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02 22:14:06

【哲學】梯利:萊布尼茲
















思考的問題

1、必須有一種體系,調和機械觀和目的論、自然科學和神學以及近代和中古哲學。
2、宇宙是一個由數學和邏輯原則所統率的諧和的整體,因而數學和形而上學是基本的科學,論證的方法是真正的哲學方法。


力的概念(按:可以某個△視之)

1、物理事實不能僅僅用廣延的物體和運動假設,做出令人滿意的解釋。物體靜止下來和物體開始運動,運動似乎是忽失忽得。這違反「連續性原則」,及自然拒絕飛躍的原則。當運動停止時,一定有繼續存在的某種東西,即運動的根源——這就是力。

2、每一單位的力都是靈魂和物質、主動和被動的不可分割的結合。眾力和諧共存乃有空間,因而空間不是絕對存在的,乃相對於事物,將隨事物而消失。
按:近量子力學。


單子論

1、物體是單純的力的集合。

2、力是不可分割或是單純的,因而是非物質和沒有廣延的。單純的實體或力,萊布尼茲稱之為「形而上學的點」、根本的原子、本質的形式、實體的形式或單子、單體。它們不是物理的點(沒有廣延),也不是數學的點(純是思量),它們是形而上學的點,「真確而實在」。 按:量子物理有不佔空間但具有質量之零點粒子。

3、我們對這一基質能討論什麼?在哪裡研究它?在我們自身。我們發現在我們自己的內在的生活中有這樣單純非物質的實體:心靈。凡是心靈所有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一切單子也有。萊布尼茲運用類比推理把「單子」解釋成「精神或心理的力」。

4、但是,石頭、植物怎麼能有精神?
①物理學的事實表明,自然本質上是非物質的。心理學的事實表明,精神本質上是無意識的。
②單子不同,知覺清晰明確的程度也不同。在最低級的單子那裡,一切都是模糊和混亂的,類似睡眠的情況,如植物。 按:頗似量子力學之混沌,但萊布尼茲認為這種混亂乃是生物的高低等形式,非時空之大小尺度之別。

5、每一個單子都有知覺或表徵的能力,它知覺或表徵和表現全宇宙。每一個單子都用它自己的方式,從它自己的「觀點」來表徵宇宙,各有不同的清晰的程度。 → 「每一物體感受發生於全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因此,察覺一切的任何人,能夠於每一特殊的事情中,見到所有別處發生的事情以及已經發生和將要發生的事情,由當前而知覺到時空方面遙遠的事物。」 按:天眼通。

6、單子從最低到最高級形成一逐漸前進的系列。沒有兩個單子恰好一樣,自然中沒有飛躍,從最滴到最高級的鍊條上沒有中斷,由最愚鈍的一塊無機物質到上帝中間有一個差別無限小的連續的鍊條。而此連續性的原則要求有這樣一個至高無上的單子:上帝。 按:微積分的觀念。

7、預先調和論(力學導源於形而上學)
①每一個單子都處於演化的過程中,因內在的必然性而實現其本性。它要成為什麼樣子,都是潛伏和蘊含在它本身以內的。存在於單子裡的東西不會失掉,一切都保存在以後的階段中,早期階段已經預先決定了未來的階段。因此,每一個單子都「攜帶著過去」又「孕育著未來」。
②有機體包含一個中心、一個「皇后單子」,但無機體則不是這樣實行「中央集權」的,而僅只是由一堆單子組成,毫無秩序。
③中心的單子如何影響肉體?
˙心靈和肉體之間的關係是上帝所預先建立的和諧的關係。沒有因果的相互作用的問題。心理和物理的狀態是平行的,或「相伴而生」的:在這個意義上肉體是「心靈的物質方面」的表現。
˙「心靈通過慾望、目的和手段,遵循終極因的規律而活動。肉體依照動力因或運動的規律而活動。這兩個領域是彼此和諧的。」
˙宇宙因上帝心靈中的目的而存在。上帝是終極因,祂利用佔第二位的原因或動力因作為手段。
˙沒有神聖的目的,不能解釋物理學和力學的普遍原則。


神學

1、對上帝的四個證明
①位於「力」的系列的最頂端。
②充足理由律需要「原因」解釋單子本身。
③「和諧」要求有一個調和者。
④邏輯和幾何的真理是存在的,這種真理必須以它存在於其中的某個永恆的智慧為前提。

2、怎麼解釋「世界的惡」?
①上帝不能借有限的形式來表現祂的本能,而不受限制和阻礙。
②邪惡是善和美的襯托物。


邏輯和認識論

1、認識論以他的形而上學前提為基礎。

2、宇宙是一個「數學—邏輯」的體系。

3、因為心靈單子是一個獨立的東西,外在的原因不能施予影響(沒有窗子),知覺不能來自外界,一定產生於心靈自身內部。一切知識也都隱含於心靈中。

4、如果知識來自感覺,普遍的知識就不可能,因為所謂的經驗的真理沒有必然性,只有偶然性的命題。

5、洛克爭論:因為人始終「沒有意識到」內在或先驗的知識,所以沒有這種知識。但是心靈往往意識不到它的觀念:觀念和原則可以存在於心靈中,而人卻沒有意識到它們。

6、感覺提供了知覺這些原則的「機緣」,但是,不能「產生」或「創制」它們。「必然真理的最後證明只來自知性,其他真理導源於經驗或感官的觀察。心靈能夠認識兩種真理,但是,它是必然真裡的泉源。不管我們有多少關於普遍真理的個別經驗,除非通過理性而認識它的必然性,我們永遠不能靠歸納來絕對確定這種普遍的真理。」

7、在這個意義上,「算術和幾何」潛在於人心中,不必利用任何經驗的真理,就可以從心中提取出來。這種真理比它們所由組成的「觀念」被自我意識到較遲,但不能否定它們作為認識的「根源」。

8、經驗主義者反駁說:存在於理智中的,沒有不先存在於感覺中。萊布尼茲說:沒錯。但需補充一句:「理智本身」除外。心靈中包含存在、實體、統一、原因、知覺、推理和量等,感覺永遠不給人這樣的觀念。(調和先驗論和經驗論,開啟後來的康德)

9、感官知覺和理智作為不可分割的單子的「職能」,種類相同,但程度有別。感覺是模糊混亂的觀念,而知性的對象則是清晰明確的。清楚而運用概念的思想,把單子共存看做是精神實體和諧的秩序;感官知覺則視之為有廣延的現象世界。

10、「人類的空間、形狀、運動和靜止的觀念起源於「統和的知覺、心靈本身」,因為它們是純粹知性的觀念,不過它們同外在世界有關係。」 按:在唯心(精神、理性本身)之下再分唯心(觀念)、經驗(感官知覺)。

11、先驗的原則有同一律和矛盾律,這是純粹思想範圍裡真裡的標準;還有充足理由律,這是經驗領域中真理的標準。充足理由律包含「邏輯的根據」和「實在的根據」。實在的宇宙和邏輯體系一樣,具有相同的必然性。 按:以神秘的「單子論」形而上學作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