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4 12:28:07Florrie

2013.10.14~10.17香港之旅~恭和堂龜苓膏~讓我不禁回味再三的百年老店

2013.10.14~10.17香港自由行行程

話說前些日子收到京站的DM時,看到裡頭有介紹到君品酒店的頤宮餐廳找來了香港的幾間百年老店來台,除了蛇王芬、波記燒臘與坤記外,還有我最愛的恭和堂,看了頤宮餐廳所推出的香港百年巷弄小吃盛宴價格後,我還是決定放棄,因為一人要價1980元還要加上10%服務費,最近口袋不深還是別亂花錢,好在人家上次去香港時有嚐到恭和堂的藥製龜苓膏,這就來趕緊介紹這間百年老店--恭和堂。


恭和堂銅鑼灣店


恭和堂藥製龜苓膏


雪梨茶(前)、感冒茶(後)

恭和堂官網:恭和堂

地址:銅鑼灣波斯富街87號 (分店頗多,請見官網)

恭和堂粉絲團:恭和堂粉絲團



銅鑼灣地鐵站

該店就離我們住宿的銅鑼灣迷你酒店 Mini Hotel Causeway Bay不遠,所以當我們走到附近等待紅綠燈準備過馬路時,看到這間頗為有名的“夭鳳”時,不禁大為吃驚,因為“夭鳳”可是間60年老店了,香港當地人都知道要找品質好且最貴的話梅與涼果來此間就對了,因為我不喜歡吃蜜餞之類的醃漬品,所以我就沒到裡頭去晃晃了,但如果大家要買話梅、涼果之類的商品,可以到這間來看看與試吃,感受一下香港六七十年代的感覺,另外也可以依照自己所需購買想要的份量,倒也沒說一定只能買固定的份量,我知道附近還有間叫“上海夭鳳”的店家,兩間距離並不遠,但招牌卻是大大不同,建議大家可以兩間晃晃做個比較,我看一些香港旅遊書都是介紹這間“夭鳳”,網路上又以介紹“上海夭鳳”為多,所以還是靠自己的口味來決定購買商品比較實在。


夭鳳


地址


店內一隅

店裡販售的商品頗多,若是愛吃蜜餞的人應該會覺得來到了天堂,妹妹是有建議我應該要買個最貴的話梅來嚐嚐才對,這樣才能知道到底與台灣的話梅差在哪,而且都已經到香港來了,沒有嚐個香港道地涼果實在太可惜,但我又不愛吃醃漬品就是提不起勁購買,再加上想說我們又住在附近,若是真想買再走來買就好,結果想了四天後,我還是沒買任何話梅與涼果,等我今年又有再去香港的話,再來買來介紹給大家好了。


店內一隅


店內一隅

過個馬路就會看見恭和堂,附近也有叮叮車停靠點,是間易找的店家,這就來稍稍介給一下這間百年老店,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龜苓膏專門店,其產品深受大眾信賴,多年下來,成功建立出良好的品牌形象,敢說恭和堂龜苓膏是香港人的龜苓膏,絕不為過。恭和堂秘方為太醫嚴綺文真傳,「恭遵古法龜苓製、和解頑痀氣血調」一直是恭和堂的宗旨。 龜苓膏是由清朝同治年間之太醫嚴綺文與其父為皇族醫治血毒頑疾而創製,是為龜苓膏之始。嚴綺文太醫生於杏林,上二代均為清室之御醫,特別精於治理血毒,濕熱、腸胃相關等病症,在告老還鄉時,南下務農,遇血毒惡疾擾民,遂以龜苓膏之藥方傳予鄉民,作為清熱解毒之藥引。秉承衣缽之嚴氏之後人嚴永昌、嚴繼昌於香港開埠初期來港,一九零四年,在油麻地創立恭和堂行醫,繼續懸壺濟世,為坊眾服務,並沿用祖傳之法,為坊眾藥製龜苓膏,以和解瘡介之毒,由於療效顯著,從此大行其道,香港人亦從這時開始認識到龜苓膏。 目前恭和堂已交由第三及第四代多位傳人合力經營,其中輩份最高為嚴氏長子嚴國雄先生,今年七十三歲的他,依然每天鎮守店舖,為打理祖業而費神,為保住百年老店的招牌而操心,其敬業樂業精神,確實是後輩學習的好榜樣。 嚴國雄先生表示,恭和堂目前共有十間店舖分佈於港、九各地,並於油塘設有生產工場,嚴格監控產品質量。至於龜苓膏的配方,是選用十八種中藥精煉而成,當中包括敗龜板、土茯苓、車前草、雞骨草、白癬皮等。以前燒煤炭的年代,會以銅爐盛之熬製,現在已改用不锈鋼煲代替銅爐,開煤氣慢火燒四、五小時,將藥力逼出來;重點在於放入中藥的先後次序,這個步驟更是熬製龜苓膏的關鍵在所。 嚴先生說:恭和堂的龜苓膏藥味較濃,就像喝一杯靚茶,味道回甘,並帶有龜苓膏之香味,入口後令人感覺十分舒服。而且恭和堂龜苓膏之藥性溫和,不涼不燥,其選用之土伏苓,必先以古法泡製,以中和其寒,使其更適合為人體所吸收,故男女乃至孕婦長者幼兒皆可在適當之指引下常服,龜苓膏最宜每隔四至五天服食一次。「做龜苓膏一定要放個心去做,如果只為了賺錢,你一定做不出好的龜苓膏。」嚴先生簡簡單單的三句說話,便道出了恭和堂多年來貫徹的宗旨,看似普通的一盅龜苓膏,背後隱藏著的,是老闆對顧客的關懷,是一種無微不至的關懷(註)。


店面照


門口一隅

如果只是想喝涼茶的話,直接在店門口告知店員即可,門口的兩大金黃色爐子,真的非常的顯目,好像是拿來擺放龜苓膏的樣子,我本來就很愛吃龜苓膏,所以當初在排香港行程時,我就決定一定要到恭和堂跟春回堂藥行這兩間名店來吃龜苓膏跟喝涼茶。


店內一隅


店內一隅

倘若大家要內用的話,每人最低消費為一杯飲品,如果要外帶龜苓膏或是部分商品的話,還要再多加一元,所以除非必要不然還是內用比較便宜一點,最後我們點了1盅龜苓膏(熱)、1盅元氣阿膠膏(熱)、感冒茶與雪梨茶各一,本來我們是沒打算點雪梨茶來喝,但是店員說小朋友喝雪梨茶對身体好,口感也會讓小朋友很喜歡,於是我就點了一杯給小俞喝。


店內一隅


Menu照


店內一隅

桌上放了一大壺的蜂蜜與一大罐砂糖,平常在台灣吃龜苓膏時,我從來都沒在用這兩樣,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吃熱食的關係,當天吃了幾口恭和堂的龜苓膏後,我就加了蜂蜜與砂糖,因為我覺得中藥的苦味讓我有點難已招架,再加上我也很想試試砂糖在龜苓膏裡頭緩慢融化的口感。


桌上一隅

龜苓膏是個對身体好的食補盛品,不過,大家千萬可別學我在經期造訪時吃龜苓膏,雖然,我是點熱食,但還是不建議在經期時吃龜苓膏,我會冒然吃龜苓膏是因為我實在太想吃該店的龜苓膏了,好在當天吃完沒有來個流量大增,不然,我可能會很恨自己太嘴饞,幫大家擷錄了恭和堂的龜苓膏介紹,但我只擷不宜吃龜苓膏的人,詳細的龜苓膏介紹煩請大家自行上官網查看。“龜苓膏屬清涼解毒的食品,月經期婦女不宜食用,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腹瀉的人者也不宜常食。另外,龜板有興奮子宮的作用,可能導致流產,孕婦不宜食用。一旦出現腹痛、食慾不振、腹瀉等情況,亦應當立即停用(註2)。”(恭和堂龜苓膏介紹)


龜苓膏港幣48元;外帶需再加1元(約台幣185元,當時匯率為1:3.86)

藥製龜苓膏:一上桌見到黑的發亮的龜苓膏,就迫不及待想要大口品嚐,不加任何蜂蜜與砂糖先小嚐一口,一入口軟滑Q嫩的龜苓膏用舌尖輕輕一頂上顎就在口中化為細小碎塊,一下子就滑進喉嚨裡,頓時口中滿溢著中藥香氣,或許因為嚐熱食的關係,覺得中藥的苦味明顯許多,喉間緊隨而來的苦中回甘的感覺,讓人一吃就愛上也覺得十分舒服,因為苦味實在讓人有點招架不住,於是加了蜂蜜與砂糖再嚐上一口,清甜的蜂蜜緩和了口中的中藥苦味,緩慢融化的細砂糖增添了咀嚼感,也讓口中的苦味更加降低不少,頓時口中盡是喉間散發的回甘中藥香。


近照

沒把元氣阿膠膏拍好,真是太對不起大家了,因為後宮甄環傳看太多了,看到該店有賣元氣阿膠膏那就點碗來吃,一樣也是熱食,我上官網看只有介紹元氣阿膠湯的介紹,也沒寫說是否有什麼人不宜喝,因為我一樣也在經期造訪同時吃了元氣阿膠膏,我是沒什麼特別異樣,如果大家還是擔心的話,就詢問一下店員,這裡就稍稍介紹一下何謂阿膠,阿膠是以馬科動物驢的皮去毛後,經煎煮濃縮製成的固體膠,主要成份是蛋白質。 歷代本草皆將阿膠列為上品、貢品及聖藥,與人參、鹿茸並列為中國補品三寶,為男女皆宜的保健品(註3)。(恭和堂元氣阿膠湯介紹)


元氣阿膠膏港幣45元;外帶需再加1元(約台幣173元,當時匯率為1:3.86)

小俞:「媽媽,我也要吃。」妹妹:「小俞,你要吃哦?!」小俞:「對丫,媽媽,我不要吃你的,我要吃另外一個。」Florrie:「來,我用元氣阿膠膏給你吃,這個很好吃哦~~」小俞:「謝謝,阿姨,你要不要吃一口?」
妹妹:「好苦,小俞吃就好。」 小俞:「哦,很好吃丫~~」


3歲2個月又28天拍攝


3歲2個月又28天拍攝

元氣阿膠膏:小嚐一口後,吃起來軟滑,一下子就會滑進喉嚨裡,或許因為吃了龜苓膏的關係,所以覺得入口後並不覺得中藥的苦味很重,而是怡人的中藥回甘感覺,帶點紅棗的甜味更是讓人情不自禁一口接一口,但若是平常鮮少吃中藥或是不愛吃中藥的人來說,可能還是會覺得中藥味頗為明顯。


近照

雪梨茶:喝起來帶點細膩的甜味,但又有著說不出似乎多了一份像是杏仁還是藥草的味道,雖說,並不難喝但就覺得頗不習慣。感冒茶:喝起來中藥味十足且中藥的苦味頗明顯,入口後會有著濃郁的中藥味。(恭和堂雪梨茶介紹恭和堂感冒茶介紹)


雪梨茶(前)、感冒茶(後)

我本來就很愛吃龜苓膏,所以這次去香港就是一定要吃香港的龜苓膏到底與台灣販售的龜苓膏有何差異之處,當我吃了恭和堂藥製龜苓膏後,我就愛上該店的龜苓膏了,因為吃起來軟滑Q嫩且中藥味十足,但又不會讓人覺得只有中藥的苦味而已,而是十分怡人的苦中回甘的感覺,若不是因為我經期造訪緣故,我很有可能四天會去吃個2次龜苓膏,回台灣後,我就再吃不習慣任何一間的有販售龜苓膏的店家了,另外,元氣阿膠膏也不錯吃,至於雪梨茶與感冒茶,我和妹妹都一致覺得感冒茶實在太苦了,喝了一小口就只好交由平常很愛中藥香味的友人來解決,原本點給小俞喝的雪梨茶,小俞喝一口就不喝了,我和妹妹喝了幾口後也不太習慣雪梨茶的味道,一樣還是交由友人解決,如果和我一樣喜歡吃龜苓膏的人,記得可別錯過這間百年老店,寫到這裡我又不禁想要一嚐恭和堂的藥製龜苓膏了。

恭和堂官網:恭和堂

地址:銅鑼灣波斯富街87號(分店頗多,請見官網)

恭和堂粉絲團:恭和堂粉絲團

註:擷自恭和堂官網、註2:擷自恭和堂藥製龜苓膏、註3:擷自恭和堂元氣阿膠湯


2013.10.14~10.17香港自由行行程





本文同步刊載於“台灣蹓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