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值得的那一個
我帶的成人寫作班泰半是媽媽們,學校放暑假,寫作班也跟著放。這些有孩子在國高中的媽媽學生,暑假比平日還要忙,她們的生活軸心跟著孩子們轉,尤其是孩子正值升學大考的幾位。
在大學指考錄取率達96.92%的現今,與錄取率16%的我的年代一樣,仍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總是有捶胸頓足的一群因為種種因素表現失常,與他(她) 們心目中理想的校、系擦肩而過;令人遺憾的是,考前考後多少會有新聞報導或耳聞,發生年輕學子因為課業壓力或承受不了落榜打擊而尋短的事件!一個青春正好的生命如彗星一般殞落,光,熄滅了……,教親人情何以堪?
曾有友人憂心忡忡地說好後悔住在高樓,她大考不理想的孩子幾次落寞的瞅著天空發怔,她非常非常擔心,又不敢、也不知可以從哪裡切入,讓孩子明暸升學的成敗不等於人生定局,孩子鎖緊心靈、拒絕溝通;她「叩、叩」試著敲叩孩子的心門,然而整個心思正在死胡同撞牆走不出來的孩子回應給她的只有沉默,當母親的也只能陪伴,適時地讓孩子感受到身旁有個「守門員」守護著,永遠不會放棄他。友人的守候終讓孩子褪下對自己質疑「我真的這麼差嗎?」、「我真的不如別人嗎?」的負面情緒,願意走出來面對自己,重新出發。事隔多年,友人回想起那個擔心驚恐、視線不敢須臾離開孩子的盛夏,仍不禁感到顫慄。而當年令她擔心受怕的孩子以充滿歉意的神情拍拍母親,這孩子當時萬萬沒想到自己讓母親如此憂心吧?而這算是「守得雲開見明月」的happyend,然而有多少親子的結局並不能如這位母親的幸運。
每年全世界大約有100萬人死於自殺,自殺的原因,中壯老年大多因為貧病,在臺灣,自86年起「自殺」連續13年列入前10大死因之一,直到99年才排除10大死因之列。為什麼?有什麼非親手扼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在台灣,據統計青少年自殺原因,第一為「感情因素」(36.4%),第二為「家庭成員問題」(17.8%),第三原因為「憂鬱傾向、罹患憂鬱症」(10.0%),前述三個自殺原因皆與「情緒困擾」有關,其中,青少年因為課業壓力造成自殺的狀況有逐年漸增的例子。
自殺是一個公共衛生問題,學校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在校內多設有心理諮商窗口,也適時給予家長再教育,結合家長團體,目的就在及早發現異常、保護學生;地方政府也設有自殺防治中心,針對自殺問題研究論述,希望防範於未然;然而種種努力,如果當事人無意敞開心胸自救,對各方伸出的援手視若罔聞,再多層的防護網,仍會有漏接而跌出網外的羔羊!
搭乘公共運輸時,在上上下下的手扶梯、在不論人多人少的車廂中,「目中無人」放閃的一對對不乏揹著書包的青少年。網路資訊發達的年代,我們的社會充斥著無從過濾的聲光慾念,在感情方面促成青少年早熟、似懂非懂的情愫,在人際關係上散播著似是而非的認同則我「朋黨」或非我族類則施予「霸凌」現象,而青少年的你,或許剛好就是被朋友排擠的那一個!或許剛好是不被感情選擇的那一個!情緒方面容易產生自卑、焦慮、沮喪,感受到空前的挫折,若又加上課業不如意,那簡直是世界末日了!
年輕的你,在你低盪到「世界末日」谷底之時,請抬頭把你「世界」的擺度放大,看朗朗晴空如此遼闊,即使是霏霏細雨也另有一番境界,深深吸口氣,沉下胸臆的那股浮動,世間如斯美好,而你只是剛好此刻孤單,但,並不孤獨。
既然自殺是一個公共衛生問題,是一種情緒上、心理上的「病」,那與所有身體器官有形的病一樣,也應在平日做衛生教育、預防,在病上身時予以治療。
與疾病一樣,心理上的病也不應諱疾忌醫,學習向你信任的人訴說你的難受,讓情緒有個出口;平日也需多觀照自己,與自己對話,在肯定自己與接納自己的不足之間取得平衡,時時鼓勵自己「你是最值得的那一個」。
【中市青年291期 Oct / 2018】
上一篇:大事的日常
下一篇:舌尖的記憶與閱讀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