荊斬棘奮鬥的過程,進而疼惜這塊美麗的寶島。
以至於金屬器時代的各種文化,雖然架構清楚,但是中間空白還是太多,好像一棟建築,只有柱子,卻沒有牆一般。
一個遺址代表什麼?就是把所有的遺址集合起來,就是台灣的歷史,一個遺址在別人眼中是死的,在我眼中卻是過去人類生活所留下的聚落形態,雖然沒有文字紀錄,卻能靠著我自己的考古解讀本能,就可以看出先人的文化。所以筆者常一個人對著未知的遺址聊聊天、講講話,但是最令他感到遺憾的是台灣快速地發展建設,遺址被破壞而消失的速度,比被發現的來得快,例如含有二、三個文化層的台南縣國母山、大湖、牛稠子、網寮、台東縣卑南等遺址,大部分被搬去當高速公路和鐵路的路基,對建構台灣史前史來說,毀了一個遺址,就好像少一塊磚,所以筆者時常調侃地說:「以後如果沒有遺址可以挖掘了,可以去挖高速公路和南迴鐵路的路基,因為裡面有很多考古標本。」
談台灣本土化歷史,需要一部清晰的史前史,讓民眾了解這塊土地上豐富、多樣的人類發展史;談國際化,台灣已被看成可能是南島語族擴散的起點,是今天全球兩、三億人祖先文化的發源地,台灣應該成為這門學問的國際研究中心才對。就史前考古學來說,台灣這個島嶼的複雜程度絕不下於日本,但是日本有數萬個考古工作者,光是群馬縣的潁文化財中心頦就有兩百多人,日本進入有文字的歷史才一千年,靠著考古已把歷史往前推到一萬年前,甚至更早以前。可是考古在台灣不受重視,不但缺人,而且缺額。因此多年來有關單位每次找考古學者,找來找去都是這些人。」
筆者認為從考古研究所得的台灣人類活動史,就可以打破「台灣四、五百年歷史」狹隘的文化和族群觀,將最早的台灣人,延伸至二至三萬年前,甚至更早;在教育方面,研究考古單位和人員必須增加,例如中研院成立考古所、大學增加考古系所等,積極來培養台灣史前史的師資,在教師養成階段就列入課程,而不只是辦講習和考古培訓班而已;考古工作應從中小學教育扎根,在中小學《認識台灣》的課程裡,應該把史前史加重到應有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