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31 14:42:47他里霧

【文學觀察】展望2008 散文篇-雜說割稻部隊 ◎阿盛



文友們聊天,歸納分析目前台灣文壇有三種部隊──耕耘部隊、秧歌部隊、割稻部隊。

耕耘部隊,在寫作或教學方面,埋頭努力,認真踏實,自重也重人。

秧歌部隊,一招半式歌舞技藝,討好讀者,聽到掌聲就渾然忘我,也忘了還有別人。

割稻部隊,意即以參加徵文比賽取得獎金為至高目標之寫作者,平時既不培秧亦不灌溉,遑論巡田除草施肥等等。有人另稱之為蝗蟲部隊,可是我嫌過苛,那樣不太好,忠厚不蝕本,是吧?

我們當然無法度亦無權力訂出單一標準,去要求任何一位寫作者。說幾句真心話,總應可以;至於順耳與否,那且由人。

粗估台灣目前各類大小文學獎──國中高中大學的除外──約有五十項。其中,各縣市文化局主辦的多半限定隸籍或主題,扣除之,割稻部隊可以動手的概約「二十畝田」。

這些數目,是文友們略計。

算一算,每個月寫兩篇小說散文或新詩,專以參加比賽,寫作量也不能說少了。問題是,只為比賽而寫,那,平時呢?

平時的寫作,發表時論字計酬,一篇三至五千字,三千至六千元。而同篇幅的作品若得獎,一篇幾萬元至幾十萬元。好,不心動者幾希?此乃人情之常,勿須閒話。重點在於「平時不寫」,叩問之,則曰:副刊編輯大小眼,發表甚難;再叩問之,乃曰:就那麼幾個錢,發表做什麼?

咦,斯人也而有斯語焉。

我曾在報社服務十七年,未聞副刊編輯大小眼。事實上,他們渴盼新人新佳作如大旱之望雲霓。所以,「就那麼幾個錢」一語,才是真的心態。

文友們都有相當豐富的評審經驗,談起評文過程,往往笑不可抑。這些笑話不宜轉述,但有兩句結語值得記錄:「你想讀讀某些人的文章嗎?那不容易,得有人請你去當評審。」「當評審時,總會認出某些人的筆法,見面打招呼是禮貌,對著文章說聲哈囉吧,你好,又幸會了。」

我一向溫和且堅定地要求學生們,參賽是合乎天理國法人情的,但平時也要勤寫作,庶幾乎對得起天地良心。

良心不值錢,我很清楚。就算迂吧,一個良心的善意建議,文學路上要走得長長遠遠,光是「以時收割」是不行的。

就我所知,十幾二十年前的許多割稻部隊,如今都不見人影了,想來是割刀鈍了。說可惜也真可惜,彼等確實部分頗有才氣,如今,只能將獎座獎牌擺在客廳書房當成裝飾品,逢人便道副刊編輯沒眼光云云。

斯人也而有斯命焉,噫。 ●


【 2007-12-31 自由副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