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28 16:12:31瞳 一雙眼

瑪莉皇后與女皇母親的二三事

瑪麗皇后最為後人知曉的,莫過於她在法國大革命期間被送上斷頭台,以37歲年紀結束了短暫的一生,大家比較不清楚的是,她那頗有來頭的奧地利娘家,以及開明有為的女皇母親。

瑪麗.安托內特(Marie Antoinette, 1755-93)是奧地利女大公(女皇)瑪麗亞.特瑞莎(Maria Theresa, 1717-80) 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 (Franz I Stephan of Lorraine, 1708-65)的第十五個孩子,下頭還有一個弟弟。因為是最小的女兒,加上金髮明眸、長相甜美,自小備受父母寵愛。1770年,為了解決法、奧之間的長期紛爭,強化彼此的聯盟關係,已經喪偶的瑪麗亞.特瑞莎大公將14歲的瑪麗.安托內特許配給法國王儲路易.奧古斯特(Louis-Auguste),也就是四年後登基的波旁王朝國王路易十六(Louis XVI, 1754-93),兩人婚後育有二男二女。
路易十六雖然是歷史上第一位英語流利的法國國王,但他生性木訥且優柔寡斷,經常沉迷工藝與狩獵,難成國家大事。在2001年Charles Shyer執導的《亂世美人(The Affair of the Necklace)》裡,路易十六被描述成一個喜歡皇室整修細節甚於主持朝政的好好先生,寧可攀爬在鷹架上跟水泥匠研究泥水比例,也不願面對財政危機壟罩下的紛亂國事。

歷史對瑪麗皇后的評價則更殘酷,由於雙親感情恩愛,家庭氣氛和諧,婚前的瑪麗.安托內特像溫室花朵般受盡保護,不經世事,更不黯宮廷複雜生態。這般天真無邪,在法國人民看來,變成了驕縱冷淡。電影《亂世美人》裡,瑪麗皇后不是忙著粉墨登場、展現歌藝,便是接受權貴饋贈。面對民怨沸騰,生性純真的她仍不知自己錯在何處,反而像個被寵壞的小孩,對自己老是「動輒得咎」感到百思不解。

只能說這對小夫妻真是生不逢時,也生錯了人家。如果他們只是貴族,頂多落得「敗家夫婦」的惡名,但是,他們不幸生於皇室,又在民心思變的非常時期當上法國的國王與皇后,自然得承受更高的期許,以及違反民心向背後的悲慘結局。
1789年7月14日法國大革命爆發,路易十六被迫簽署《人權宣言》,並和家人從凡爾賽宮搬入巴黎杜樂麗宮(Tuileries Palace),形同軟禁。在一次舉家出逃失敗後,路易十六於1793年1月21日被送上斷頭台。諷刺的是,精於鐵器製作的路易十六不久前才親自參與了斷頭台的改良,他命人將鍘刀刀刃製成斜向,以提升其殺人效率,沒想到自己卻死在這部殺人利器之下。

同年10月16日,不得民心的瑪麗皇后也被共和政府處決,魂斷共和廣場(今日的協合廣場)上的斷頭台。

在蘇菲亞.柯波拉(Sofia Coppola)自編自導的2006年作品《凡爾賽拜金女(Marie Antoinette)》裡,由於國王丈夫的冷落與不解風情,克莉絲汀.鄧斯特(Kirsten Dunst)飾演的瑪麗皇后只好以紙醉金迷的後宮生活來麻痺自己,從鞋帽、服飾到宴會,極盡奢華之能事,甚至與瑞典伯爵展開一段大膽的婚外情。

相較於《凡爾賽拜金女》大篇幅描述瑪麗皇后在凡爾賽宮的奢華生活,電影《亂世美人(The Affair of the Necklace)》提到的是一條價值連城的鑽石項鍊,如何陰錯陽差,成為壓垮法國君主政體這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故事主角是一位被剝奪了貴族身份的孤女珍 (Jeanne de Valois),為了恢復Valois家族的名譽與自己的貴族地位,她不惜佯稱自己與瑪麗皇后的密友關係,更偽造皇后信件,在皇室與Rohan紅衣主教間操弄運作,以便取得一條以647顆鑽石組成,重達2,800克拉的鑽石項鍊,幫助她遂其所願。

珍的計畫大膽但謀略不佳,最後果然東窗事發,遭受無妄之災的瑪麗皇后為了洗刷與紅衣主教私相授受的污名,堅持珍接受公開審判,結果當然是罪證確鑿。只不過,積怨已深的法國人民早已未審先判,瑪麗皇后成了眾矢之的。就在觀眾以為珍勢必無法逃過嚴厲的懲處時,革命爆發了,珍逃過一劫,被送上斷頭台的,反而是瑪麗皇后。

「鑽石項鍊事件」原本是一個可以盡情發揮的宮廷緋聞題材,但是《亂世美人(The Affair of the Necklace)》在導演與演員上的表現並無令人驚艷之處,包括珍、她的丈夫與情夫等主要角色的選角失利是本片明顯的一大敗筆,奧斯卡影后希拉蕊.史旺(Hilary Swank)演技雖佳,但她的臉龐過於稜角分明,飾演起十八世紀的貴族仕女,就是欠缺一股足以搧風點火的古典女性魅力。
真正讓我印象深刻的,反而是飾演瑪麗皇后的裘莉.李察森(Joely Richardson),以及片中對瑪麗皇后的描寫。

裘莉來自演藝世家,父親是已故英國導演湯尼.李察森(Tony Richardson),母親是特立獨行的演技派資深女演員凡妮莎.蕾格烈芙(Vanessa Redgrave)。大她兩歲的姊姊娜塔莎.李察森(Natasha Richardson)也是知名女星,主演過賣座喜劇《天生一對(The Parent Trap)》,現任姊夫連恩.尼遜(Liam Neeson)就更不必介紹了。

身材高挑、氣質優雅的裘莉.李察森以主演《101真狗(101 Dalmatians)》而家喻戶曉,她的近期作品是熱門電視影集《整形春秋(Nip/Tuck)》,飾演情感徘徊於兩個整形醫師夥伴間的醫師娘。

《亂世美人》裡,裘莉.李察森所飾演的瑪麗皇后戲份雖然不多,卻把集冷淡、高傲、自我中心、不知民間疾苦於一身的瑪麗皇后演得十分生動,連啞巴吃黃蓮的無辜哀號,都成了整部電影少有的高潮。

瑪麗.安托內特的婚姻是她母親的一手安排,這是奧地利大公瑪麗亞.特瑞莎少見的決策失誤,還好她沒活著看到自己的女兒在法國送了命,否則定要悔不當初。
奧地利大公瑪麗亞.特瑞莎(Maria Theresa)是歐洲歷史上知名的女強人之一,也是歐洲最富權勢的哈布斯堡王朝(Hapsburg, 1273 -1918)出現過的唯一一位女大公。

23歲的瑪麗亞.特瑞莎於1740年繼承父親查理六世的王位,在位長達四十年(1740-80),任內至少打過三場大型戰役,除了幫助夫婿順利取得神聖羅馬帝國皇位(註),開啟哈布斯堡—洛林王朝時代,個性果決的她還強化了奧國軍隊,並用心改革了稅制、律法、醫療與教育,奠定了奧地利成為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是位在內政與外交都非常有作為的女大公,也是位視野前衛的統治者和政治家。。

瑪麗亞.特瑞莎和夫婿弗朗茨一世(Franz I Stephan of Lorraine)的恩愛婚姻也是歐洲皇室少有的特例,夫妻倆算起來是表兄妹(她的祖父跟他的祖母是親兄妹),個性互補是這對佳偶相處融洽的主因,在近三十年的婚姻中,兩人一共生育了十六位兒女。
旅遊過奧地利的的人,大都不會漏掉維也納的第一景點「麗泉宮(Schloss Schönbrunn) 」,這座媲美法國凡爾賽宮的巴洛克式宮殿,也是瑪麗亞.特瑞莎大公在位時的重要建築。

麗泉宮位在維也納西南方的市郊,也直譯為熊布倫宮,這個名字據說是在1612年,由當時哈布斯堡王朝的馬提亞斯(Matthias, 1557-1619)皇帝在一次的狩獵時,路經此地森林所發現的一處泉水,因為飲用泉水後頓時感到一陣清爽甘冽,故將之命名為「美泉(Schöner Brunnen)」。
麗泉宮正式動工建造,是在利歐波德一世(Leoplod I, 1640-1705)統治時的1696年,他任命當時維也納的首席建築師費歇爾‧馮‧埃爾拉赫(Johann Bernhard Fischer von Erlach, 1656-1723)設計並興建一座足以淩駕巴黎凡爾賽宮的巴洛克式宮殿,作為皇室狩獵和度假的夏宮。

此宮殿設計華麗,但由於規模過於龐大,後來又因戰爭及財務困難等因素而中斷興建。繼任的查理六世取得此地,稍後將其贈與女兒瑪麗亞.特瑞莎,這才由她委託建築師Nicolò Pacassi來實現她的皇宮藍圖。對文化與藝術品味不凡的女王甚至遠從中國運來珍貴的瓷器與繪畫,用以裝飾其中數間廂房。在瑪麗亞.特瑞莎大公的主導下,逐步將麗泉宮建構成歐洲政治與外交活動的重要舞台。


麗泉宮主建築採嚴格對稱設計,以瑪麗亞.特瑞莎偏愛的嫩黃色作為外牆色澤,皇宮主建築共包含1,441個房間,涵蓋皇室成員的起居室、餐廳、宴會廳、會議室、書房、藝廊、小教堂等等,每間廂房依主題及功能不同而有個別的陳設與氛圍,運用水晶吊燈、金飾紋鑲、彩綾繪壁,展現巴洛克(Baroque)與洛可可(Rococo)室內裝飾風格的極致,其精工細緻之美,令觀者屏息。


其中兩間中國廳分別採橢圓及圓形設計,據說其特殊空間運用可以將室內的小聲討論聲順利傳遞至隔鄰房間,方便主人確切掌握來客的意圖,所以瑪麗亞.特瑞莎將內部會議與外交談判安排在麗泉宮的中國廳,絕非只是隨性之舉。

除了美不勝收的藝術長廊與廂房,麗泉宮還包含有巴洛克風格的皇家花園(The Great Parterre)、海神噴泉(The Neptune Fountain)、葛芮麗塔觀景台(The Gloriette Terrace)、總長達3公里的樹叢迷宮(The Maze & Labyrinth)、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園、歐洲最大的棕櫚樹溫室(The Palm House)等設施,噴泉和雕像散佈園內,另有小徑與樹林貫穿其間,供皇室成員在此消磨夏日時光。


麗泉宮除了到處洋溢瑪麗亞.特瑞莎兒女玩耍的歡笑聲外,也經常舉辦各項音樂盛會。1762年,在姊姊瑪利亞‧安娜(Maria Anna,暱稱Nannerl)的陪伴下,六歲的音樂神童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91)入宮為皇室成員演奏鋼琴,受到大公讚賞的莫札特還曾大膽爬到大公膝上獻吻,不過膝下子女眾多的瑪麗亞.特瑞莎為人親和,絲毫不以為杵。
權術可以傳授,但好命不見得能夠遺傳,瑪麗亞.特瑞莎大公再怎麼精明能幹,終究疏於對小女兒瑪麗.安托內特的言教身教與面授機宜,一樁刻意安排的政治婚姻最後落得人頭落地,瑪麗亞.特瑞莎和瑪麗.安托內特母女一生的際遇與結局果真大不相同。


註:當時奧地利大公同時得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由於法律規定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不能由女性繼承,所以當瑪麗亞.特瑞莎於1740年繼任奧地利大公後,便在長達八年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力推夫婿弗朗茨一世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因此兩個頭銜並非由同一人擔任。










麗泉宮照片 © Schönbrunn Palace官方網站,http://www.schoenbrunn.at/en/site/publicdir/
麗泉宮照片來源 http://www.aeiou.at
皇室人物畫像 © Marie Antoinette Online,http://www.marie-antoinette.org/
本文章引用自
http://blog.yam.com/odyssey2001/article/12260332

最近在瑪麗皇后的一些軼事
覺得很有趣
便上網找尋了一些資料

剛好搜尋到這個部落格的這篇文章 很不錯的資料
便借用在此

若有侵權請告知
人類 2009-12-03 00:55:32

謝謝分享,介紹得很詳細
看得很開心

小瓜 2007-10-29 19:04:33

謝 謝 分 享 ^^

黑桃K♠ 2007-10-29 14:51:47

我很認真的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