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撫奶嘴
記得有一次,喜歡默默觀察別人舉止的我家老妹對我說:「姊~我發現啊,如果妳為別人買了一樣禮物,妳一定馬上再為自己買個更大的禮物,或是又買好幾樣東西來送自己!」
說這話的同時,不囉嗦,我的手邊還真的拎著剛買給別人的禮物+送給自己的玩意兒。
每當逛街回家後,細數我扛回的戰利品,一定要是為自己添購的東西多於為別人買的,我才會覺得心滿意足,感覺自己倍受榮寵!
而這種情形,剛開始總是在半無意識的情況下進行,後來我才暗自留心自己在行為與心情之間的微妙關係。
我發現,如果我為別人挑了一份禮物,卻沒有馬上幫自己選購一件物品來當作某種補償的話,我的心情會整天“不爽”,而且可能將這份沒來由的“不爽”,自然轉化成過度期待著受贈者的反應,以及渴望受贈者在收受禮物時展現戲劇化的開心誇張動作...
但,若我在買禮物給別人的過程裡,也挑了一樣東西來哄自己開心的話,那麼我不但不會過於期待受贈者的情感回饋,而且還會因為早已在事先得到自己“暗槓”的“安撫奶嘴”,而使我在送出禮物的同時,格外感到幸福與滿足。
我那神秘的幸福感與滿足感,來自每一份我送出去的禮物背後,暗藏著另一份我用來討好/寶貝自己的秘密禮物。這種「先寵自己,再疼別人」的作風,讓我的愛不容易枯竭。
有時候,我家老公為了某些“對別人好,但得不到應有回饋或感激”的事而鬧彆扭、耍委屈時,我建議他凡事要先安撫自己、搞定自己,才能無所求地真心對他人付出。沒有自備好“安撫奶嘴”或搞不定自己的人,常是最難相處+表裡不一的偽善者。
像這類「先對自己好,再滿足他人期待」的道理,聽在出身自封建傳統、四維八德家庭的我家老公耳裡,簡直是天方夜譚+離經叛道!我家董先生自小所受到的庭訓永遠是:「先對別人好,人家才會對我們好」這大一套似是而非的教誨。
為什麼我要說“似是而非”?並非這種“愛人者人恆愛之”的儒家式庭訓本身有甚麼錯,而是錯在許多事沒講清楚就被單線式地壓榨/濫用,像是:「若我先對別人好,但人家不對我好,我該如何自處?歡喜做甘願受嗎?」
如果真的“歡喜做甘願受”,為什麼那麼多辛苦付出的人不見得快樂?許多因此不快樂的人,還可能被貼上“自私、愛計較、不付出、擺臭臉”的沉重標籤而陷入自我質疑和百口莫辯的窘況。
我們的華人社會重視群體、輕忽個人,從不敢鼓吹獨立自主、抒發主見、追求快樂,更常為了層層相縛的私欲,而以冠冕堂皇的名義箝制他人追求快樂的自由。
我家董先生回憶童年時,不僅從沒收過屬於自己的禮物,連親朋好友來訪時送給他們兄弟姊妹的玩具或甜點,都立刻被父母轉送給別家的小孩,理由是:「把禮物送給別人,這樣以後人家才會願意對我們好!」
我問董先生:「難道你家父母不在乎子女的感受和快樂嗎?」
他聳聳肩,回答:「對某些老一輩的人來說,感受啦、快樂啦又不能當飯吃,人情世故和他人眼光比甚麼感覺還重要,更何況他們自小也沒學過如何讓自己開心啊!」
沒錯,逗自己開心是需要天份、更需要學習的;幫自己找個“安撫奶嘴”般的快樂機制當然不是罪,那種一看到別人開心而不爽的人,才是有內心創傷需要治療的人!
從占星心理學來說,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創意十足、渴望快樂與疼愛的小孩(第五宮),還有一個在深層意識裡總覺得被別人虧待的、充滿憤怒和委屈的嬰兒(第八宮)。不論我們的星盤上在這兩宮裡有無星曜,終其一生,我們都必須學會和內心裡這兩個情緒衝突(五宮和八宮呈90度)的孩子共處。
很會哄自己開心的人,必然是從第五宮裡得到許多快樂的能量,於是讓自己內心裡那個被滿足的孩子,輕易安撫了另一個憤怒的嬰兒。
相對地,不瞭解自己、也不知如何滿足自己的人,總是讓體內那個憤怒又委屈的嬰兒,凌駕於愛找快樂的兒童之上,於是總將自己的不快樂與不順心怪罪於他人身上,似乎忘了“快樂”這碼事是要自己學著找回來的,不是別人有義務去幫你協尋走失已久的快樂,因為個人造業個人擔,自己的快樂自己找。
起碼,我從小不搞“你快樂,所以我快樂”這一套,我做人做事的原則是“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能量搞定別人”。
過去,我曾在一場短暫的感情關係中違反我的天性,滿以為只要配合對方的腳步,就能換取自己所需的和諧與親密,結果發現這是一場充滿謬誤的災難!
男女之間的關係經營,比同性間的友誼往來更像一場權力鬥爭,只要妳一開始落下風就再難翻身。當妳妥協地把控制自己情緒與行為的遙控器塞往對方手中,就注定了將被迫犧牲自我意見的命運,往後妳再想為自己爭取一點甚麼,都必須經過對方那一關,而這種失衡的關係也絕對不會令雙方都真正快樂,因為不快樂的那一方會分分秒秒影響著另一方。
當然,超級在乎自己快樂與否的我,很快就從那種消耗自我能量的關係中解套了。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是那種被“家人和自己”一起寵出來的小孩,我從關心自己開不開心為出發,再推廣到關心親友開心與否,因此無論朋友做什麼事,我都先問一句:「這好不好玩?開心最重要。」
真的,自己開心最重要,尤其是女性,要相信“我快樂,所以你快樂”,如果自己悶悶不樂、愁腸萬千,怎會有足夠的能量/創意/心思去關愛家人、激勵朋友、讓自己所愛的人快樂?
身為步入婚姻家庭的女性,更必須學著向另一半清楚傳達自己的意願與想法,家庭本來就不是講道理、亮證據的法庭;家是搏感情、撫慰人心的所在。既然如此,妳當然有必要向伴侶說明自己不快樂的原因,以及怎麼做才能改善這問題。如果伴侶真的愛妳、挺妳,會願意關心妳的開心密碼,起碼能一起努力、彼此協調,而不是以“不知好歹”啦、“不知足”啦這種侮辱性的字眼來傷害妳的感覺。
而未婚的單身女性們,務必先搞清楚自己是怎樣的人、擁有甚麼樣的個性、容易快樂嗎?當妳愈瞭解自己,就愈能清晰分辨甚麼對象才是“對的人”!至少,我覺得,“對的人”一定是個能開心自處、怡然自得、覺得快樂至上的人。
下一篇:發怒記
嗯嗯
大師開示
我從週日心情就很幹.. 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