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3 11:14:37台長:阿斌老師

管弦樂法歷史經典之作~「天方夜譚」交響組曲深入欣賞

<管弦樂法歷史經典之作~「天方夜譚」交響組曲深入欣賞>



雪赫拉莎德 與 夏李爾王 的幻想場景


《一千零一夜》((阿拉伯語:وليلة ليلة ألف كتاب,波斯語:شب یک و هزار,又稱《天方夜譚》), 一部源於東方口頭文學傳統、於 9 世紀左右以阿拉伯文成書的故事集。


《一千零一夜》成書後一直在阿拉伯地區流傳,但只是普通的民間文學,不太受到重視,到 18 世 紀初傳到西方,卻大受歡迎,歷久不衰,影響了西方的文學創作,也塑造了西方人,甚至是全球心目中對於阿拉伯世界的形象。


這部作品在 20 世紀初經西方傳到中國,先後有兩個直接從阿拉伯文翻譯的大規模版本,以及無數轉譯、節譯甚至自創的版本。


故事緣起:
《一千零一夜》以國王與宰相女兒的故事為骨幹作為開始:


蘇丹王發現後宮荒淫,於是痛恨女人,誓言每晚跟一個女子圓房,到天亮即把她處死;而宰相的女兒 雪赫拉莎德 不忍看到女子受害,於是不顧父親 反對,自願陪國王過夜。


圓房後,她開始對國王講故事,但天亮時故事還未講完,國王欲知後事如何,暫且留住她的命,讓她第二晚再繼續跟國王說故事,但正說到緊張處時,又卻天亮了......


《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就這樣由雪赫拉莎德一夜復一夜講出。


故事中又帶有故事~這是《一千零一夜》的最大特色知一:書中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要說,而每個角色都樂意聽別人的故事。《一千零一夜》強調了故事的力量,國王因為要聽故事而不殺 雪赫拉莎德,並漸漸日久生情。


本首著名的交響組曲《天方夜譚》,由俄羅斯交響樂著名作曲家林姆斯基‧高沙可夫(Rimsky-Korsakov, 1844-1908)於1888年所作,並於翌年於萊比錫首演。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生前形容此曲之配器,已經將俄國音樂之父 葛令卡( Mikhail Lvanovich Glinka, 1804 - 1857)所制定之常規管弦樂編制高度發揮,及為他本人之創作階段劃上句號;在此交響詩當中,他原本希望憑音樂表情記號作各個樂章之標題,但後來還是附上具有故事性與場景感受之個樂章標題。


整闕組曲由四個樂章組成:

I. 廣大而莊嚴(大海和辛巴達的船)

II. 緩板(卡蘭達王子的故事)

III. 行板近乎稍快板(年輕的王子與公主)

IV. 極快板(巴格達的盛宴—大海的船難)


作者在本曲的總譜前曾親自註明一段文字:「生性暴虐多疑的土耳其蘇丹夏利爾,認為天下的女人沒有一個忠貞可靠。因此,在每一次新婚洞房夜後就將新娘處死。這樣,不知有多少無辜的生命被他所殘害。一位名叫 雪哈拉莎德 的宰相千金,為了營救女性同胞的生命,自告奮勇嫁給夏利爾,運用她的智慧與口才,對蘇丹連續講述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殺人不眨眼的蘇丹因受好奇心所左右,一天天延緩對她的處刑,終於回心轉意,不再隨便殺人了。」


這麼具有豐富想像力的題材,到了管弦樂法名家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手中,更是成為創意十足與優美動聽的管弦樂代表名作,聽眾在每個樂章中,彷彿 雪赫拉莎德 親臨現場般,以小提琴高音的溫柔婉轉代替了最會說故事的她,向聽眾一一述說著一段又一段精采的《一千零一夜》幻想故事~


簡單樂曲解析:

第 1 樂章:《海與辛巴德的船》(莊嚴的最緩板─不太快的快板,e 小調─E 大調)。


樂曲一開始,低音部就展現有力的齊奏旋律。這是夏李爾王的主題。

然後獨奏小提琴在豎琴的伴奏上中,演奏出纖細又嬌怯的一縷旋律。這是雪赫拉莎德的主題。

這旋律聽來就那麼嫵媚,卻又覺 得那麼孤單無助。

這兩段主題就像主導動機一樣,各自代表夏李爾王與雪赫拉莎德,在每個樂章 出現,讓聆聽者感到這動人心弦的音樂,只是一段雪赫拉莎德講述的故事,而國王在聽故事。 


以下為這兩個著名且貫穿全曲的音樂主題譜例:



 

展現主題的序奏部過後,音樂進入主部。在表現海浪的伴奏音型上,小提琴奏出辛巴達航海的主
題。這旋律會出現在各種樂器上。我們會聽到代表海的主題、船的主題等等。

途中,小提琴的撥奏表現水面,木管奏出鳥叫聲;而夏李爾王的主題與雪赫拉莎德的主題糾纏在一起。樂曲雖然簡單,卻能吸 引聽眾的耳朵。不愧是管弦樂法大師的作品。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在年輕時於海軍服役,當過船員,當時的經驗,在謝作描述海洋的音樂時當給他許多靈感。


第 2 樂章:《卡蘭德王子的故事》(緩板─小行板─很快板─速度略快,b 小調)


「卡蘭達王子的故事」,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安排低音管率先奏出帶有滑稽性格的主題,這主題代表的是有點脫線的卡蘭達王子,而「卡蘭達王子的故事」似乎不僅令國王發笑,也相當著迷,在這個樂章裡,雖然銅管的合奏主題,仍舊製造了一些緊張的氛圍,但似乎比起要不要殺了雪赫拉莎德,此時的國王更急切想知道的,是故事怎麼發展下去…

樂章開始於雪赫拉莎德的主題,表示她又要講故事了。低音管在低音大提琴的和弦上奏出王子的 主題。到中間部,長號與小號插進粗獷而強有力的音樂。有人說,這是聽故事的國王的笑聲。不 顧國王的笑聲,卡蘭德王子的故事愈講愈有勁。在這裡一下遇到沒有拍子的樂段,一下有樂句插 進來,對指揮來說,是相當麻煩的部分。最後各色各樣的主題糾結在一起,強烈結束樂章。

第 3 樂章:《小王子與小公主》(接近稍快板的小行板─略為轉快─然後─略加活力,G 大 調)。


這是年輕王子與公主的愛情故事。主部是小提琴演奏的單純可親而溫和的旋律。巧妙的管弦樂法, 把音樂表現得很豔麗。豎笛與長笛的 26 連音符與 32 連音符釀出清爽感。到中間部,豎笛在獨特 的小鼓節奏上,跳出有東方色彩的舞曲。這是跳著舞的快活小公主的主題。在旋律底下流動的大 提琴,聽來很悠然。最後參差著雪赫拉莎德的主題,溫柔而靜靜的結束這一樂章。在這裡唱出雪 赫拉莎德的主題的獨奏小提琴,並不容易演奏。


第 4 樂章:《巴格達的節日。海。船在有青銅騎士的岩石上觸礁。終曲》 (很快的快板─甚快板─宏大而不太過份的快板)


夏李爾王的主題,以不一樣的速度呈現,繼以雪赫拉莎德的主題。這時候,雪赫拉莎德已不再如 第 1 樂章時那麼嬌怯,而壯膽以和弦形式出現。兩個主題之後,是很活潑快樂的音樂。巴格達節 日的主題,以十六六拍子出現,氣氛很熱鬧。


在 8 世紀時,巴格達已擁有百萬人口,與長安並稱世界最大城市。東西雙方的商人蝟集此地展開市集,讓這都市更加繁榮。音樂就描述這熱氣騰騰的市集情形。

小號與小提琴以快速音型伴奏,連大提琴在節日後段都有急速音型。



後半部,第 1 樂章的主題以極大音量參與,音樂趨向高潮。到達頂點時,轉為船舶被狂嘯海浪吞沒的場面,然後是退潮的描述。

海的主題平靜再現,獨奏小提琴奏出雪赫拉莎德的主題。夏李爾王的主題到這時候,已經沒有先前的粗暴,表示著他已不再殘忍殺王妃~全曲結束。


P.S.
這首作品的四個樂章,現在常常附有上述的標題,但林姆斯基.高沙可夫不大喜歡這些標題,因此後來在樂譜上劃掉了。

據說,他是希望聽眾把這首作品視為「交響曲」。現在正式的樂譜上並沒有上述的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