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11 20:32:49FISH
[轉]低薪青年 下流社會
台灣立報 兩極化薪資的台灣
文/陳朝政 圖/黃世麒
斗大的「悶世代」橫越大紅色的雜誌封面。《Cheers》5月號的報導,比較日本、韓國、香港與台灣的大學畢業生薪資情況,試圖以此解析台灣的整體經濟趨勢。
報導中指出,「如果以民國90年前,大學畢業生平均薪資都超過2萬5千元做為觀察指標,『低薪青年』每年正以1個百分點的增加速度悄悄擴散中,去年已突破10%,人數由5萬3千人一舉增加到15萬4千人」;同時,「根據主計處統計,2004年國內經濟成長達5.7%,但是仍有88%的企業沒有任何調薪」。
報導結論認為,「日本、韓國、香港都曾經有過景氣衰退、就業不易、薪資不高的苦日子,唯有整體社會發展經濟,才能讓年輕人重拾對於未來的信心」。
成長中的台灣經濟
然而,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種種「經濟指標」,無不顯示台灣經濟情況「整體上升」。首先,國內生產毛額(GDP)自民國90年開始回升,從291,694百萬美元提高到93年的322,179百萬美元,國民所得也創下歷年新高的290,101百萬美元。
其次,扣除匯率因素、反映真實國內經濟狀況的「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power parity),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計算,台灣購買力從2003年的22,760美元,到2004年的24,676美元,顯示台灣國民「整體購買力」仍舊是往上提升;包括失業率日前已降至近年來、同月最低水準3.87%(91年3月5.16%、92年3月5.08%、93年3月4.45%、94年3月4.15%),家庭可支配所得也是逐年攀升7,638,048百萬元。
至於象徵國內差異的「所得分配5分位」,就最高20%所得與最低20%所得的家庭倍數,「也是從2001年的6.39倍,逐步降到去年的6.03倍。」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委葉明峰表示,政府近年來積極從事就業輔導與社會救助,結果也展現在貧富差距的縮小上。
差距擴大的薪水袋
既然台灣經濟整體而言是成長的,「人民好像沒有感受到經濟成長的成果?」經建會主委胡勝元認為,在民國90年達到所得不均的高峰後,雖然相對於歷史的趨勢仍舊偏高,但每年都有逐漸下降,「或許是因為經濟全球化,經濟規模的擴大,使本國勞工面對中國勞工以較低薪資來競爭時,中、下階層的勞工薪資無法與經濟一同成長」。
「但是國內服務業又不需要與『國際』競爭,為什麼也大量使用約聘?」政治大學勞工所所長劉梅君直陳,台灣在引用「競爭力」的概念時,很籠統、不分青紅皂白。她表示,若是一些有國際市場的產業,或許會因為人力成本的變動而受到影響,但是一些只有「內需」的產業,只是與國內的相同產業競爭,「不要用一個國際競爭的大帽子,要求所有產業人力成本都壓低」。
劉梅君還指出,台灣中小企業的雇傭關係,「原本就是高度彈性化」,雖然有《勞動基準法》等法令,但是「法制」只是其中一個層面,在實務上又有多少企業因勞基法受到影響?所以承認「勞動派遣」這樣的型態,「是為了落實雇傭彈性化,或是要讓企業減少人力成本?」
據經建會報告,台灣平均每戶勞動報酬的差距,從民國83年的7.11倍,已經拉大至93年的11.95倍,淡江大學經濟系副教授林金源強調,「實質薪資下降是很重要的警訊」,因為窮人的所得,幾乎只有薪資這個唯一來源,「但是這個倍數在擴大,而且遠大於可支配所得」。
儘管受雇者的荷包漸漸縮小,整體經濟提升的數據卻是白紙黑字,林金源指出,「因為有『經濟成長』,未必有『經濟發展』。」他說,經濟成長率的上升,不代表國民整體經濟發展的提升,「因為經濟成長率不是一個好指標,可能只有富人在成長,窮人沒在成長」。
經濟指標的盲點
失業率雖然持續下降,「但有可能是『低度就業』的情況。」林金源說,假使他這份工作原本可以賺3萬元,現在只能賺1萬,這就是低度就業。劉梅君也表示,高就業率的背後,可能還包含許多「不穩定就業」,例如約聘雇等彈性雇傭。這些都是「隱藏性失業」,但失業率調查並不包括這些情形。
台北大學社工系教授林志鴻則認為,所得分配5分位的數據,「如果不能夠真實地反應『勞動所得』、『資本所得』等內容,會失真。」他指出,許多高所得的階層,除了薪資較高,還有許多來自非勞動的所得,例如理財投資。
台北大學財政系教授黃世鑫也指出,從課稅資料來看,所得納稅級距最低的人,7、8成的收入來自於薪資,但是級距最高者,許多收入來自金融性資產,也就是「資本收入」。
林志鴻則提出幾項「輔佐性」指標,例如「自殺率」。他說,近年來台灣自殺率的趨勢從民國73年開始下降後,又從82年一路爬升,「原本以為是因為高齡化所造成的自殺率攀升」,但實際上,各個年齡層的自殺率長期趨勢都與整體趨勢相同,「所以不是因為高齡化,這也是個警訊」。
此外,景氣好時,滿街計程車的空車率低,「看街上計程車車頂的燈亮得多寡(燈亮表示空車),也是一項重要指標」。
政府價值觀要改變
回到《Cheers》的「低薪青年風暴」。林金源認為,不論以購買力、大學生薪資來當作指標,「都有其意義,不衝突」,特別是剛畢業的學生正是求職弱勢,透過這項調查可以看見問題。劉梅君進一步分析,大學畢業生起薪偏低,主要是雇主的問題。
劉梅君表示,近年來年輕人的就業傾向轉向服務業,愈來愈少人願意進入製造業。而許多服務業雇主不願擔負社會責任,包括彈性工時、約聘僱、沒有勞健保等,「像勞委會解釋,時薪算法是依照最低基本工資15,840,除以每月30天、每天8小時,所以只有60多塊,難怪一大堆大學畢業生月薪不到2萬塊」,但是這種算法完全剝奪勞工的休息時間,根本不符合勞基法精神。
因此,關鍵不在於整體社會是朝富有或朝貧窮發展,而是貧富差距朝兩極化發展,「而且還不是各一半的兩極化,多數是向下。」劉梅君說。
林金源表示,經建會認為社會福利政策緩住貧富差距的看法沒有錯,「所以必須做下去。」他指出,與其他國家相比,台灣社福預算占GDP的比例如此低,「連5%都快撐不住,那減少了怎麼辦?」特別是國內情況無法像其他國家提高稅負,「大家一定都說不要」,因此無法開源就要想辦法「節流」。
林金源建議,除了「社會福利要繼續」、「產業升級要繼續」、「教育問題要解決」等「三要」,「修憲、軍購、拚外交這三項對改善貧富差距完全沒有幫助的,就不要」。
黃世鑫也嚴肅地表示,「所得差距感受最深的已經死掉了,因為感受深才會燒炭自殺!」他說,所得分配差距是一個現象,應該關心的是低所得的問題。
黃世鑫認為,推動「知識經濟」最力的經建會沒有思考其後果,「追求經濟成長沒有所謂好壞,但要考慮到會有人變窮」,例如學費自由化政策、油價調漲、北市機車收費等,「政府雖然有補貼弱勢家庭,但是學費一漲就沒了」。
「『永續』應以人為本,而不是以經濟成長為主要目標。」黃世鑫說,不要以為經濟成長就等於創造就業,重要的是拿出資源照顧生活苦難的人,「要解決問題得先破除經濟成長的迷思,否則沒用」。
文/陳朝政 圖/黃世麒
斗大的「悶世代」橫越大紅色的雜誌封面。《Cheers》5月號的報導,比較日本、韓國、香港與台灣的大學畢業生薪資情況,試圖以此解析台灣的整體經濟趨勢。
報導中指出,「如果以民國90年前,大學畢業生平均薪資都超過2萬5千元做為觀察指標,『低薪青年』每年正以1個百分點的增加速度悄悄擴散中,去年已突破10%,人數由5萬3千人一舉增加到15萬4千人」;同時,「根據主計處統計,2004年國內經濟成長達5.7%,但是仍有88%的企業沒有任何調薪」。
報導結論認為,「日本、韓國、香港都曾經有過景氣衰退、就業不易、薪資不高的苦日子,唯有整體社會發展經濟,才能讓年輕人重拾對於未來的信心」。
成長中的台灣經濟
然而,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種種「經濟指標」,無不顯示台灣經濟情況「整體上升」。首先,國內生產毛額(GDP)自民國90年開始回升,從291,694百萬美元提高到93年的322,179百萬美元,國民所得也創下歷年新高的290,101百萬美元。
其次,扣除匯率因素、反映真實國內經濟狀況的「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power parity),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計算,台灣購買力從2003年的22,760美元,到2004年的24,676美元,顯示台灣國民「整體購買力」仍舊是往上提升;包括失業率日前已降至近年來、同月最低水準3.87%(91年3月5.16%、92年3月5.08%、93年3月4.45%、94年3月4.15%),家庭可支配所得也是逐年攀升7,638,048百萬元。
至於象徵國內差異的「所得分配5分位」,就最高20%所得與最低20%所得的家庭倍數,「也是從2001年的6.39倍,逐步降到去年的6.03倍。」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委葉明峰表示,政府近年來積極從事就業輔導與社會救助,結果也展現在貧富差距的縮小上。
差距擴大的薪水袋
既然台灣經濟整體而言是成長的,「人民好像沒有感受到經濟成長的成果?」經建會主委胡勝元認為,在民國90年達到所得不均的高峰後,雖然相對於歷史的趨勢仍舊偏高,但每年都有逐漸下降,「或許是因為經濟全球化,經濟規模的擴大,使本國勞工面對中國勞工以較低薪資來競爭時,中、下階層的勞工薪資無法與經濟一同成長」。
「但是國內服務業又不需要與『國際』競爭,為什麼也大量使用約聘?」政治大學勞工所所長劉梅君直陳,台灣在引用「競爭力」的概念時,很籠統、不分青紅皂白。她表示,若是一些有國際市場的產業,或許會因為人力成本的變動而受到影響,但是一些只有「內需」的產業,只是與國內的相同產業競爭,「不要用一個國際競爭的大帽子,要求所有產業人力成本都壓低」。
劉梅君還指出,台灣中小企業的雇傭關係,「原本就是高度彈性化」,雖然有《勞動基準法》等法令,但是「法制」只是其中一個層面,在實務上又有多少企業因勞基法受到影響?所以承認「勞動派遣」這樣的型態,「是為了落實雇傭彈性化,或是要讓企業減少人力成本?」
據經建會報告,台灣平均每戶勞動報酬的差距,從民國83年的7.11倍,已經拉大至93年的11.95倍,淡江大學經濟系副教授林金源強調,「實質薪資下降是很重要的警訊」,因為窮人的所得,幾乎只有薪資這個唯一來源,「但是這個倍數在擴大,而且遠大於可支配所得」。
儘管受雇者的荷包漸漸縮小,整體經濟提升的數據卻是白紙黑字,林金源指出,「因為有『經濟成長』,未必有『經濟發展』。」他說,經濟成長率的上升,不代表國民整體經濟發展的提升,「因為經濟成長率不是一個好指標,可能只有富人在成長,窮人沒在成長」。
經濟指標的盲點
失業率雖然持續下降,「但有可能是『低度就業』的情況。」林金源說,假使他這份工作原本可以賺3萬元,現在只能賺1萬,這就是低度就業。劉梅君也表示,高就業率的背後,可能還包含許多「不穩定就業」,例如約聘雇等彈性雇傭。這些都是「隱藏性失業」,但失業率調查並不包括這些情形。
台北大學社工系教授林志鴻則認為,所得分配5分位的數據,「如果不能夠真實地反應『勞動所得』、『資本所得』等內容,會失真。」他指出,許多高所得的階層,除了薪資較高,還有許多來自非勞動的所得,例如理財投資。
台北大學財政系教授黃世鑫也指出,從課稅資料來看,所得納稅級距最低的人,7、8成的收入來自於薪資,但是級距最高者,許多收入來自金融性資產,也就是「資本收入」。
林志鴻則提出幾項「輔佐性」指標,例如「自殺率」。他說,近年來台灣自殺率的趨勢從民國73年開始下降後,又從82年一路爬升,「原本以為是因為高齡化所造成的自殺率攀升」,但實際上,各個年齡層的自殺率長期趨勢都與整體趨勢相同,「所以不是因為高齡化,這也是個警訊」。
此外,景氣好時,滿街計程車的空車率低,「看街上計程車車頂的燈亮得多寡(燈亮表示空車),也是一項重要指標」。
政府價值觀要改變
回到《Cheers》的「低薪青年風暴」。林金源認為,不論以購買力、大學生薪資來當作指標,「都有其意義,不衝突」,特別是剛畢業的學生正是求職弱勢,透過這項調查可以看見問題。劉梅君進一步分析,大學畢業生起薪偏低,主要是雇主的問題。
劉梅君表示,近年來年輕人的就業傾向轉向服務業,愈來愈少人願意進入製造業。而許多服務業雇主不願擔負社會責任,包括彈性工時、約聘僱、沒有勞健保等,「像勞委會解釋,時薪算法是依照最低基本工資15,840,除以每月30天、每天8小時,所以只有60多塊,難怪一大堆大學畢業生月薪不到2萬塊」,但是這種算法完全剝奪勞工的休息時間,根本不符合勞基法精神。
因此,關鍵不在於整體社會是朝富有或朝貧窮發展,而是貧富差距朝兩極化發展,「而且還不是各一半的兩極化,多數是向下。」劉梅君說。
林金源表示,經建會認為社會福利政策緩住貧富差距的看法沒有錯,「所以必須做下去。」他指出,與其他國家相比,台灣社福預算占GDP的比例如此低,「連5%都快撐不住,那減少了怎麼辦?」特別是國內情況無法像其他國家提高稅負,「大家一定都說不要」,因此無法開源就要想辦法「節流」。
林金源建議,除了「社會福利要繼續」、「產業升級要繼續」、「教育問題要解決」等「三要」,「修憲、軍購、拚外交這三項對改善貧富差距完全沒有幫助的,就不要」。
黃世鑫也嚴肅地表示,「所得差距感受最深的已經死掉了,因為感受深才會燒炭自殺!」他說,所得分配差距是一個現象,應該關心的是低所得的問題。
黃世鑫認為,推動「知識經濟」最力的經建會沒有思考其後果,「追求經濟成長沒有所謂好壞,但要考慮到會有人變窮」,例如學費自由化政策、油價調漲、北市機車收費等,「政府雖然有補貼弱勢家庭,但是學費一漲就沒了」。
「『永續』應以人為本,而不是以經濟成長為主要目標。」黃世鑫說,不要以為經濟成長就等於創造就業,重要的是拿出資源照顧生活苦難的人,「要解決問題得先破除經濟成長的迷思,否則沒用」。